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2)
- 2023(5211)
- 2022(4179)
- 2021(3990)
- 2020(2885)
- 2019(6725)
- 2018(6365)
- 2017(9887)
- 2016(6888)
- 2015(7839)
- 2014(8088)
- 2013(7200)
- 2012(6932)
- 2011(6435)
- 2010(6855)
- 2009(5937)
- 2008(5648)
- 2007(5264)
- 2006(4715)
- 2005(4495)
- 学科
- 教育(19207)
- 济(16361)
- 经济(16242)
- 管理(14554)
- 中国(12033)
- 业(11247)
- 企(9546)
- 企业(9546)
- 理论(8738)
- 教学(6715)
- 学(6622)
- 方法(5973)
- 农(5366)
- 财(4932)
- 贸(4908)
- 贸易(4899)
- 易(4825)
- 发(4710)
- 发展(4302)
- 业经(4257)
- 展(4180)
- 融(4113)
- 金融(4113)
- 研究(3975)
- 数学(3940)
- 技术(3930)
- 数学方法(3831)
- 世界(3592)
- 革(3444)
- 国际(3407)
- 机构
- 大学(93384)
- 学院(87289)
- 研究(33756)
- 教育(28234)
- 济(27738)
- 经济(26890)
- 管理(26797)
- 范(23406)
- 师范(23305)
- 理学(22773)
- 理学院(22393)
- 管理学(21896)
- 管理学院(21709)
- 京(21484)
- 师范大学(19573)
- 中国(19245)
- 科学(18091)
- 所(16376)
- 研究所(14757)
- 北京(14549)
- 财(14249)
- 江(14243)
- 中心(13814)
- 职业(13352)
- 技术(13238)
- 院(12093)
- 州(11314)
- 教育学(10989)
- 财经(10915)
- 农(9997)
- 基金
- 项目(51378)
- 研究(46649)
- 科学(42096)
- 基金(33593)
- 教育(30696)
- 家(27744)
- 国家(27365)
- 社会(27075)
- 社会科(25247)
- 社会科学(25241)
- 科学基金(22843)
- 编号(21832)
- 成果(21598)
- 省(20702)
- 划(19870)
- 课题(18861)
- 基金项目(16435)
- 年(16137)
- 规划(14035)
- 部(13695)
- 资助(13381)
- 项目编号(13231)
- 重点(13211)
- 性(13119)
- 教育部(12688)
- 自然(12313)
- 发(12064)
- 自然科(12015)
- 自然科学(12011)
- 度(11926)
共检索到148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乐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是一家教育领域非政府、专业性、全球性国际组织。INQAAHE自成立以来,会员数量快速增长,积极开展了信息交流、人员专业发展、规范引领和多方协作等方面的活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教育质量保障能力的提升。本文对我国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及承担INQAAHE活动提供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梦泉 唐振福 杜志峰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QAAHE)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美、英、日、澳、中等国的250余个活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质量保障、评估机构加入该组织,其中正式成员170余个。INQAAHE收集当前通行和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信息,通过两年一次的双年会以及会员论坛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运超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与保障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特征主要包括生成过程的非连续性、生成要素的主体间性、生成规格的不确定性、生成结果的难检测性。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机制包括价值、链接、评价三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须防止工业化生产模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成系统的过度影响,应更加突出人员素质及其培育的特殊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权。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生成特征 质量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建华
远程高等教育的自身特性决定着要保障质量就必须有相应的措施。美、英等国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其核心是质量认证制度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借鉴美、英等国的经验,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国际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证,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
远程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比较 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丹凤
2009年3月30日至4月2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INQAAHE)在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同康 吴新林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QAAHE)第八次双年会,于2005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召开。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组织简介及会议概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成立于1991年,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保障和改进,负责收集和发布当前通行和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信息,并通过信息共享达到以下目的:(1)促进和推广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改进方面好的做法。(2)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湘萍 周作宇 梁显平
增值评价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研究,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与简要评论。研究发现,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发展理论为增值评价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增值评价的关键指标,如何界定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自陈式量表与标准化测试是增值评价数据获得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美国高教评估界,这两种途径可以说势均力敌,各有千秋。增值评价结果受统计模型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多水平分析模型在诸多统计分析方法中具有一定优势。最后,本文尝试提出突破方法,从而提高增值评价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可行性。
关键词:
增值评价 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 学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永建
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以问责为基础的质量保障和以发展为基础的质量提高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冲突乃至对立的关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并非截然对立,两者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只有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的优势,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佳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琴
在2016年"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外部教育质量保障框架设计、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工具与手段、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内部质量保障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内外部质量保障的联结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文摘要综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部质量保障 就业 质量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波 刘潇华 张亮亮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政府、社会和高校等相关主体运用质量监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估等手段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经历了质量保障初始时期、质量失控时期、质量保障恢复重建时期、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时期、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时期五个阶段。总体而言,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研究的理论深度有限;政府的质量保障作用突出,但社会和高校的作用发挥不够;本科质量保障的重点地位已经确立,但实施成效不容乐观;高度重视评估评价的作用,但缺乏多种质量保障手段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发展 评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李芬
监测评估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信息,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四大特征:常态监测教育教学过程;用数据说话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从制度建设、遵循原则、制定指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监测评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伟
博洛尼亚进程有力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英国积极参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在质量保障方面与其保持高度一致,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趋同发展。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发现,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包含科研评估、教学评估和机构审核,兼具质量改进与问责的双重功能,且表现出竞争导向、风险为本的市场问责发展趋势。在脱欧背景下,英格兰新成立的学生办公室也是高等教育国家干预与市场问责的进一步结合,并非英国的"求异"发展。英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机制面临着机构多样性与标准相似性的张力,并将受到消费者"众口难调"质量观的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苏永建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带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型特征。行政动员和项目制是政府应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经过长期实践,政府的行政动员和项目制互为表里,相互作用,逐渐定型为一种以政府行政权力为核心,以频繁的指令性要求为驱动力量,以繁杂的质量保障项目为载体,以评估作为合法化路径的一元化的技术治理格局。这种质量保障方式内生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和行政体制,是为"体制化的技术治理"。社会转型期的大学制度是体制化的技术治理得以产生和运作的制度根源。从大学制度入手进行深层次和整体性变革是持续提高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水云
斯普林格出版社2016年出版本书描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对大学变革的影响。它首先描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分别详细讨论了在机构和学科层面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QAUE)和学科评估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外部质量评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