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6)
2023(4165)
2022(3574)
2021(3430)
2020(3008)
2019(6911)
2018(6942)
2017(14284)
2016(7237)
2015(8496)
2014(8268)
2013(8097)
2012(7929)
2011(6989)
2010(7200)
2009(6806)
2008(6971)
2007(6381)
2006(5873)
2005(5646)
作者
(20459)
(16639)
(16439)
(15881)
(10821)
(8038)
(7886)
(6481)
(6268)
(6189)
(5772)
(5640)
(5512)
(5331)
(5195)
(5095)
(5007)
(4983)
(4834)
(4558)
(4338)
(4127)
(3985)
(3866)
(3843)
(3821)
(3804)
(3673)
(3301)
(3293)
学科
(24594)
经济(24559)
管理(23200)
(21895)
(20234)
企业(20234)
(18414)
银行(18269)
(16978)
(15591)
(12126)
金融(12126)
(12017)
方法(11725)
业务(9896)
(9589)
制度(9585)
数学(9339)
数学方法(9254)
(9214)
财务(9200)
财务管理(9172)
企业财务(8942)
银行制(8548)
中国(6779)
(6778)
(6494)
贸易(6486)
(6370)
体制(6303)
机构
大学(100208)
学院(96963)
(41594)
经济(40661)
管理(39399)
中国(37482)
研究(33778)
理学(31499)
理学院(31212)
管理学(30958)
管理学院(30750)
(25210)
(22598)
(21902)
银行(21638)
(20061)
财经(18925)
中心(18271)
(17240)
(16981)
科学(16585)
(15505)
(14828)
研究所(14739)
金融(14570)
北京(14441)
财经大学(14425)
(14057)
(13467)
人民(12974)
基金
项目(56110)
科学(43913)
研究(42763)
基金(42225)
(36023)
国家(35763)
科学基金(30889)
社会(27004)
社会科(25761)
社会科学(25752)
基金项目(21851)
自然(19356)
(19182)
自然科(18905)
自然科学(18902)
教育(18750)
自然科学基金(18625)
编号(18207)
资助(18039)
成果(16899)
(16852)
(13233)
项目编号(12917)
重点(12267)
(12039)
教育部(11732)
国家社会(11615)
人文(11313)
(11151)
大学(11072)
期刊
(44782)
经济(44782)
研究(35075)
(32294)
金融(32294)
(21937)
中国(21274)
管理(14243)
学报(12997)
(11788)
科学(10914)
财经(9981)
国际(9758)
大学(9654)
图书(8885)
学学(8812)
理论(8436)
(8360)
实践(7879)
(7879)
(7493)
经济研究(7418)
教育(6922)
财会(6579)
情报(6427)
会计(6426)
农业(6042)
技术(6024)
书馆(5930)
图书馆(5930)
共检索到17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有效的银行监管要充分重视为公众披露必要信息。由于银行体系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已严重地影响了银行的经营环境 ,不良债权信息披露已成为有效银行监管重要制度 ,在宏观与微观层次上 ,不良债权信息披露都可以带来相应效用。在制度与技术方面不良债权信息披露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强调资产价值的公允表达 ,由自愿披露转向强制披露 ,由内部信息规范转向外部信息规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强  
20世纪末的亚洲地区爆发了金融危机,其重要诱发与推促因素之一就是银行业处于过度保护与信息屏蔽之下。于是信息披露问题在金融风波中得到凸显,金融界引入信息经济学对传统银行业监管模式进行了反思,引起国际银行业监管的重大变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项有志  郭荣丽  
本文从现代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关系入手,分析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披露不统一、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失真。提出分步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策略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帆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操作上更便捷,准入门槛低,更能满足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处理和披露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从银行监管入手,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奕  
跨国银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扩张潜力和规避能力,给单一国家的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风潮迭起,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均加强了对跨国银行的联合监管。本文从分析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新趋势入手,并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及症结,探求跨国银行国际监管趋势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奕  
一、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新趋势(一)跨国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趋同。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跨国银行准入条件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泾渭分歧,这种分歧,实际上是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发达国家强调“竞争机会均等”,即应保证跨国银行与东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经刻不容缓了。专业银行商业化,涉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国有专业银行的“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市场取向,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及资产负债比例合理化,风险责任明确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我国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在启动阶段面临的最大障碍,既不能单纯归结为银行,也不能单纯归结为国有企业,而是在于被扭曲了银、企关系,要害是国有企业对专业银行欠下的沉重债务,或者说,专业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叶婷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日趋复杂,完全依赖监管当局外部监管难以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通过明确信息披露要求,降低银行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强化市场约束。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BCBS)发布的巴塞尔Ⅱ将信息披露作为有效资本监管的第三个支柱。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近年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积极倡导强化信息披露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巍  黄咏岚  
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全面引入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确立的资本监管最新要求,对商业银行实施分类监管。新巴塞尔协议中第三大支柱是市场约束,而市场约束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在对《办法》中信息披露部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案例分析考察了北京市辖内部分中外资法人银行2011年度资本管理信息披露状况,并提出了提升法人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荃  张胜轩  陈亚芹  
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推动更多资金和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并向公众展示其服务社会经济低碳转型的社会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情况环境信息披露是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企业识别、评估、管理环境和气候风险的重要环节,也是外部审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推动更多资金和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还有利于向公众展示其服务社会经济低碳转型的社会责任,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并评估其商业价值和投资前景,对提高机构声誉和市场影响力有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宁  曹雅楠  周楠  薛爽  
本文检验交易所监管问询函及其公开披露与否对公司债务资金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交易所监管问询函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并且问询函包含问题个数越多、需要第三方出具专业审核意见以及问询内容涉及相关风险事项时,债务资金成本上升程度越大,而当问询函未向市场公开披露时,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不会受到影响。横截面测试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强化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而国有产权属性、银企关系背景以及集团化经营模式则削弱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信息效应视角补充了监管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半强式市场中监管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邱牧远  
国际反洗钱监管呈现出以下最新趋势:反洗钱内涵扩大,与国家战略利益联系日益紧密;监管渠道和监管对象拓宽;监管前移,KYC成为重点;执法力度趋严。中资银行反洗钱监管压力增大,内部原因包括合规意识不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制度缺失、人才不足等,外部原因则包括中资银行国际地位上升,欧美国际推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为有效防范、化解并处置境外反洗钱合规风险,中资银行应全面提高合规意识和能力水平,建立差异化的反洗钱合规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科技的支持能力,设立专业团队,总结经验依法维权,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晔  熊婷燕  
自愿披露是强制披露的有效补充,提升银行透明度的同时,能否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通过调查169家商业银行流行性覆盖率信息披露的情况,运用DID方法检验自愿披露对信贷供给及展期风险的影响,并通过PSM-DID方法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同时考察自愿披露银行特征。结果表明,自愿披露对信贷供给收缩及展期风险降低有显著影响,有效发挥市场约束作用,提升监管效果溢出效应,同时还发现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更易选择透明。研究结论对提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尚劲宏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美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让美联储登上了其有史以来最强大监管权限的"巅峰"。顶着超级联储的耀眼光环,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美联储终于在2014年2月18日通过了"严"字当头的外资银行监管新规。而紧随其后的2月26日,英国央行下属审慎监管局(PRA)也公布了一份主要是针对非欧盟地区银行的"严苛"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美英这些自提出以来就饱受争议的监管新规势必对外资银行产生重要影响。赞美也好,批评也罢,透过喧嚣,避开一些细枝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