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3)
2023(17887)
2022(14983)
2021(13920)
2020(11318)
2019(25715)
2018(25535)
2017(46085)
2016(25602)
2015(29331)
2014(29208)
2013(28394)
2012(26791)
2011(24802)
2010(24834)
2009(22904)
2008(22904)
2007(20459)
2006(18547)
2005(17627)
作者
(74960)
(61799)
(61727)
(58931)
(39869)
(29942)
(28289)
(23940)
(23916)
(22768)
(21299)
(21166)
(20120)
(19980)
(19603)
(19216)
(18482)
(18430)
(18245)
(18192)
(15886)
(15387)
(15146)
(14437)
(14280)
(13981)
(13958)
(13938)
(12841)
(12524)
学科
(102978)
经济(102862)
管理(67281)
(60927)
(47978)
企业(47978)
中国(37312)
方法(35127)
(30164)
数学(29077)
数学方法(28622)
地方(26089)
业经(24642)
(24579)
(23867)
(21762)
贸易(21742)
(21100)
(21086)
农业(20105)
(18812)
银行(18766)
理论(18670)
(18217)
(18199)
金融(18197)
(16942)
(16445)
环境(15985)
教育(15296)
机构
大学(360200)
学院(358016)
(142564)
经济(139276)
研究(134218)
管理(124424)
中国(104471)
理学(103392)
理学院(101987)
管理学(99883)
管理学院(99192)
科学(82230)
(80683)
(69986)
(67465)
研究所(62843)
(62618)
中心(60584)
(58781)
(53676)
师范(53081)
北京(52124)
财经(51424)
业大(50588)
农业(48866)
(48616)
(47811)
(46633)
经济学(43806)
师范大学(42380)
基金
项目(225442)
科学(174767)
研究(168500)
基金(158931)
(139919)
国家(138713)
科学基金(116184)
社会(104009)
社会科(98286)
社会科学(98264)
(87556)
基金项目(81928)
教育(78720)
(74535)
自然(72548)
编号(71248)
自然科(70853)
自然科学(70833)
自然科学基金(69568)
资助(65731)
成果(61371)
(53085)
重点(52190)
课题(50564)
(49137)
(45947)
国家社会(43236)
项目编号(43085)
创新(43052)
科研(42550)
期刊
(174263)
经济(174263)
研究(115469)
中国(88385)
学报(61306)
(59240)
教育(54658)
科学(53244)
(52682)
管理(50399)
大学(45874)
学学(40792)
农业(40524)
(37593)
金融(37593)
图书(36909)
技术(33084)
书馆(28681)
图书馆(28681)
经济研究(28314)
业经(27833)
财经(25802)
(23015)
(22621)
问题(22146)
(20897)
(19939)
论坛(19939)
国际(19666)
世界(18666)
共检索到594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笛庐  
由广东图书馆学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主题论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图书馆专业化发展之路”是首届图书馆“双三角”主题论坛,旨在搭建平台实现珠三角、长三角图书馆事业的交流互鉴,分享两地的专业化探索经验。文章以双三角地区图书馆的创新实践为核,分析专业化的内涵、主体与路径,探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采编图灵、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和浙江图书馆的行业云平台之于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蔡菲  
通过对城市化特性及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文化问题的分析 ,提出图书馆应适应城市化发展 ,在实现新世纪文化事业建设目标 ,在“走向城市化、培养城市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方向明  刘亚雄  唐凤  
通过对"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调研,剖析该联盟的发展现状、已有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展较好的联盟经验,提出要政府大力主导,高校图书馆联盟主动作为,社会多方面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把该联盟建设成为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高水平的、具有标杆性的跨省市高校图书馆联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磊  
立足于现实问题导向,介绍了珠三角九大城市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对各个城市的图书馆馆舍规模、馆藏数量、购书经费、工作人员队伍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阐述和比较,指出珠三角城市之间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亚  张久珍  
本文系统梳理了2023年第三届中国图书馆馆长高级论坛暨图书馆学系主任与馆长对话论坛二十一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1)关于专业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职业精神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图书馆学核心知识是图书馆综合业务能力最重要的基础,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整合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与其他相关能力。(2)关于图书馆专业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核心是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人才专业化面临现实困境,制度建设与继续教育是提升图书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路径。(3)面对学科知识体系能否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社会发展需要、商业逻辑对专业价值的侵袭等挑战和问题,与会者提出了可能的破解之道:回应国家、时代和社会需求,走专业化、内涵式发展之路;教育界与实践界合作共进;宣传展现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社会价值与专业性。参考文献5。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蒋伏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东来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47年设立,作为应用文科始终重视社会问题与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20年,中国的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与中国社会相伴生的文化现象与标识,也为图书馆学科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张久珍教授倡议发起并主办"中国图书馆馆长高级论坛"系列活动,努力搭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推出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创新成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超   王惠君   陈军   李浩   王建涛   宋丽屏  
