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1)
2023(9481)
2022(8505)
2021(8208)
2020(6912)
2019(16185)
2018(16328)
2017(31659)
2016(17211)
2015(19433)
2014(19458)
2013(19386)
2012(17742)
2011(16155)
2010(15870)
2009(14372)
2008(13914)
2007(11978)
2006(10582)
2005(9205)
作者
(49610)
(40852)
(40511)
(38673)
(26136)
(19519)
(18692)
(16249)
(15746)
(14697)
(14250)
(13545)
(12828)
(12817)
(12577)
(12473)
(12202)
(12058)
(11826)
(11476)
(10221)
(10123)
(9744)
(9379)
(9242)
(9128)
(9030)
(9014)
(8242)
(8125)
学科
(65357)
经济(65284)
管理(48583)
(44259)
(37850)
企业(37850)
方法(32288)
数学(27704)
数学方法(27395)
(19646)
中国(17057)
(15809)
(15143)
业经(13916)
地方(13413)
理论(12595)
(12179)
(11028)
贸易(11023)
图书(10789)
农业(10647)
(10625)
技术(10372)
教育(10270)
书馆(10207)
图书馆(10207)
环境(10112)
(10009)
(9886)
财务(9829)
机构
大学(247164)
学院(238925)
管理(99379)
(87876)
理学(86371)
经济(85694)
理学院(85361)
管理学(83836)
管理学院(83383)
研究(76672)
中国(54237)
(52718)
科学(50075)
(38702)
(38064)
业大(36500)
(35848)
研究所(35078)
(34687)
师范(34409)
中心(34246)
(33868)
北京(33276)
财经(32177)
(29256)
(29145)
农业(28180)
师范大学(27915)
(27752)
经济学(25348)
基金
项目(168346)
科学(131245)
研究(124431)
基金(121152)
(104738)
国家(103858)
科学基金(89175)
社会(76001)
社会科(71842)
社会科学(71823)
基金项目(65466)
(65253)
自然(58574)
自然科(57172)
自然科学(57159)
教育(56665)
自然科学基金(56125)
(54980)
编号(52971)
资助(49391)
成果(44146)
重点(36644)
(36519)
(34684)
(34680)
课题(34472)
项目编号(33851)
科研(32253)
创新(32177)
大学(31714)
期刊
(92268)
经济(92268)
研究(67771)
学报(41550)
中国(40576)
图书(34801)
科学(34760)
管理(33663)
(31235)
大学(30356)
教育(28563)
(27373)
学学(26324)
书馆(25916)
图书馆(25916)
农业(22434)
技术(19576)
情报(16163)
(15134)
金融(15134)
业经(15119)
财经(14880)
经济研究(14337)
理论(13712)
实践(12974)
(12974)
(12608)
论坛(12608)
(12482)
科技(11961)
共检索到34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胜勇  李雪叶  王剑宏  
分析并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要坚持以下原则:保证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研究对象不能以所属事业领域来划分;学科研究对象不能等同于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将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一种社会行为。据此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检索的信息组织;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基于信息组织的信息开发;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利用的信息保存。三学科的研究对象揭示了信息资源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图1。参考文献2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钟旭  
文章从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学科关系、工作内容与方法等入手 ,分析了 194 9~1985年三学科间跨学科研究的产生背景和基础 ,对三学科间跨学科研究的形式、规模、强度以及跨学科研究著者的著文分布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家真  
论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在传统环境中学科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讨论了在新技术环境中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相互交叉与融合 ,并阐述了这三门学科发挥群体优势 ,开展协同研究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燕桃  
采用文献调查、网站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调查并分析我国9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设置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图、情、档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平稳;图书馆学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层次不断提升;情报学专业教育持续平稳,地理分布不均衡;档案学专业教育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层次有待提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宋艳辉  杨思洛  
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领域的11,757篇论文为数据样本,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揭示近15年间该一级学科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主流研究领域、研究前沿、对各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及其代表文献作品,并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这15年间,图书馆学表现为4个主流研究领域,情报学3个主流研究领域,档案学1个核心领域;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有1个共同的主流研究领域——信息检索,而档案学的研究与二者相脱离。通过研究前沿的分析发现,情报学的直接现实性最强,与企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其各分支领域的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朗。文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勇  赵澄谋  
从实践基础与来源的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关系进行了审视。两门学科尽管关系密切,但彼此定位不同,因而绝对不会走向融合,合二为一。图书资讯是一家,但图书情报要分家,分家之后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要进行学科设置的重大调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范凡  
本文根据《中国图书馆年鉴》(1996、1999)、《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中国档案年鉴》(1989)、《图书情报工作》1994~ 1996年合订本、《档案学通讯》1990~ 2 0 0 0年合订本和《图书情报工作动态》1990~ 2 0 0 0年合订本中的相关内容整理而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继元  
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均起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初图书馆学概念引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情报学在国内出现。由于翻译和认识上的差异,这些学科间的关系问题一直纠缠不清。信息、知识、情报及图书馆等概念,是认识这些学科之间关系的关键。信息科学是个大学科群,包括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信息管理学是信息科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本重合。图2。参考文献6。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柳晓春  涂启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全球网络化的形成,21世纪人类将全面步入知识经济社会,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如何发展,目前已成为图书馆学界与情报学界所关心的热门话题。1992年9月国家科委决定将“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同年10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欢  
我国早期档案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图书馆学范式,毛坤所著《档案经营法》便是其代表作。文章在介绍《档案经营法》成书经过及章节梗概基础上,重点阐释图书馆学范式在书中的体现:强调档案的利用,特别是图书馆对于档案的收藏、整理及提供使用;从图书管理的视角阐释档案管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慧  张家榕  叶鹰  
用跨学科性研究方法对CSSCI数据库中2011-2015年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文科跨学科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图书情报学论文研究跨度广泛,与除自身学科之外的22个学科均有交叉,但仍以自身学科的成果作为其主要的参考来源,参考文献涉及学科多为2个,且跨学科性在逐年增强。此外,国内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跨学科性表现差异较小,其年均多样度变化没有表现出统一的规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管美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明杰  谭必勇  魏吉华  卞昭玲  黄世喆  金波  覃兆刿  朱玉媛  
2006年10月8日至10日,第二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就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科变革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就大家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本刊编辑李明杰与本刊特约记者在会议间隙对部分与会专家进行了专访。此次访谈的内容主题由李明杰拟定;朱少强、任全娥、张敏、郑重、谭必勇、魏吉华完成了全部采访和部分录音资料的整理工作;李明杰完成了部分录音资料的整理和最后统稿工作。在此,我们对受访专家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访谈内容(之一、之二),谨以飨读者。同时这次大会还有6位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代表。陆伟、聂进、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