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9)
2023(13146)
2022(11410)
2021(10719)
2020(8882)
2019(20545)
2018(20791)
2017(39217)
2016(21381)
2015(23883)
2014(24015)
2013(23509)
2012(21579)
2011(19489)
2010(19378)
2009(17524)
2008(16835)
2007(14708)
2006(12939)
2005(11157)
作者
(60822)
(50236)
(49786)
(47305)
(32000)
(23919)
(22831)
(19721)
(19190)
(18096)
(17339)
(16819)
(15993)
(15813)
(15359)
(15261)
(15114)
(14970)
(14375)
(14330)
(12467)
(12433)
(11999)
(11478)
(11384)
(11106)
(11087)
(11006)
(10114)
(10067)
学科
(75078)
经济(74988)
管理(65435)
(62319)
(51450)
企业(51450)
方法(34203)
数学(28911)
数学方法(28584)
中国(22735)
(20441)
(19562)
(19392)
技术(19194)
业经(18311)
地方(16574)
(16237)
理论(15148)
(13918)
(13534)
贸易(13523)
农业(13514)
(13112)
技术管理(13016)
(12805)
银行(12764)
(12260)
教育(12169)
环境(12057)
(11941)
机构
大学(294641)
学院(290525)
管理(119832)
(108160)
经济(105370)
理学(103376)
理学院(102212)
管理学(100518)
管理学院(99943)
研究(93835)
中国(69329)
(63170)
科学(59924)
(49356)
(46177)
(45423)
业大(44021)
(43532)
中心(43129)
研究所(42239)
(40230)
师范(39837)
北京(39739)
财经(39411)
(36298)
(35795)
农业(35529)
(34709)
技术(33127)
师范大学(31760)
基金
项目(204002)
科学(159884)
研究(152208)
基金(145657)
(126459)
国家(125353)
科学基金(107989)
社会(93610)
社会科(88516)
社会科学(88493)
(81276)
基金项目(78185)
自然(70013)
教育(69282)
自然科(68398)
自然科学(68383)
(67768)
自然科学基金(67155)
编号(63954)
资助(58153)
成果(52874)
(46127)
重点(44897)
(43696)
课题(43329)
(43202)
创新(42273)
项目编号(40510)
科研(38481)
大学(37807)
期刊
(117217)
经济(117217)
研究(82871)
中国(59305)
学报(48536)
管理(44011)
科学(41486)
(40106)
教育(37891)
(36166)
大学(36007)
图书(35666)
学学(31794)
农业(27983)
书馆(26855)
图书馆(26855)
技术(26301)
(22412)
金融(22412)
业经(20189)
经济研究(18236)
财经(18066)
科技(16603)
(15807)
论坛(15807)
情报(15731)
(15376)
理论(14821)
问题(14703)
(14557)
共检索到43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冬霞  白君礼  罗红彬  
图书馆服务创新主体,是主导服务创新规划、实施和发展进程的力量。馆长、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内部主体,承担服务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创意收集提供职责,读者和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外部主体,在服务创新过程中,提供服务创新创意、参与创新过程。服务创新中,四个主体间可以建立新型上下级信任关系、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和合作关系,助力服务创新。图书馆应认识到服务创新相关认知、制度和人才资源存在的障碍因素,找寻解决对策,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培英  
对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可以从其本身和技术创新行为2个方面强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查道林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力量,它们目前与已达到创新性国家水平的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何差距、多大差距?本文将主要从投入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通过"十五"期间的大量数据展开比较研究,客观反映国内外的差距和主体功能的差异,提出挖掘创新潜能和增强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树功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在认识技术创新基础之上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打破惯有的发展制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门玉英  邓援超  吴德胜  李芳  王爱群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与湖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创新主体、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成为重要命题。在开展创新方法理论与应用分析的基础上,阐明技术创新方法在创新思维拓展、创新效能提升、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进化与升级、专利战略实施等领域的服务功能,提出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是服务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动力的有效支撑。同时,以湖北省为例,分析现阶段重要创新主体类别、创新活动现状与技术创新方法应用需求,凝练出面向不同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方法服务模式。最后,从强化创新方法服务公益属性、推进创新方法贯标工作开展、提升创新方法师资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银路  黄亦潇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这是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 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要性,剖析了企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成因,提出了使企 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颖  
自主创新是学术界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由于它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关于它的内涵和主体界定说法不一。从自主创新的产生、发展背景出发,对自主创新的主体及其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实际控制权或控股权的内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模仿再创新、集成与合作等方式,以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或参与并制定国际标准为标志,以最终实现商业价值为结果的主动性创新活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孚  陈红兵  
工程创新活动过程包含主体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工程创新主体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知识的作用。工程创新主体是以组织为单位的实践主体,它的知识不同于个体知识,是在个人与组织间动态流动的,具有手段性、默会性、场境性、集成性等特点。为了认识主体实现工程创新的过程,从知识的视角分析,主体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学习、选择、转化等实现知识的集成创新,这种作用方式贯穿于主体的整个创新过程。文章探讨了主体在工程创新的决策设计、研发、集成实施等阶段知识的使用与生产过程,并且分析了作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壁垒,提出突破途径,以期在实践中增强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桂芳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颖  王怡  武博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目的是获取超额利润,利润最大化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机,总成本最低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一定会把利润最大化放在决策的首位,基于此,我们从研究探讨合作研发发展趋势发现未来研发必然会向研发企业化方向发展,引入了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RJVs模式,这种模式以技术攻关为企业聚集的最初动力,通过研发创新促进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扩张,呈星云形态驱动区域企业集聚地运转,促使区域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使得企业通过市场运作,自主投入,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研发创新带动产业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集聚并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云朋  乔瑞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历史新方位,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创新主体创新的内涵、理念、方式、环境、特征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系统分析了创新主体面临的时代背景,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围绕推进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探寻系统构建符合新时代创新主体创新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高新区创新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创新的内容(功能要素)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在创新主体与创新内容之间进行转化,由此构成"双四"网络结构模型。依托主体的市场导向与竞争效应、创新联结与技术倾向、价值网络与协调效应的运行机理,建立主体间产学研合作的点对点、点对链和网络创新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军  
都市圈作为当前我国区域建设的重要场所,其内部合理的创新主体空间分布是都市圈创新提升的关键因素。从三类创新主体(科技型、知识型和服务型)的概念以及与都市圈的空间理论关系出发,以都市圈综合创新能力为评价标准,将都市圈分为四个发展阶段,通过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都市圈内各类创新主体的空间集聚特征。在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案例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创新主体空间集聚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我国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基本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空间引导建议,为进一步落实创新主体的空间规划,构建区域创新空间体系打下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陈宝明  
目前,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我国企业是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提出,应从制度特征、统计特征、功能特征等角度考察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从制度特征和统计特征的角度考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功能特征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政策的重点应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震  张卫国  
经济领域的全球体制趋同方兴未艾,英美模式金融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金融制度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演绎了中国金融制度转型的逻辑,提出民营资本在市场自发形成的财团可能成为中国金融制度转型的最终创新主体,最后还通过简单的国际经验比较揭示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