陈超指出,到“十四五”中期,上海图书馆基本建成世界级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并加快向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转型。未来将致力于创新驱动转型,以战略引领实践,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基于优势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图情新发展格局。王惠君指出,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面临着来自新技术、多元需求、文化供给、社会变革等多方面的挑战;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必须:重塑专业精神,打造专业队伍,开展专业服务,实现专业价值。陈军与李浩指出,南京图书馆在四个方面开展图书馆专业化工作:一是以馆员素养专业化为基础,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二是以专业化活动和工作品牌打造为抓手,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美誉度。三是以制度建设规范化为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四是以馆际交流体系化为支撑,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王建涛指出,图书馆专业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图书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专业化能力:一是明确图书馆专业化职能;二是廓清图书馆业务外包的边界;三是强化图书馆职业专业化建设;四是提升图书馆员专业化能力;五是推进图书馆相关研究与实践有效衔接。宋丽屏指出,香港公共图书馆致力于提供专业且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和提供多元化馆藏;通过持续专业进修提高馆员工作能力,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潜能,进而提升工作绩效,实现图书馆服务永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红梅  吴荇  
长三角地区因地域、历史、人文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在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主要经历了自建图书室与农村图书流通站相结合、乡镇图书馆发展、新型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3个时期。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结合,给新时代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和建  云云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公共图书馆建立阅读推广联盟,对提高长三角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调研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建设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现状,针对长三角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扩增联盟数量,促进联盟均衡发展;丰富内容形式,增强活动连续性;完善信息平台,调动参与积极性;健全管理体系,发展多方合作;提高服务对象针对性,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辉  张亦弛  李平星  陈江龙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湖关系出现复杂而多元的变化,给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挑战。从优化城市发展与湖泊保护的关系视角出发,在开展城湖共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的合肥—巢湖为研究对象,构建城湖共生评价指标体系,引入Lotka-Volterra模型识别合肥—巢湖的城湖共生模式,采用共生协调度模型测度合肥—巢湖的城湖共生水平。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城市子系统呈稳定上升趋势,各项指标由差异较大逐渐向均衡发展转变,但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下一步要加强转型升级和绿色创新。(2)研究期内湖泊子系统呈波动上升趋势,且2014年后趋势放缓;水生态环境相比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安全提升明显,但三者近年来增速都放缓,近期要强化巢湖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3)合肥与巢湖已进入城湖互利共生早期阶段,但共生协调度水平较低,需加强城湖联动、城湖互融,实现合肥与巢湖的高水平共生。合肥—巢湖的城湖关系研究为长三角地区其他城湖系统的共生关系识别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超   王惠君   陈军   李浩   王建涛   宋丽屏  
陈超指出,到“十四五”中期,上海图书馆基本建成世界级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并加快向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转型。未来将致力于创新驱动转型,以战略引领实践,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基于优势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图情新发展格局。王惠君指出,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面临着来自新技术、多元需求、文化供给、社会变革等多方面的挑战;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必须:重塑专业精神,打造专业队伍,开展专业服务,实现专业价值。陈军与李浩指出,南京图书馆在四个方面开展图书馆专业化工作:一是以馆员素养专业化为基础,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二是以专业化活动和工作品牌打造为抓手,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美誉度。三是以制度建设规范化为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四是以馆际交流体系化为支撑,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王建涛指出,图书馆专业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图书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专业化能力:一是要明确图书馆专业化职能;二是廓清图书馆业务外包的边界;三是强化图书馆职业专业化建设;四是提升图书馆员专业化能力;五是推进图书馆相关研究与实践有效衔接。宋丽屏指出,香港公共图书馆致力于提供专业且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和提供多元化馆藏;通过持续专业进修提高馆员工作能力,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潜能,进而提升工作绩效,实现图书馆服务永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  孙伟  刘崇刚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各城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入,系统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平的空间优化准则。同时,重点梳理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及三省一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行动计划等落实情况,分析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