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693)
- 2022(629)
- 2021(557)
- 2020(512)
- 2019(1279)
- 2018(1260)
- 2017(2569)
- 2016(1364)
- 2015(1662)
- 2014(1619)
- 2013(1680)
- 2012(1695)
- 2011(1538)
- 2010(1686)
- 2009(1570)
- 2008(1429)
- 2007(1182)
- 2006(1062)
- 2005(1025)
- 2004(930)
- 学科
- 济(5567)
- 经济(5557)
- 贸(3317)
- 贸易(3317)
- 易(3280)
- 融(2904)
- 金融(2904)
- 业(2887)
- 国际(2839)
- 管理(2615)
- 方法(2555)
- 世界(2516)
- 企(2313)
- 企业(2313)
- 数学(1855)
- 数学方法(1837)
- 出(1665)
- 银(1650)
- 银行(1650)
- 行(1618)
- 关系(1604)
- 中国(1439)
- 财(1412)
- 理论(1249)
- 国际贸易(1235)
- 技术(1191)
- 和(1081)
- 出口(1059)
- 出口贸易(1059)
- 口(1059)
- 机构
- 大学(19958)
- 学院(19175)
- 济(10287)
- 经济(10137)
- 研究(8025)
- 中国(6746)
- 管理(6677)
- 理学(5450)
- 理学院(5397)
- 管理学(5375)
- 管理学院(5340)
- 财(4667)
- 京(4367)
- 所(4015)
- 国际(3829)
- 研究所(3586)
- 财经(3542)
- 科学(3517)
- 中心(3386)
- 经济学(3298)
- 经(3259)
- 贸(3177)
- 经济学院(3020)
- 北京(2963)
- 院(2840)
- 财经大学(2694)
- 融(2617)
- 金融(2587)
- 上海(2558)
- 江(2474)
共检索到34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云华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依据R&D国际项目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给出了R&D国际项目的一个简单的管理框架,这一框架由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选择、项目评估和项目的日常管理四部分构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跨国公司相比一般东道国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就构成了其海外投资和全球竞争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趋势增强,其全球R&D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从而为跨国公司发挥技术优势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志强 杜两省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以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使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各地区自主R&D资本以及国际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以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为转换变量,测算了引发自主R&D能力和国际R&D技术吸收能力变化的基础设施的门限特征。检验结果验证了门限效应的存在,并表明各地区在大力发展和完善通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保庆
本文从服务贸易进口、FDI流入和积聚效应等方面扩展了CH模型,并以APEC17个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国内R&D、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得出了3个具有稳健性的一般性结论:(1)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积聚效应;(2)本国R&D资本存量有助于提升技术效率,但是能否促进技术进步则依赖于R&D投入强度;(3)通过服务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研究开发(R&D)人力资源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文章从研发人力资源总量、密度、经费、结构等方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研发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 人力资源 国际比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昌平 凌定成 刘小珊
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来探寻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的动因。通过把其动因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用两部分来进行探讨,找出对跨国公司R&D起内在作用的关键因素,为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R&D 国际化 动因 外部 内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燕 胡峰
国际R&D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R&D投资经营策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跨国公司国际R&D投资聚集化,即倾向于将其海外R&D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聚集的地方,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聚集经济。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某一地区对国际R&D投资的吸引力,但是一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 区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盛垒 祝影 杜德斌
从开放水平、税收政策及参与东道国科技计划等三个方面对外资R&D政策的国际比较表明,国际R&D政策按开放程度分为开放与保守并存型、积极鼓励型和高度开放型三种。与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税收减让等直接优惠手段不同,发达国家更多通过税收激励等间接优惠方式来吸引外资R&D。此外,从全球来看,在有限范围内对外资R&D开放本国科技计划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关键词:
跨国公司R&D 投资政策 国际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葛顺奇
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 (R& D)实行国际化战略。主要表现在 :跨国公司海外 R& D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海外 R& D支出在公司总 R& D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海外 R& D分支机构的专利日益增多。不同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 :国际生产周期理论 ;国际生产理论 ;技术增长理论与技术利用理论 ;分散与集中理论 ;辅助资产理论。跨国公司 R& D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多种动机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和影响投资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综合。最后 ,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竞争力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 R&...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R&D 国际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建华 李艳红
本文考察和比较了以跨国人口流动作为非嵌入式渠道与四种嵌入式渠道在国际R&D溢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移民作为一种非嵌入式渠道对国际R&D溢出地理范围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渠道对国际R&D溢出弹性的作用远大于贸易和FDI等嵌入式渠道的作用,而非嵌入式渠道与嵌入式渠道的交叉关系并没有一致性的结果。本文最后呼吁通过更为开放的人口流动政策促进国际R&D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团涛 曾德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的发展,R&D国际化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围绕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内涵、R&D国际化的动因、R&D国际化的影响、R&D国际化的演进模式、R&D国际化的实证研究等问题国内外理论界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研究,并且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
技术创新 R&D国际化 综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宏
R&D作为跨国公司的核心能力,以往主要集中在母公司。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R&D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布署R&D机构,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R&D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战略的背景、动因和特点的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及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R&D 跨国公司 战略 国际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海滨 廖进中
以往关于国际R&D溢出的研究大都忽略了制度因素的影响,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根据Coe和Helpman的国际R&D溢出模型,推导了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模型,采用全球60个国家1981-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市场化经济等五类制度对国际R&D溢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对于东道国的R&D溢出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制度质量较低的国家而言,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R&D溢出。因此,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或许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度 R&D溢出 生产率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培培
开展研发活动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石,本文从税收激励角度出发,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参照国家,分析各国R&D税收激励政策的具体措施,将其与我国R&D税收激励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比较,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扩大税收激励范围,形成普惠型税收激励机制;转变税收激励方式,形成全程税收扶持政策;弥补现有政策空白,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对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力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洋 王勇情
世界各国的会计实践表明 ,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外乎费用化、资本化和有“条件”的资本化三种情况。从技术层面来看 ,符合条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能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费用化 资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