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5)
- 2023(11395)
- 2022(10089)
- 2021(9455)
- 2020(7865)
- 2019(18415)
- 2018(18191)
- 2017(34466)
- 2016(18920)
- 2015(21253)
- 2014(21367)
- 2013(21299)
- 2012(19461)
- 2011(17548)
- 2010(17230)
- 2009(15641)
- 2008(15111)
- 2007(12807)
- 2006(11297)
- 2005(9683)
- 学科
- 济(70645)
- 经济(70573)
- 管理(55497)
- 业(52492)
- 企(42168)
- 企业(42168)
- 方法(35073)
- 数学(30521)
- 数学方法(30134)
- 中国(19699)
- 农(18259)
- 财(17395)
- 学(17122)
- 业经(15922)
- 地方(15638)
- 贸(13063)
- 贸易(13053)
- 和(12774)
- 易(12645)
- 农业(12374)
- 理论(12215)
- 制(12026)
- 环境(11515)
- 务(11471)
- 技术(11426)
- 财务(11405)
- 财务管理(11382)
- 图书(10876)
- 企业财务(10769)
- 工作(10453)
- 机构
- 大学(265087)
- 学院(259119)
- 管理(109702)
- 济(97098)
- 理学(95226)
- 经济(94625)
- 理学院(94183)
- 管理学(92521)
- 管理学院(92029)
- 研究(83399)
- 中国(60883)
- 京(56899)
- 科学(53580)
- 财(42937)
- 所(40981)
- 业大(39737)
- 农(39393)
- 中心(38338)
- 研究所(37578)
- 江(37142)
- 范(36199)
- 北京(36041)
- 师范(35927)
- 财经(34967)
- 经(31784)
- 州(31645)
- 院(31098)
- 农业(30800)
- 师范大学(29007)
- 技术(27553)
- 基金
- 项目(184968)
- 科学(144485)
- 研究(136576)
- 基金(132469)
- 家(114780)
- 国家(113817)
- 科学基金(98130)
- 社会(84092)
- 社会科(79635)
- 社会科学(79612)
- 省(72444)
- 基金项目(71141)
- 自然(64195)
- 自然科(62678)
- 自然科学(62665)
- 教育(61874)
- 自然科学基金(61500)
- 划(60774)
- 编号(57661)
- 资助(54283)
- 成果(46983)
- 重点(40568)
- 部(39928)
- 发(38790)
- 课题(38128)
- 创(37967)
- 项目编号(36457)
- 创新(35269)
- 科研(35249)
- 大学(34122)
- 期刊
- 济(101070)
- 经济(101070)
- 研究(72658)
- 中国(47920)
- 学报(42806)
- 管理(37356)
- 科学(36247)
- 图书(35254)
- 农(33830)
- 大学(31649)
- 财(30828)
- 教育(30392)
- 学学(27554)
- 书馆(26573)
- 图书馆(26573)
- 农业(24317)
- 技术(22781)
- 融(18106)
- 金融(18106)
- 业经(16899)
- 经济研究(15760)
- 情报(15417)
- 财经(15377)
- 理论(13949)
- 坛(13229)
- 论坛(13229)
- 实践(13211)
- 践(13211)
- 科技(13069)
- 经(12945)
共检索到37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施国洪 王治敏
从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不断发展完善的角度,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与发展期。在全面总结和分析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跨文化适用性研究、规模化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以及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表2。参考文献43。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哲 郭晶
[目的/意义]为高校图书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保持蓬勃旺盛的活力,开拓发展新征程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重点文献解读述评相结合的方式,划分21世纪以来服务质量效益和服务创新的研究阶段,梳理研究主题变迁情况,厘清服务质量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服务创新动力来源和机制。[结果/结论]从文献研究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质量效益评价不仅是实践热点,也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归纳总结的3方面研究特征与3点研究不足,为新发展阶段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效益提升与服务创新动力发掘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向华
服务质量是用户感知的质量,图书馆服务质量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服务质量是一种主观质量,过程质量在服务质量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服务工作的缺失,以便采取改善的措施。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构建应该在充分研究服务管理等领域中相关成果基础上,采用更严格的研究方法,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向华
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对用户感知图书馆电子服务质量的影响,指出因为图书馆电子服务中交互质量的改变,用户感知服务质量的路径、机理和内容也随之改变。而图书馆电子服务质量的研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者们对其构成要素和模型的研究远未取得共识。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基于SERVQUAL理论基础的电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和围绕ARL的DigiQUAL所进行的研究。最后指出图书馆电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实证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和服务差距分析。
关键词:
图书馆 电子服务质量 评价模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晓东 方晨 肖鹏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论支撑,到现在已引入多种理论指导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对这些理论的内容、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关注人群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知识管理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TRIZ创新理论是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核心支撑理论。整体来说,社会与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运用创新理论,我国图书馆界也日益重视外部创新理论的引入运用,但对创新理论仍缺乏批判性思考和适用性改造,图书馆自生性创新理论话语的构建力度仍然不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宗忠
