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7)
2023(7141)
2022(5689)
2021(5502)
2020(4292)
2019(9554)
2018(9735)
2017(17210)
2016(9851)
2015(11428)
2014(11764)
2013(11039)
2012(10596)
2011(9776)
2010(9876)
2009(9100)
2008(9163)
2007(8929)
2006(8235)
2005(7242)
作者
(29829)
(24773)
(24520)
(23630)
(15695)
(11746)
(11399)
(9617)
(9573)
(9333)
(8623)
(8380)
(7912)
(7874)
(7809)
(7619)
(7461)
(7415)
(7244)
(7213)
(6513)
(6161)
(6100)
(5995)
(5752)
(5583)
(5495)
(5456)
(5243)
(5170)
学科
(29765)
经济(29720)
管理(26322)
(18718)
(15208)
企业(15208)
中国(12949)
(11590)
(11101)
图书(10520)
书馆(9980)
图书馆(9980)
(9308)
地方(8931)
工作(8726)
业经(8440)
方法(8172)
理论(7985)
(7972)
教育(7644)
(7475)
农业(7265)
(6608)
(6546)
银行(6521)
(6344)
(6057)
金融(6050)
教学(5908)
数学(5905)
机构
大学(134868)
学院(133134)
研究(47815)
管理(43908)
(41044)
经济(39499)
中国(36821)
理学(35002)
理学院(34484)
管理学(33517)
管理学院(33233)
科学(31816)
(30754)
(26105)
(25171)
(24657)
中心(22747)
研究所(22576)
图书(22263)
(22202)
(21949)
书馆(21709)
图书馆(21704)
师范(21657)
业大(21067)
(20605)
农业(20426)
技术(20060)
北京(19611)
(18357)
基金
项目(83008)
研究(64934)
科学(61507)
基金(53566)
(47271)
国家(46754)
科学基金(37638)
社会(36265)
(34795)
社会科(33847)
社会科学(33838)
编号(30874)
教育(30253)
(28805)
成果(28668)
基金项目(27459)
自然(22390)
自然科(21813)
自然科学(21802)
课题(21729)
资助(21398)
自然科学基金(21350)
项目编号(19545)
(19110)
重点(18744)
(18431)
(16832)
(16523)
(16404)
(15934)
期刊
(57133)
经济(57133)
研究(39131)
中国(38202)
图书(30272)
学报(28347)
教育(26371)
(25628)
书馆(24302)
图书馆(24302)
大学(20595)
科学(19970)
(18085)
农业(17166)
学学(17073)
管理(16684)
技术(13517)
(12633)
金融(12633)
(10779)
论坛(10779)
业经(10414)
情报(9177)
职业(8824)
(8248)
(7993)
经济研究(7949)
财经(7932)
(7019)
业大(6895)
共检索到234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安东  
论述图书馆硬件支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玉兰  吕俊杰  彭晓东  
从空间服务、学科服务、个性化服务和虚拟社区服务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图书馆在大学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中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迎红  
随着网络时代到来,数字化浪潮开启"读屏时代",图书馆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是当前图书馆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文章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支撑体系中外在因素的互动所构成的图书馆社会运动规律,提出图书馆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宁  
基于对新村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产业流向选择的研究,本文认为,四川省新村建设中产业支撑体系构建应以发挥规模经济及外部效应为原则,沿产业链分工合作,纵向集聚。通过对四川省产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其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村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城乡产业互融,协调互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勰  
通过中国城市群发展案例,分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主导产业辐射带动等三种发展类型的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提出城市群建设必须考虑与产业发展的平衡、协调和联动,必须与工业化、城市化、服务业相匹配,尤其是要重视服务业对城市群建设的纽带和支撑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并减少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芳  郭艳丽  丁海军  
低碳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低碳化处在一个缺少资金的瓶颈状态,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然  丁效华  岳彩领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LC)、书院的功能、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深入剖析,总结提炼出图书馆支撑"双一流"建设的能力,即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功能、实践平台功能和文化导向平台功能;提出大力发展LC,尤其是发展LC与书院耦合育人是当下图书馆支撑"双一流"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应用表明,这种策略能够整合LC与书院各自的优势,大幅改善各自的短板,尤其是在人文素质培育方面,实现"1+1> 2"的总体育人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新明  魏向阳  
开栏的话:"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的目标。能评作为促进能源资源合理配置的前置、强制、独立的行政许可,能源"双控"的重要手段,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寄予更多的期望。该项制度施行以来,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在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能耗不合理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一届政府进一步确立对固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刘宏红  王彬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传承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但因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存在很多误区,诸如国家公园是时空统一的整体;国家公园就是由国家来建设,就是要大气和气派等。要明确国家文化公园的本质特征和建设要求,紧扣主题,突出重点;虚实结合,有序推进;采取"段长制"运营和经营好国家文化公园。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靖  黄京华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面对信息洪流的冲击,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农村校园图书馆与农村社区图书馆构成的三级支撑体系成为推进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中,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地走进留守儿童的视野与活动范围,农村校园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审视与批判意识,农村社区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参与能力和信息反哺能力,以提升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石彩霞  
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导者,保障体系的完善及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阐述了政府如何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悦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方便快捷、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的目标。美国等国家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其体系布局、馆舍分布、资源配置、服务标准、经费来源等核心元素对我国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史煜娟  
在公共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推行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文章在探讨协调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益性与社会资本逐利性的关系、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行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解读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行PPP模式的障碍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推行PPP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提升社会资本的影响力。此外,我国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