- 年份
- 2024(3227)
- 2023(4149)
- 2022(3431)
- 2021(3209)
- 2020(2558)
- 2019(5569)
- 2018(5438)
- 2017(10157)
- 2016(5238)
- 2015(5662)
- 2014(4884)
- 2013(4786)
- 2012(4475)
- 2011(4315)
- 2010(4252)
- 2009(3875)
- 2008(3722)
- 2007(3405)
- 2006(3291)
- 2005(2908)
- 学科
- 管理(18135)
- 济(16367)
- 经济(16361)
- 业(15513)
- 企(13866)
- 企业(13866)
- 图书(10147)
- 技术(10105)
- 书馆(9652)
- 图书馆(9652)
- 技术管理(8453)
- 中国(6492)
- 工作(6326)
- 学(6167)
- 地方(5121)
- 方法(5080)
- 业经(4379)
- 数学(4122)
- 数学方法(4062)
- 农(3838)
- 读者(3828)
- 和(3596)
- 环境(3313)
- 制(3190)
- 财(3168)
- 银(3126)
- 银行(3118)
- 行(3104)
- 发(3076)
- 融(2885)
- 机构
- 大学(71972)
- 学院(67521)
- 管理(27500)
- 济(24440)
- 经济(23692)
- 理学(22928)
- 研究(22749)
- 理学院(22548)
- 管理学(22143)
- 管理学院(21971)
- 图书(20292)
- 书馆(19812)
- 图书馆(19811)
- 中国(16922)
- 京(15741)
- 科学(15243)
- 范(11814)
- 师范(11748)
- 江(11535)
- 所(10818)
- 中心(10610)
- 财(10485)
- 州(10442)
- 研究所(9965)
- 业大(9661)
- 北京(9548)
- 农(9513)
- 师范大学(9397)
- 大学图书馆(8798)
- 院(8702)
- 基金
- 项目(48510)
- 科学(39090)
- 研究(35619)
- 基金(35542)
- 家(31421)
- 国家(31219)
- 科学基金(27379)
- 社会(23705)
- 社会科(22672)
- 社会科学(22665)
- 基金项目(19815)
- 省(19068)
- 自然(17107)
- 自然科(16795)
- 自然科学(16791)
- 自然科学基金(16456)
- 划(15916)
- 编号(15304)
- 教育(14387)
- 创(13007)
- 成果(12897)
- 创新(12462)
- 资助(11753)
- 国家社会(10524)
- 发(10505)
- 项目编号(10405)
- 重点(10369)
- 一(10109)
- 新(9538)
- 部(9459)
共检索到11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华
图书馆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和数字化空间。对物理空间要充分利用,全面改进服务工作,在"藏、查、借、阅"一体化中实行动态典藏机制,实现一馆多能;对数字化空间要实现共享。大学图书馆还要把物理空间和数字化空间等综合利用,建设信息共享空间。
关键词:
图书馆 空间 用户 信息共享空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小勃 乔亚铭
该文主要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图书馆空间定义;图书馆建筑及外部空间;图书馆内部空间及布局设计;如何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空间。最后给出结论:数字化时代更要重视图书馆空间管理,合理布局公用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服务空间、社交需求空间以及计算机实验室、教室等,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应经常进行图书馆空间布局调整的创新,使图书馆更好地成为读者阅读和馆员服务的良好场所。
关键词:
图书馆空间 空间布局 空间利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付立宏 邱均平
图书馆管理空间的新拓展──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付立宏,邱均平(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430072)1996年4月,我国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李华伟博士的力作《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现任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长(院长级)兼教育学院教授的李华伟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泽泉 段宇锋
在全球数字化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公众对于文献资源获取的成本和难度正在逐渐降低,对于图书馆的依赖正日趋减弱,公共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服务实施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个典范。本文基于对"创·新空间"馆员的调研访谈,对"创·新空间"的缘起、起步、发展等多个阶段进行了全貌展示,并对"创·新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揭示,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材料。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沈宝环 傅雅秀
图书馆与资讯利用沈宝环,傅雅秀(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研究所)一、资讯利用的概念资讯利用(InformationUse)的概念极为混淆,这要归咎于“资讯”(Information)这个字本身就极难界定,H.Wellish找出多达39种关于“资讯”的定义 ̄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佳 刘倩
建设红色文化空间是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实现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网络调查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红色文化空间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当前红色文化空间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机制、促进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持续推广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红色文化空间 红色文化资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伟 陈锐 张甲
阐述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空间使用变革的目标和优势,提出优化馆藏空间,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增设双重使用空间等具体的空间改造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铁亮
文章论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阐述了新时代图书馆设计建造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图书馆建筑造型的特色和差异;对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利用做了整体性和前瞻性的规划设计,指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设计建造的特性。以期对现代化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建设 人工智能 设计建造 空间利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雪蕾 吴卓茜 李佳 尹飞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建设理论的模型应为"物理+虚拟+支撑+应用"的4层次模型,侧重于空间,即Library as Space,新空间服务模式框架应从环境布局、资源整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构架。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构建新服务模式,打造了新空间iLibrary Space,培养了新"馆员"——iLibrary Club学生社团。借鉴其成功经验,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模式建设应注意环境改造要避免空间浪费,空间新服务推广要循序渐进;同时还应制定规章制度,保障运营可持续;组建多功能服务团队,加强成员素养培训;建立价值评估体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卢子博
题名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指南》的这本新书,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王福生、刘崑、陈识金同志主编。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伟人、学者与图书馆,第二章现代化建设与图书馆,第三章图书馆服务方式,第四章怎样使用图书馆目录,第五章工具书选介,第六章科技文献检索浅谈;第七章利用图书馆学习各门学科例话,第八章图书馆读书方法举要,第九章怎样利用图书馆撰写论文;第十章图书馆与投稿,第十一章文明利用图书馆须知,第十二章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概括起来,全书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至三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盐见升 胡美娟
1 关于20世纪在这急剧变化的时代,展望21世纪是非常困难的,但要设想21世纪。如何总结20世纪这一时代,并从中吸取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以因特网(Internet)——情报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的发展,大大地改变了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并将作为划时代的界标载入史册,留下深远的影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金海
图书馆如何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是当今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Internet为读者服务,以促进图书馆业对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图书馆,Internet,读者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丽芝
近年来学术图书馆学习空间再成为欧美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新的馆舍空间展示未来学术图书馆的面貌。文章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新启用的学习空间使用调查为例,论述学生对社交学习空间的认受程度、个人与小组学习比例及在新的学习空间进行的小组学习活动情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鲍甬婵
"第三空间"理论兴起并成功践行,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提法成了共识,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表现在:既是城市的文化场所,又是城市休闲所在,应从多方面倾力打造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馆 第三空间 城市文化 城市休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社会生活空间是由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构成的。在公共空间里,公共知识空间有着核心作用。公共知识空间具有独立、开放的性质和正外部效应。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承担了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与其他公共知识空间形式,如学校、博物馆等有着不同的特质。图书馆要发展,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以提升公众知识理性为己任,二是其发展重心应由“高端”向“低端”转移。参考文献2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