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2)
- 2023(3976)
- 2022(3259)
- 2021(3221)
- 2020(2523)
- 2019(5702)
- 2018(6015)
- 2017(11096)
- 2016(5788)
- 2015(6758)
- 2014(6484)
- 2013(5970)
- 2012(5754)
- 2011(5387)
- 2010(5226)
- 2009(4670)
- 2008(4617)
- 2007(4072)
- 2006(3906)
- 2005(3697)
- 学科
- 管理(19964)
- 业(15833)
- 济(14994)
- 经济(14970)
- 企(14804)
- 企业(14804)
- 图书(10582)
- 书馆(10070)
- 图书馆(10070)
- 工作(7400)
- 财(6546)
- 方法(6492)
- 理论(6112)
- 学(5713)
- 务(5648)
- 财务(5632)
- 财务管理(5629)
- 业经(5568)
- 企业财务(5473)
- 教学(4979)
- 中国(4964)
- 数学(4834)
- 数学方法(4736)
- 信息(4690)
- 和(4397)
- 读者(4378)
- 化(4200)
- 农(4025)
- 制(3844)
- 教育(3381)
- 机构
- 大学(80489)
- 学院(75329)
- 管理(32544)
- 理学(26748)
- 理学院(26476)
- 管理学(26025)
- 管理学院(25834)
- 图书(22710)
- 书馆(22044)
- 图书馆(22043)
- 济(21448)
- 经济(20679)
- 研究(19374)
- 京(16750)
- 中国(15632)
- 江(12906)
- 范(12633)
- 师范(12537)
- 财(12017)
- 科学(11927)
- 州(11768)
- 信息(11709)
- 中心(11298)
- 北京(10626)
- 大学图书馆(10059)
- 师范大学(9801)
- 财经(9595)
- 技术(9576)
- 业大(9341)
- 经(8599)
- 基金
- 项目(49308)
- 研究(40279)
- 科学(38138)
- 基金(34702)
- 家(29173)
- 国家(28936)
- 科学基金(25604)
- 社会(24159)
- 社会科(22707)
- 社会科学(22702)
- 编号(20741)
- 成果(19630)
- 教育(18719)
- 省(18695)
- 基金项目(18380)
- 划(15332)
- 自然(15301)
- 自然科(14975)
- 自然科学(14972)
- 项目编号(14915)
- 自然科学基金(14761)
- 一(12943)
- 资助(12921)
- 研究成果(11972)
- 课题(10933)
- 部(10235)
- 年(10193)
- 国家社会(10140)
- 创(10040)
- 大学(9961)
共检索到12614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燕
回顾国际国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立法的背景与进程,阐述我国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活动的实践及其影响,评析图书馆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豁免条款的认识误区,提出图书馆界面临的任务,推荐著作权解决方案与对策,指出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国新
以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新年峰会”为标志,认为图书馆界已开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著作权立法的进程。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5年8月发布的《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阐述图书馆界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围绕2005年10月由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的“四六条”,图书馆界与出版界、数据开发商提出对此不同的看法。图书馆界认为,著作权对图书馆的限制与例外主要包括:①馆内传播的合理使用权;②馆外传播的法定许可权;③有限的自行数字化部分馆藏作品的权利。同时,指出保护权利与促进传播绝不是互相对立的,权利人的权利只有通过传播方可实现。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律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条例中与图书馆相关条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合理使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毛旭
从现有的著作权法律体系看,权利穷竭仅适用于发行权,而不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公益性图书馆的数字馆藏在提供面向互联网的读者服务时,如不适用权利穷竭原则,将给图书馆传播信息和知识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有必要考虑给予图书馆以例外的规定,图书馆工作者应努力推动这一例外纳入著作权法律规范中。正在征求意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对此作了相关的规范,为图书馆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资源带来了契机。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发行权 图书馆 权利穷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淑琴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经过修改以后赋予著作权人的一项新权利。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该著作权利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话题。如何在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基础上,正确平衡社会公众利益,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性质,探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数字图书馆 版权保护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琼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对图书馆权利的限制,涉及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共享、资源整合等图书馆通行服务方式。本文分析在条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图书馆权利的方式,对与条例冲突的图书馆现行服务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图书馆权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从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私权与公权背离的特性出发,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受到限制,并指出这种限制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代际伦理和法定许可三大原则。认为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网络传播行为因而具有正当性,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必然损害公共利益。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应该尊重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的观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勤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该条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论述了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如何维护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资源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珂
简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图书馆领域的利益平衡关系,指出其在拓展图书馆从事数字信息服务法律空间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如没有使倾斜的利益天平完全得到矫正、图书馆远程在线信息服务的法定许可权利缺失等方面。提出应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新环境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条例》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图书馆员和读者的知识产权素质,对照该《条例》规定建立健全著作权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图书馆藏的著作权评价工作,继续参与立法进程中公权和私权的博弈与制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青 吕娟
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信息网络侵权的发生。
关键词:
信息网络 传播权 数字图书馆 权利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国彬
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模式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类型,剖析图书馆的业务与网络传播的关系,将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划分为两大类型: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适用主体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适用主体为网络信息提供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凡丽
本文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权利保护上倾向于版权所有者,进一步缩小了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指出版权法应充分考虑作品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相对的利益平衡,不能一味地强调版权所有者的利益,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图书馆应给予较为充分的合理使用权限。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图书馆 合理使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英
版权一直都是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更是使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步履维艰了。优化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迫在眉睫。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阻碍因素。通过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优化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并考虑到某些特殊类型作品网络传播问题,设想制定土著文化协议以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促进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陆和建 崔登嬴
针对著作权加强权利人对作品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现象,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公众数字资源网络获取的权限限制,提出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通过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充分利用"除外"条款、文献传递"一对一",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胜勇 白献阳
信息网络传播权力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前途,是解决图书馆机制与知识产权制度间矛盾的突破口。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质就是公共借阅权问题。图书馆争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范式有:行为呼吁;寻求法律保护,如图书馆立法、归于合理使用等;协调知识传播与保护的关系等。通过协调关系,做到法定许可,是图书馆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可行途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