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6)
- 2023(10106)
- 2022(9053)
- 2021(8642)
- 2020(7220)
- 2019(16920)
- 2018(17037)
- 2017(32733)
- 2016(17778)
- 2015(20127)
- 2014(20106)
- 2013(19861)
- 2012(18048)
- 2011(16319)
- 2010(16022)
- 2009(14405)
- 2008(14107)
- 2007(12113)
- 2006(10740)
- 2005(9393)
- 学科
- 济(65142)
- 经济(65071)
- 管理(53304)
- 业(48182)
- 企(41563)
- 企业(41563)
- 方法(32439)
- 数学(27680)
- 数学方法(27314)
- 财(18088)
- 中国(16987)
- 学(16794)
- 农(16389)
- 业经(15735)
- 地方(13754)
- 务(12902)
- 财务(12839)
- 财务管理(12822)
- 理论(12764)
- 和(12354)
- 企业财务(12221)
- 农业(11124)
- 制(10958)
- 图书(10942)
- 贸(10830)
- 贸易(10825)
- 技术(10802)
- 环境(10548)
- 易(10492)
- 书馆(10357)
- 机构
- 大学(250714)
- 学院(245135)
- 管理(103245)
- 理学(89316)
- 理学院(88327)
- 济(87993)
- 管理学(86758)
- 管理学院(86276)
- 经济(85743)
- 研究(76177)
- 中国(55437)
- 京(53816)
- 科学(50254)
- 财(40646)
- 业大(37640)
- 所(37616)
- 农(36873)
- 中心(35469)
- 江(35059)
- 研究所(34396)
- 范(34203)
- 北京(34019)
- 师范(33918)
- 财经(33182)
- 州(30403)
- 经(30049)
- 农业(28905)
- 院(27806)
- 师范大学(27289)
- 技术(26680)
- 基金
- 项目(173149)
- 科学(134834)
- 研究(127710)
- 基金(124251)
- 家(107657)
- 国家(106749)
- 科学基金(92055)
- 社会(77476)
- 社会科(73329)
- 社会科学(73309)
- 省(67741)
- 基金项目(67160)
- 自然(60891)
- 自然科(59452)
- 自然科学(59440)
- 自然科学基金(58351)
- 教育(58015)
- 划(56851)
- 编号(54770)
- 资助(50806)
- 成果(45269)
- 重点(37595)
- 部(37067)
- 发(35696)
- 课题(35566)
- 创(35500)
- 项目编号(35307)
- 科研(33223)
- 创新(32997)
- 大学(32371)
共检索到354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祥玲 肖冬梅 杨忠
[目的/意义]图书馆是数字时代重要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合规是其进行信息处理和提供服务的前提。剖析合规现状、问题与成因,可为我国图书馆合规处理个人信息提供对策。[方法/过程]通过梳理我国31个省区市图书馆的官网隐私政策、办证须知等文本内容,图书馆存在缺乏处理内容的告知、获取同意规定不一致、缺少处理儿童用户信息的专门规定、“例外情形”的合法性存疑、免责事由有无效之虞等问题。这是因为图书馆合规意识偏弱,行业组织自治作用发挥不足,合规人才稀缺。[结果/结论]采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区分场景履行告知义务、制定处理儿童用户信息的专门规则、合理限制例外范围、厘清免责边界并且构建风险评估机制,以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合规义务,保护用户信息权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珺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图书馆法 法定义务 隐私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元华
现行信息法规为智慧图书馆处理读者信息措置了规模庞大却凌乱无序的十数项基本原则,唯有对基本原则进行条分缕析式的摒挡与归结方能实现制度的远期目标。通过动态交融的领域法定性可使信息法规脱离公、私二性界定的固有束缚;通过摄入方法论意义上的比例原则可为信息处理原则的分级重组提供实用性工具;通过对基本原则的演绎与归纳可实现信息处理的科学减负。因此,可由比例原则为统领形成原则域,以可识别性、可拓展性和可支配性为标准,采取以点带面的演绎手法将信息划分为三级;以适当性、必要性、损益均衡性为逻辑基点,采取由面化线的归纳手法将法定基本原则归结为三性,最终可围绕第二性原则与逐级信息形成的涵摄模型进行详细的制度规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杰
我国目前人格权的学理和实践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忽略了人格权的克减和限制,增加了社会规避成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个人信息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了个人信息权,但缺乏相应的例外条款。基于公益目的,图书馆等机构有获取、使用、披露、删除个人信息的现实需求。个人信息权例外规则的模糊性增加了图书馆等机构履行职能的法律风险,不利于图书馆等文化事业的发展。故在我国民法典制定之际,应当通过立法对个人信息权附加相应的图书馆例外规则,实现个人信息权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平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一维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威胁。在读者个人信息收集、传播、使用、安全管理和二次开发上,都有可能使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太适应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为了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屏障,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法律、罪名体系、监管机构和救济体系。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读者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芳芳
总结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个人办证信息、个人活动信息、个人网络痕迹以及个人空间的安全问题等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议,即以法制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读者自我保护意识为重点,以图书馆学会为主导,以先进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图书馆行业自律为手段。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仪 张娟
高校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效用能够通过共享得到发挥。但在共享活动中,读者与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缺失对信息安全造成了风险,这又阻碍了信息效用的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我国应当综合应用立法规制与高校自律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来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共享。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钟芳芳
