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8)
2023(8332)
2022(7178)
2021(6500)
2020(5254)
2019(12421)
2018(12000)
2017(22637)
2016(11935)
2015(13936)
2014(13943)
2013(14062)
2012(13863)
2011(13193)
2010(13267)
2009(12117)
2008(11964)
2007(10362)
2006(9560)
2005(9020)
作者
(35113)
(29300)
(29130)
(27526)
(18895)
(13959)
(13495)
(11337)
(11304)
(10759)
(10123)
(10014)
(9417)
(9239)
(8960)
(8957)
(8760)
(8685)
(8489)
(8350)
(7580)
(7197)
(7014)
(6762)
(6626)
(6599)
(6524)
(6379)
(5945)
(5706)
学科
(63607)
经济(63554)
管理(30992)
(30402)
方法(24603)
数学(22449)
数学方法(22360)
(21845)
企业(21845)
中国(21430)
地方(20704)
(16403)
业经(12942)
(12087)
农业(11589)
地方经济(11522)
(11298)
贸易(11287)
(10945)
金融(10945)
(10863)
(10789)
(10578)
图书(10357)
(10063)
银行(10053)
(9852)
书馆(9848)
图书馆(9848)
(9614)
机构
大学(175942)
学院(172207)
(76632)
经济(75146)
管理(65614)
研究(64030)
理学(54625)
理学院(53886)
管理学(53208)
管理学院(52829)
中国(50493)
(41159)
科学(36109)
(35418)
(31875)
中心(29832)
研究所(28341)
北京(27387)
(27356)
(27273)
财经(27044)
(26072)
师范(25868)
(24647)
经济学(23866)
(23364)
(22917)
业大(22697)
图书(21908)
经济学院(21527)
基金
项目(108775)
科学(85930)
研究(83577)
基金(78150)
(66262)
国家(65646)
科学基金(56699)
社会(54571)
社会科(51900)
社会科学(51893)
(41359)
基金项目(41129)
教育(37231)
编号(35390)
(35225)
自然(33224)
自然科(32455)
自然科学(32452)
资助(31944)
自然科学基金(31876)
成果(30626)
(29317)
发展(24341)
重点(24271)
(24249)
(23931)
课题(23791)
国家社会(22810)
(22206)
项目编号(21931)
期刊
(90614)
经济(90614)
研究(57465)
中国(41165)
图书(29414)
学报(26115)
(25857)
(24976)
管理(23871)
书馆(23664)
图书馆(23664)
科学(22147)
(21231)
金融(21231)
教育(20252)
大学(20144)
农业(17266)
学学(16673)
经济研究(15368)
业经(15286)
技术(14656)
财经(13978)
(12056)
问题(11954)
(11227)
论坛(11227)
(10780)
国际(9600)
(9382)
世界(9319)
共检索到295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单红彬  
随着社会的进步,图书馆事业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一幢幢或是陈旧或是壮丽的馆舍建筑,尤如这发展历程上的一座座里程碑,在无声地告诉人们这一历程的曲折和艰辛。100年来,从江南图书馆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从国立中央图书馆到国立南京图书馆,直到今天蜚声海内外的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馆舍建筑伴随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变易更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铁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创建实施是从馆舍建设开始的,在清末各省巡抚向朝廷奏请的《建修图书馆奏折》中反映了当时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舍建设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馆舍变迁、馆名更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创建、困顿、停滞与发展的百年历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雷  
围绕现代化馆舍模式及标志性建筑等问题,通过几个新馆建筑设计的实例,论述怎样才能建成一座现代化图书馆馆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索传军  
本文根据未来电子图书馆的功能特点,对其馆舍的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即未来电子图书馆从建筑上说应是5A级的智能大厦。从内部构成上看,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从功能和组织形式上看,它是一个现代化的信息中介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因而,在未来新图书馆设计时,要有较大的灵活性,为未来的发展预留较大的余地,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具有广泛的开放性,要满足多层、多类用户的文化和信息需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探讨了这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环境对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规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学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输出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认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但社会环境制约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50—1977年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仍较为缓慢,1978年至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图书馆学教育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探讨了这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环境对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规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学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输出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认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但社会环境制约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50—1977年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仍较为缓慢,1978年至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图书馆学教育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也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图书馆事业要有新的使命、新的目标和新的担当。科研教育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用户对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新需求,都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发展动力。图书馆事业发展也正在孕育新的生机和活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也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图书馆事业要有新的使命、新的目标和新的担当。科研教育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用户对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新需求,都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发展动力。图书馆事业发展也正在孕育新的生机和活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历史目前可以追溯至1922年,2022年正好是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百年华诞。文章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重点对国内外相关中英文档案进行考辨、梳理,回顾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程,由此总结出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发展形成的精神内涵:人文与技术并重;倡导学科交叉;研究、教学、服务三者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立足中国,胸怀世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宗忠  
本文主要对中国新型图书馆事业百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探讨了藏书楼转变为现代图书馆的时代背景、中国新型图书馆事业 1 0 0年的发展过程与变化、基本经验、未来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宗忠  
本文主要对中国新型图书馆事业百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探讨了藏书楼转变为现代图书馆的时代背景、中国新型图书馆事业 1 0 0年的发展过程与变化、基本经验、未来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宗忠  
本文主要对中国新型图书馆事业百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探讨了藏书楼转变为现代图书馆的时代背景 ,中国新型图书馆事业 1 0 0年的发展过程与变化、基本经验、未来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勇  
百年庆典活动回首百年历程 ,总结图书馆发展经验 ,发起 2 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 ,倡导以人为本 ,消除数字鸿沟 ,关心弱者 ,走近平民 ,平等服务 ,从而建立起一种全社会信息保障和信息公平的制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大镛  
本文从现代化公共图书馆的特征和功能出发,对馆舍的建筑、结构、环境、设备等方面作了简要的阐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曹志梅  
旧馆舍的空间改造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旧馆舍空间重组的理念应为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空间利用、体现舒适享受。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对现有空间进行充分挖掘,包括调整书刊存放,释放馆舍可用物理空间;延伸服务节点,扩大无形空间。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对新型空间进行巧置重组,如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增设个性需求空间、突出技术体验空间、美化视角感观空间。高校图书馆在对空间重组时应注意:制订规划,争取学校经费支持;软件与硬件环境需相应配套;空间需灵活、留有余地,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