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9)
2023(8434)
2022(7076)
2021(6867)
2020(5708)
2019(13449)
2018(13789)
2017(25735)
2016(13805)
2015(15925)
2014(16259)
2013(15406)
2012(14085)
2011(12872)
2010(13182)
2009(11979)
2008(12253)
2007(11240)
2006(10218)
2005(8997)
作者
(39131)
(32207)
(32166)
(30776)
(20609)
(15389)
(14918)
(12470)
(12422)
(12128)
(11319)
(10874)
(10410)
(10219)
(10041)
(9741)
(9673)
(9524)
(9378)
(9366)
(8224)
(7922)
(7839)
(7544)
(7462)
(7316)
(7274)
(7153)
(6656)
(6340)
学科
(53375)
经济(53332)
管理(41256)
(33908)
(30153)
企业(30153)
方法(24517)
数学(20183)
数学方法(19618)
中国(15718)
理论(14378)
(13676)
业经(13574)
(13451)
(13284)
地方(11835)
图书(10901)
书馆(10347)
图书馆(10347)
(10252)
工作(9378)
(9079)
(8928)
财务(8870)
财务管理(8844)
农业(8768)
教学(8755)
企业财务(8354)
教育(8179)
(7714)
机构
大学(194040)
学院(192459)
管理(75024)
(66859)
经济(64882)
理学(62829)
理学院(62053)
管理学(60452)
管理学院(60064)
研究(57935)
中国(44818)
(42229)
科学(36994)
(33562)
(31770)
(29084)
师范(28854)
(28340)
中心(28313)
(27034)
北京(26606)
财经(25901)
业大(25708)
(25620)
研究所(25197)
图书(24808)
书馆(24036)
图书馆(24033)
技术(23573)
(23224)
基金
项目(122180)
科学(95323)
研究(93362)
基金(85249)
(73271)
国家(72656)
科学基金(63108)
社会(55780)
社会科(52679)
社会科学(52664)
(49363)
基金项目(44835)
教育(44596)
编号(42975)
(40614)
自然(40567)
自然科(39650)
自然科学(39640)
自然科学基金(38881)
成果(37209)
资助(34967)
课题(28395)
项目编号(27409)
重点(27246)
(25153)
(25145)
(24889)
(24012)
大学(23361)
创新(23090)
期刊
(78530)
经济(78530)
研究(54188)
中国(42962)
图书(34695)
教育(30395)
学报(29082)
(27948)
管理(27190)
书馆(26722)
图书馆(26722)
科学(23631)
(22891)
大学(21483)
技术(20345)
学学(17595)
农业(15425)
(14467)
金融(14467)
情报(13921)
业经(13460)
财经(12324)
(12204)
论坛(12204)
经济研究(11819)
(10622)
统计(10260)
职业(10242)
理论(9792)
问题(9571)
共检索到303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生辉  朱学芳  
从信息共享空间的视角推进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是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整合领域研究与实践概况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图书、档案、博物信息共享空间"(IC-LAM)的概念和内涵,按照层次化思想构建IC-LAM的理论模型,探讨IC-LAM的建设步骤、关键问题、实施策略等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树怀  盛兴军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其理论模型是以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它的内部构成主要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信息共享空间动力系统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和文化与精神等三大核心要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魏辅轶  周凤飞  
基于SECI模型构建一个KSIC模型,实现从知识管理概念到实体知识空间的转变,并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转化过程与特定的服务手段对应起来,通过四个知识空间实现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中的知识交流和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建  
提出了信息商品理论价格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经济意义和买方对信息商品价格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亚玲  郝欣  
在介绍国内外网格资源共享应用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了网格信息资源共享的层次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系统结构、实现功能,概括了模型的服务流程及特点,提出了网格资源共享的前景与趋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家真  
信息时代的产业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结构与文化内容基础结构的双轨上发展。目前 ,我国主要的文化资源收藏馆所还处在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 ,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这是内容基础结构建设的一大障碍。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三者的资源只有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为用户提供服务 ,才能够求得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3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任树怀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IC)实现目标和构成模型的基础上,指出IC规划与建设的步骤和实现方法。分别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3个组成部分,详述在规划与建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馆舍空间、硬件配置、资源建设、软件配置、虚拟环境建设、组织与管理、人员与培训和服务质量评价等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盛小平  
为促进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应用,探讨信息共享空间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模型。由于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具有相关性与互补性以及信息共享空间为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是可行的,但是面临来自于观念、技术、功能、内容、交互性等方面的障碍。利用模型方法设计面向代理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该模型把多代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电子化学习系统集成起来,能够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提供校园范围内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小风  张旭梅  沈娜利  
信息是影响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关键性因素。文章在对供应链知识共享决策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决策的三维信息空间理论模型,研究了供应链知识共享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合约在信息空间上的作用机制,并得出结论:影响决策的因素可以统一在信息空间上加以分析,合约的激励作用是通过合约触发信息维度变量,改变信息结构来得以实现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俐华  聂飞霞  
[目的/意义]针对数字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等问题,构建一种新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模型,以打破资源拥有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壁垒,改善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方法/过程]引入区块链联盟链技术,构建基于数字图书馆联盟链的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模型,对模型的基本结构、技术手段、功能需求、共享机制等内容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模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好的互操作性以及良好的运作效率等特点,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促进信息资源安全共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雷  孙振球  
指出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已成为图书馆界热门话题之一,从知识服务观念的角度阐述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KSIC)所具有的与传统型图书馆服务不同的新特性,提出通过信息共享空间开展知识服务所采取的几种运营模式。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魏辅轶  李静  
本文讨论了信息共享空间(IC)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IC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空间、技术和服务在图书馆社会化过程中逐步演变为情景、人文和协同的理论关系;并以此三个新要素为框架讨论了构建社会信息共享空间(SIC)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社会情境作为基本框架,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图书馆IC三个基本要素社会化的过程中从空间、技术和服务进化为情景、人文与协同,为图书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服务升级与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琳  
通过网络调研了香港地区8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基本状况,就其空间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和服务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就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吴涛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发展方兴未艾,并已引起了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学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关注,也对当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现有服务框架下图书馆对MOOC平台参与层次不深、MOOC平台自身真实体验感欠缺等问题,利用网真技术重构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并提出了网真课堂支持下的图书馆网真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剖析了MOOC环境下图书馆网真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若干指导性策略,以期为图书馆主动深入地参与MOOC平台建设与服务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栾兰  
信息共享空间是数字化时代为满足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之路。从明确其概念,分析其产生原因及特点和优势,阐述其服务模式等几个方面,详述IC在规划与建设时期的有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