本文回顾了1979~1989年中国图书馆管理的情况,探讨了90年代中国图书馆管理的新进展,并对未来的中国图书馆管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林蓝
深圳市福田区建设“图书馆之区”三年,更新了办馆理念,创新了办馆模式和管理机制,在基层网点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并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图书馆之区”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之区 建设 深圳 福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莉
服务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之一,服务工作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有关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基本围绕单一因素来展开,如图书馆基础条件的建设、读者感受或馆员对图书馆氛围与多样化的满意度等方面。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对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进行的评价具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考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文章建立一套包含条件、读者、馆员等主客观因素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确定每个因素在图书馆服务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服务质量 评价模型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施国洪 夏前龙
近年来移动图书馆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可划分为三类:服务模式研究、对象要素研究和综述评介研究。目前该领域研究面临如下问题:概念演进多元化、模糊化;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研究方法以质性为主,只有少部分文献采用了实证研究;综述性研究侧重对应用现状的总结,鲜有从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评析。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有:定制服务、服务能力、移动联盟、服务质量以及大规模的定量实证研究,尤其是服务质量研究亟待开展。表2。参考文献90。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服务模式 对象要素 综述评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康林 姚乐野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伴随着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壮大,图书馆员的人事管理逐步规范、职业精神凸显,职业群体逐渐形成,并推动了图书馆员职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表明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历时性”视角的图书馆员职业发展、人事管理、职业教育和职业精神,以及“共时性”视角的图书馆馆长、女性图书馆员以及儿童图书馆员等群体的研究。总结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展望未来研究,对于丰富近代图书馆史和启示当前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员 职业群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敏 罗皓
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期代表性成果是中国科学院黄颖的博士论文。2007年,图书馆治理研究的旨趣又被重新提起,2007—2010年是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的横向拓展阶段,2012年国内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组织了图书馆治理研究的3个专题,由此开启了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的纵向深入阶段。10余年来,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管理范式的演变、图书馆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图书馆治理结构的调整。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优化设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李小涛
[目的/意义]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标准化研究的发展,探索国内高校图书馆标准化研究中的特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分析以往研究中的特点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进行改进和深化的途径。[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是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存在着与实践结脱节、缺乏理论指导、对国外标准关注不够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引入标准化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对国外标准的比较分析与借鉴,深化对高校图书馆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标准化 回顾 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晓萍
为系统、全面地回顾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以1998-2011年CSSCI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II和Excel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归类分析,讨论了数字图书馆研究体系的特征,并探测了各数字图书馆研究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庆媛
文章从学者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学术著述、学术流派、代际划分等方面,回顾和梳理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开展研究的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完善学者生平经历资料、注重对学者著述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探讨学者群体的学术思想、加强对学术流派的研究。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学者 研究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