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8)
- 2023(9829)
- 2022(8771)
- 2021(8557)
- 2020(7165)
- 2019(16699)
- 2018(16861)
- 2017(32577)
- 2016(17964)
- 2015(20408)
- 2014(20474)
- 2013(20416)
- 2012(18746)
- 2011(17000)
- 2010(16859)
- 2009(15337)
- 2008(14997)
- 2007(13064)
- 2006(11756)
- 2005(10590)
- 学科
- 济(67051)
- 经济(66967)
- 管理(51349)
- 业(46948)
- 企(39931)
- 企业(39931)
- 方法(31222)
- 数学(26406)
- 数学方法(26023)
- 学(19437)
- 中国(18618)
- 农(17880)
- 财(16868)
- 业经(15069)
- 地方(13958)
- 理论(13200)
- 和(12548)
- 制(12073)
- 农业(11811)
- 贸(11576)
- 贸易(11571)
- 易(11199)
- 教育(11085)
- 务(10994)
- 财务(10929)
- 财务管理(10904)
- 图书(10779)
- 技术(10719)
- 环境(10427)
- 企业财务(10311)
- 机构
- 大学(256174)
- 学院(249879)
- 管理(102451)
- 济(92199)
- 经济(89805)
- 理学(87997)
- 理学院(86995)
- 管理学(85456)
- 管理学院(84982)
- 研究(80725)
- 中国(59304)
- 京(55215)
- 科学(52053)
- 财(42465)
- 所(40604)
- 农(37421)
- 业大(37031)
- 江(36935)
- 研究所(36910)
- 中心(36675)
- 范(36366)
- 师范(36103)
- 北京(35435)
- 财经(34263)
- 州(31592)
- 经(30994)
- 农业(29107)
- 师范大学(29076)
- 院(29064)
- 技术(26752)
- 基金
- 项目(170121)
- 科学(132258)
- 研究(127427)
- 基金(121377)
- 家(104508)
- 国家(103593)
- 科学基金(88706)
- 社会(77052)
- 社会科(72758)
- 社会科学(72737)
- 省(66399)
- 基金项目(65256)
- 教育(58160)
- 自然(57800)
- 自然科(56399)
- 自然科学(56388)
- 划(55852)
- 自然科学基金(55349)
- 编号(54869)
- 资助(49764)
- 成果(46319)
- 重点(37245)
- 部(36865)
- 课题(36193)
- 发(35427)
- 创(34862)
- 项目编号(34785)
- 科研(32360)
- 创新(32349)
- 大学(31978)
- 期刊
- 济(102189)
- 经济(102189)
- 研究(73569)
- 中国(44827)
- 学报(41449)
- 管理(35885)
- 科学(35133)
- 图书(34678)
- 农(33671)
- 教育(31524)
- 财(31301)
- 大学(30407)
- 学学(26361)
- 书馆(26143)
- 图书馆(26143)
- 农业(23728)
- 技术(21104)
- 融(18999)
- 金融(18999)
- 业经(16872)
- 财经(16035)
- 经济研究(15085)
- 情报(15073)
- 理论(14171)
- 问题(13552)
- 经(13489)
- 实践(13216)
- 践(13216)
- 坛(13159)
- 论坛(13159)
共检索到37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立华
人获取信息的行为具有社会性。图书馆学的本质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问题,进一步说就是人的行为问题。图书馆学内涵深入研究的指向应是本质问题,本质是内涵建设的源头,也是归宿。图书馆学外延的扩展是以图书馆学本质为基础的,方法论建设是外延扩展的重要手段。图书馆学内涵和外延进行有机的整合是图书馆学本质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学本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立华
图书馆学的外延和内涵彼此联系和制约,两者的整合符合图书馆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图书馆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阐述了哲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图书馆学的外延和内涵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外延和内涵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现代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哲学 外延 内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爽 李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对政府统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政府统计的基本要素和新数据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出发,初步界定了政府统计的内涵和外延;概述了政府统计的发展历程,描述了"统计调查+N"的未来政府统计管理新模式;通过对当前政府统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从体制机制等制度层面提出完善政府统计工作的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素雅 郭逢爽 黄嫚丽
自从Follett提出"整合"概念以来,对"整合"有多个定义和解释,研究中所基于的理论视角也有多个。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从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澄清其内涵和外延,并梳理各种理论支持。结果发现:"整合"的内涵被分别界定为组织对外扩张、拓宽边界以及实现组织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外延则分别包括横纵向整合以及公司内部整合、并购后整合;围绕"整合"展开研究的理论视角既有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也有企业管理理论。
关键词:
整合 内涵 外延 理论视角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满花
图书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但图书馆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方式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文献接受和文化理解,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建构性特征。图书馆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图书馆文化建构的内在品质,研究馆员与用户这两个主体在文献表达和文化理解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特征与民族特征,并按照图书馆学自身的学科逻辑,努力构建能够为其它学科所共享的自主性成果。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伟
概述了近年学界关于图书馆学研究范式分类及其转换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从成绩与启示、问题与不足、讨论与小结等三个方面,对近30年国内图书馆本质问题研究代表性观点作了总体评析。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雅慧
