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4)
2023(10070)
2022(8488)
2021(7910)
2020(6285)
2019(14605)
2018(14344)
2017(25417)
2016(15023)
2015(16831)
2014(16892)
2013(16076)
2012(15586)
2011(14467)
2010(15082)
2009(13599)
2008(13142)
2007(12055)
2006(10992)
2005(10406)
作者
(42266)
(35060)
(34971)
(33420)
(22423)
(17033)
(16135)
(13843)
(13678)
(12787)
(12021)
(11857)
(11397)
(11386)
(11121)
(11035)
(10534)
(10389)
(10218)
(9978)
(9363)
(8864)
(8513)
(8229)
(8116)
(8050)
(7864)
(7817)
(7333)
(7287)
学科
(57003)
经济(56948)
管理(32334)
(28249)
中国(24777)
地方(21433)
(20220)
企业(20220)
教育(20165)
(17620)
方法(15350)
(14487)
业经(13959)
(12628)
农业(12105)
数学(11980)
(11964)
理论(11811)
数学方法(11805)
(11770)
金融(11768)
地方经济(11442)
(10873)
贸易(10860)
(10413)
(10348)
银行(10327)
(10193)
(9990)
技术(9896)
机构
大学(203617)
学院(202154)
研究(82556)
(75593)
经济(73495)
管理(66661)
中国(56946)
理学(54960)
理学院(54042)
管理学(52974)
管理学院(52562)
科学(50230)
(47398)
(43385)
(39597)
师范(39310)
研究所(39150)
(36399)
中心(35567)
(34353)
教育(34333)
(33536)
师范大学(32113)
北京(31682)
(29941)
(27649)
业大(27332)
财经(26830)
农业(26679)
技术(25939)
基金
项目(125900)
科学(99438)
研究(99132)
基金(85555)
(74546)
国家(73763)
科学基金(61248)
社会(59320)
社会科(55961)
社会科学(55947)
(52149)
教育(51255)
(45302)
基金项目(44438)
编号(42293)
成果(37985)
自然(37170)
自然科(36299)
自然科学(36292)
自然科学基金(35580)
资助(34328)
课题(34213)
(33940)
重点(30324)
(28326)
(27922)
发展(27355)
(26872)
(26056)
规划(25753)
期刊
(98518)
经济(98518)
研究(75004)
中国(57175)
教育(55027)
(32856)
学报(30133)
科学(28406)
(26313)
管理(26083)
大学(23360)
农业(23048)
(20504)
金融(20504)
技术(20442)
学学(20208)
业经(16090)
经济研究(14669)
职业(13823)
(12864)
财经(12784)
问题(12710)
国际(11945)
(11738)
(11688)
论坛(11688)
(11289)
图书(11164)
(11076)
世界(10280)
共检索到34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浦虹  李保玉  
国际非政府组织泛指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它除了具有NGO所有的特性外,还应具备国际性,主要表现为组织人员构成的国际性、组织服务范围的国际性与组织经费来源和使用的国际性。总体上来看,国际非政府组织进入云南开展教育发展援助项目经历了萌芽期、停滞期、复苏期和迅发期4个时期。2010年到2015年的6年期间共有64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16个州、市的93个县、区,累计开展313项教育发展援助项目。其项目在组织、性质、内容和地域四大方面具有不同的布局形式,呈现出灵活性、广泛性、非均衡性和复杂性的运作特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花俊国  朱香荣  殷成文  
中国乳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绩效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了中国乳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中国乳品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都不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乳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成长期;二是一直以来中国对乳业发展缺乏合理布局。为此,笔者认为,中国的乳品加工业应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做大做强品牌企业,既保证品牌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垄断势力,又保持产业适度竞争的态势,形成以高集中寡头垄断为主导的产业集中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梁斐雯  陈方  
区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以交通作为支撑,合理的旅游交通网络布局能够快速集散客流并提高游客满意度。在分析旅游交通网络内涵的基础上,以云南省为例,对其旅游交通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现有航空、公路及铁路三种旅游交通网络的空间布局特征。从行程距离、时间和费用三个方面分别对云南省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旭煜  李严锋  
本文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当前云南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证明在这个框架下,云南省的产业发展必须既要做到采取强势的不均衡增长,因为要使各个产业都一起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必须优先发展资源效率高的产业;又要做到不均衡中求均衡,进行产业补短,发展一些落后产业,使它们避免成为未来的瓶颈产业。同时本文也对云南省现存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借鉴佩鲁的“增长极理论①”和威廉森的“倒U型理论②”来证明采用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模式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培育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总体上仍呈现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基本状况。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如何进行最优空间布局?有无路径可寻?有何经验借鉴?文化产业空间协调模式如何设计与执行?这些问题成为诸多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共同面临难题。对此,陈国生教授较早就曾提出过"区域协调共进论",并在近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文化产业园区设计中进一步将"区域协调"阐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莉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空间布局结构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反映了高校的空间分布和资源配置状况,并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高校成立至今,国际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结构经历了从自然演进、点状聚集向多元发展的演变,主要采取政府推动、一体化发展、均衡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等策略。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应注重国际化视野下发展理念的更新、政府的主体推动及多元化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瑞  
