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6)
- 2023(3105)
- 2022(2669)
- 2021(2421)
- 2020(1843)
- 2019(4277)
- 2018(4166)
- 2017(7833)
- 2016(4179)
- 2015(4545)
- 2014(4531)
- 2013(4565)
- 2012(4345)
- 2011(4240)
- 2010(4103)
- 2009(3613)
- 2008(3446)
- 2007(2883)
- 2006(2946)
- 2005(2707)
- 学科
- 济(17338)
- 经济(17320)
- 图书(10030)
- 书馆(9548)
- 图书馆(9548)
- 中国(9471)
- 管理(8868)
- 地方(8315)
- 城市(6134)
- 工作(5899)
- 学(5581)
- 方法(4934)
- 数学(4588)
- 数学方法(4524)
- 业(4456)
- 城市经济(4408)
- 环境(3749)
- 读者(3698)
- 地方经济(3601)
- 发(3467)
- 农(3089)
- 和(2941)
- 业经(2784)
- 方城(2633)
- 化(2631)
- 企(2511)
- 企业(2511)
- 络(2496)
- 网络(2494)
- 资源(2388)
- 机构
- 大学(61504)
- 学院(56073)
- 管理(21311)
- 研究(20853)
- 图书(19601)
- 济(19439)
- 书馆(19146)
- 图书馆(19140)
- 经济(18590)
- 理学(17490)
- 理学院(17078)
- 管理学(16706)
- 管理学院(16549)
- 科学(14310)
- 中国(14119)
- 京(14074)
- 范(11786)
- 师范(11731)
- 江(9732)
- 师范大学(9712)
- 所(9702)
- 中心(9478)
- 州(9115)
- 研究所(8980)
- 北京(8487)
- 大学图书馆(8437)
- 院(8146)
- 业大(7549)
- 财(7522)
- 农(6965)
- 基金
- 项目(41302)
- 科学(32826)
- 基金(30521)
- 研究(29304)
- 家(26640)
- 国家(26492)
- 科学基金(23291)
- 社会(19876)
- 社会科(18970)
- 社会科学(18965)
- 基金项目(17496)
- 省(14964)
- 自然(14718)
- 自然科(14425)
- 自然科学(14424)
- 自然科学基金(14112)
- 划(13290)
- 编号(12915)
- 教育(11728)
- 成果(11091)
- 资助(10428)
- 发(9029)
- 一(8934)
- 重点(8765)
- 国家社会(8761)
- 项目编号(8300)
- 部(8009)
- 创(7743)
- 科研(7447)
- 课题(7416)
共检索到9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鲍甬婵
"第三空间"理论兴起并成功践行,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提法成了共识,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表现在:既是城市的文化场所,又是城市休闲所在,应从多方面倾力打造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馆 第三空间 城市文化 城市休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史艳芬
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理论和实践近年来在国内外图书馆界受到普遍关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理念而打造的社区图书馆全新服务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图书馆空间建设已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转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以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空间建设为依托,从构建策略、空间规划、服务模式等角度,探讨以德国文化为特色的第三空间创新服务研究,打造图书馆国际文化交流与展示的第三空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牛红艳
自由、宽松、便利的第三空间已广受人们的欢迎。图书馆界正在兴起"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运动,营造图书馆的"第三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结合实际情况为广大市民提供休息、交流、学习的平等互利的共享空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体现了"让人人享受文化"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高小军
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理由与价值,并分别从成为地区或社区中心,实现空间再造,促进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应进行的理念与实践变革。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第三空间 公共空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本文中提出第三代图书馆的概念,认为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中心,第二代图书馆突出开放借阅,第三代图书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可接近性、开放性、生态环境和资源融合,并致力于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注重多元素养和激发社群活力。
关键词:
第三代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 知识共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洁纯 许鑫
“第三空间”理论为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场景构建和服务模式等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但仍存在问题亟须解决,而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对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使元宇宙建构的虚拟空间也能发挥场所作用。文章总结元宇宙蕴含自由、平等、个性化、多元化、社交属性、展示自我的“第三空间”理念,变革原有不彻底、不成熟、不够人性化的建设思路,增强人本意识;提出利用元宇宙技术重塑参考咨询服务、教育体验、内容生产、数据保护和社交五大图书馆“第三空间”场景,充分发挥技术的力量;探讨当元宇宙成为真正的“第三空间”时,实现元宇宙图书馆的两种方案。
关键词:
元宇宙 第三空间 图书馆 虚拟空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琼 杨九龙
空间转型特别是向第三空间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创新服务。通过调查用户对新服务功能的认可情况,认为公共图书馆需转变馆内布局,营造交流空间,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服务,并实现空间服务的相互融合。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洪芳林 龚蛟腾
[目的/意义]城市图书馆是公共文化空间治理的基本单元,其角色定位指引着图书馆新馆建设与改扩建行动方向及其空间价值的社会化表达。[研究设计/方法]采用质性文本分析、演绎归纳、文献与网络调查等方法,从政策安排、实践需要和公众期待三个维度考察城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角色定位。[结论/发现]国家文化治理政策指向城市图书馆从“参与者”转向“主导者”、由“用户中心”趋于“社会介入”“人民中心”与“高质量发展”并重。行业实践需要城市图书馆成为城市公共“正义空间”的建构者、“韧性空间”的培育者与“发展空间”的提供者。社会公众期待城市图书馆提供情绪疗愈、泛在互联和全纳融合的公共文化空间样态。为全面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城市图书馆应该以品牌建设凝练空间价值融合体系、以机理革新完善空间协同治理框架和以数实融合重塑空间文化场景样态。[创新/价值]从国家公共文化空间视角考察和明晰了城市图书馆空间建设与服务的行动路向,为空间变革提供多维审视框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廖小梅
新世纪新馆建设浪潮中,图书馆的重大变革还表现在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所建构的社会公共空间的崛起,以及读者对这个空间的认同所带来的图书馆读者群体的多元化和广泛化。当然,这种变革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社会进步对人的文化素质的高要求以及教育大众化和学历教育的普及所培养的群众文化群体的形成。
关键词:
城市图书馆 新馆 社会空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修义
本文根据对图书馆历史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逻辑考察,从知识的角度提出了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检索与建设问题,并就图书馆领域的观念更新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
关键词:
图书馆,文献知识学,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丽 刘金涛 黄煜 石琳琳
2018年10月22日-24日,第三届"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的大学图书馆馆长,以及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图情杂志社的专家共60余人出席论坛,围绕大学图书馆组织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机制、空间再造的整合与利用等主题展开研讨,共同探索新时代大学图书馆的重塑之道。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组织转型 资源共享 空间再造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茂生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对文献的定义是:记录有一切知识的载体。从我国现存最早殷墟甲骨算起,我国文献发展历史至今已有3500多年。文献历来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保存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的手段。文献发展变化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次文献转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学贤 杨曰建
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是由与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及其相关利益机构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一方组织实施的,由于第三方的独立性、客观性、公平性和专业性,其评估结果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服务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的含义和意义,分析了第三方评估中参与者的角色和第三方评估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方评估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第三方评估 评估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金胜勇 宋国栋
图书馆发展阶段的划分应以图书馆社会功能的转变作为依据。第三代图书馆是社会的信息中心,Z以主动服务来体现作为“知识喷泉"的社会功能。图书馆开展主动服务的基础是实行“一馆两业".因此,“一馆两业”应该成为第三代图书馆的标志之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通过回顾图书馆学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冲突,指出了图书馆学人文精神发展的困境,认为第三种文化可以为图书馆学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提供新的契机。
关键词:
图书馆学 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 第三种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