通过网络和问卷调查探索我国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后发现,我国大陆地区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缺少关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馆员有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意识,但却不知应如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有: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缺乏图书馆内或行业规章制度指导,网络管理存在技术障碍,馆员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能力不足,用户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我国应针对这些问题来构建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王文涛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埋下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隐患。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类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缺乏实践基础以及相关配套规范,亟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本文从信息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引入PSR模型,对压力、对策、状态三方面设置合规审计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以期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体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翰隽 殷楠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合规审计制度在数字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拓展。本文运用理论探究及规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的底层法理逻辑、特征属性、功能需求、指导原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合规审计的框架及方法。在提出阐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具有多重底层法理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合规审计具有强烈的规则解释适用上的“裁量判断”属性,为此,建议确立和运用利益衡量上的比例原则、审计独立下的沟通及共识解释原则等指导原则。为塑造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立体多维、契合紧密、功能卓越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与机制,应逐步建立完善相关的审计框架、功能模块、指标体系、技术方法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昊源 王颖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保护社会公众个人信息权益,防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为背景,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务推进,均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审计重点内容和审计程序,在考虑合规审计一般要求的同时,要突出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针对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面临的困境,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实践、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审计辅助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培养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人才、保障促进审计建议落地的资源、合理制定适格审计主体的认定标准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仪 张娟
个人信息权利的设置是图书馆读者人格得到关怀的重要立法途径。我国立法者需立足于本国法律文化传统并借鉴欧美经验,对读者赋予个人信息人格权,在此基础上设计层级化的权利内容,进而赋予这些内容不同的效力,以此来实现图书馆读者的不同人格价值诉求,同时回应图书馆等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与利用的现实需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雪敏
在考察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对策标准及相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安全确保措施、个人信息档案以及个人信息公开、修改和停止利用相关事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研究给予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春漫
用户个人信息是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核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数字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知情同意、妥当合适、限制利用、用户参与、安全保障原则,运用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实行规范的自律措施,并辅以用户的自我保护,以切实做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个人信息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娟 李仪
云计算下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频遭破坏,因此读者人格被侵害且信息利用被妨碍,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也遇阻。为应对前述风险,我国宜立足于图书馆云计算建设的实情并借鉴欧美经验,通过制度设计来治理图书馆。对馆员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以完善馆内信息安全管理,再鼓励图书馆加强彼此协作来应对安全风险,进而通过立法来督促图书馆关怀读者人格,并与读者共同维护信息安全。为优化治理效果,我国需要采取与制度相配套的措施,如将图书馆构造成学习型组织,以便于教育的开展;又如拓展图书馆学会等行业组织的职能,从而帮助与引导图书馆获取并利用信息。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