在我国图书馆学界,目前出现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争。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传统渊源流长,其基本表现是"现象—本质"二元分离观,认为图书馆现象背后隐藏着本质,这是将图书馆本质客观化和对象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反本质主义则依据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本质与其说是"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某种神秘东西,毋宁说是对图书馆现象的直面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应然性东西。反本质主义反对通过设定"现象背后有本质"的预设性逻辑去抽象出图书馆本质的思想方法,同时反对热衷于图书馆本质探讨的学术生态。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
关键词: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图书馆学 中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海波 黄立冬
文献与知识从来都是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的,文献与知识又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文献知识其实就是图书馆学的本质研究对象,图书馆学就是研究文献知识交流的一门学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以来存在的体系本位意识太强而问题薄弱的倾向,制约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作者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问题,这既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当今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实现“问题”与“主义”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理论研究 研究导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淑华
图书馆的本质就是图书馆能够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料需求的属性,它表现在对人类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的各种载体所进行的搜集、整理、保存和流通中。对图书馆本质的把握需要在图书馆的各种具体现象中做出合理抽象,也需要按照定义规则来合理确定其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之间的相应性。以此来分析理论界某些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抽象不足与违背定义规则的不足。
关键词:
图书馆的本质 合理抽象 定义规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军胜
我国现行有关工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存在界定缺乏协调和共识、法律位阶低、工资界定滞后、工资管理和执法混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建议借鉴国际上有关工资界定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工资管理实际,以继承性、差异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倾向性、中国化为四大界定原则,对工资及其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补贴等重新进行界定,为有关政府部门工资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工资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津贴 补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建军 陈晶
人的本质问题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明确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什么。文章认为,这一根本特性就是劳动,意识、宗教等观念性的东西相对于劳动而言,只是第二性的东西,不堪定义人的本质,因此,唯有劳动才是人的本质。
关键词:
劳动 人的本质 人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君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整体上并不存在"后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本质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受意识形态和制度权力制约的把某种特定理论观点作为"中心话语"去贯彻的"本质化"意义上的"本质主义"。批判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存在"本质主义"思维的学者,其实是把图书馆学理论受时代和文化制约的"可变性"的历史状况,与人们借用"意识形态"、"权力"等对某种理论观点的"真理化"、"本质化"的超稳定干预相混淆了。而后现代主义学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误判,除了与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研究者对后现代理论的机械套用有关之外,也与本质主义同意识形态具有诸多内在的一致性有关。可以认为,源于人文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灿兴
文章通过探索“本质”概念的产生在人认识本能上的起源,将人们对“本质”的认识归结为一种语言现象,继而考察“本质”一词作为思维方式和研究共同体认识范式的意义,认为“本质”在作为范式时,在现代已经很少作为“真理”的面目出现,而“本质”作为思维方式,只是至今还是现代科学主流方法特征的还原论的特例。但是,作为哲学概念,“本质”并不能用于科学研究。因而从一般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推导出系统目的类似于事物的“本质”,从而使事物“本质”获得了一个在科学研究中近似的替代品。继而考察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指出迄今只有“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琪 赵艺婷
实验劳动经济学起源于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研究思想和技术的结合。近年来,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渐渐引入公平、互惠、参照依赖、损失厌恶等概念和框架,借助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新审视了古典劳动经济学理论,在工人努力水平、劳动供给、再分配理论、人力资本、社会歧视等一系列劳动经济学传统主题上对传统劳动经济学研究进行了外延拓展和内涵深化,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梳理了实验劳动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对实验劳动经济学的前沿进展作了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