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形成与演进,深受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以及国家重大战略调整的影响,既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明显的国情特点。随着中央与地方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交叉布局以及政府与市场力量的交互作用,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因素更加复杂,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难度更大。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力量和制度活力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演进的决定性力量,以及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在价值、形态等层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需要有新认识、新思路和新举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晶晶  
区域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联系紧密,区域发展战略是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始动力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布局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色的要求,建议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应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体引领,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契机,形成区域内"一盘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服务属性、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各级政府与学校要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形成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昭庆  袁媛  董云峰  李梁  张晓娇  董晓波  
【目的】探析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云南省粮食安全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云南省129个县(市、区)2000—2020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重心模型等测度指标,探讨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演变路径以及重心迁移轨迹。【结果】在时间上,云南省2020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2000年增长29.16%,云南省粮食生产高产量、中等产量和低产量区域分别呈现出扩张、略微上升和缩减态势。在空间上,云南省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差异逐渐扩大;2012年以后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且保持稳定态势;云南省前40个产粮大县决定了全省粮食生产布局,但生产专业化趋势并不显著;云南省粮食生产呈块状集中分布,以滇东集聚、滇南和滇西北稳产最为显著;云南省粮食生产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迁移,迁移速度不断变缓;宣威市、镇雄县、会泽县、罗平县、广南县和砚山县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在专业化上都具有优势,是云南省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结论】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差异明显,其空间演变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种植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合理优化粮食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长效机制,是优化云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世茂  
面临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基地转移的机遇,面对现有工业基地分散和产业结构不完全合理的实际状况,适逢国家宏观调控和土地政策的进一步紧缩,南京的工业将如何走?文章分析了南京工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南京工业用地需求与供应关系,提出南京工业发展的思路和空间分布对策,并对适应南京生态环境、生产质量等要求提出了发展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庆珍  
杭州图书馆以其新颖的服务理念闻名于业界,文章以杭州图书馆为例,介绍其空间布局和服务模式,阐述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顺应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为社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鹭  王淑芬  
北京城城址几经移动,城市位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北京城市的生长与变化也不可避免。建国以来,对现代北京城市的位置定位与选择,进行了多次探讨与激烈论争。在论争中形成的诸多城市定位方案,既是今天城市发展的重要参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历史局限性。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北京城市今后位置的迁移与选择进行探讨,从超越城市本身的宏观空间角度对新的城市位置进行思考。从生态屏障的角度来看,北京城市的位置不应当向西北部移动,而应当向东南部移动。同时要严格保护北京城市的西北农田、森林和城市水源地,形成城市与西部山区间的缓冲地带,使北京城市的发展对西北部山区生态屏障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负面扰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刘洋  伦闰琪  张烁  
[目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了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晖  
面临新时代新的发展要求,海南要利用好政策红利,整合自身资源,破除经济发展梗阻,加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要不断调整优化园区发展,与高端、绿色、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同时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湘考察,要求湖南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湖南提出加快实施"一带一部"发展战略,并将之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