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5)
- 2023(10628)
- 2022(8748)
- 2021(8320)
- 2020(6941)
- 2019(15927)
- 2018(15523)
- 2017(29083)
- 2016(15490)
- 2015(17140)
- 2014(16454)
- 2013(16137)
- 2012(14996)
- 2011(13610)
- 2010(13405)
- 2009(12623)
- 2008(12372)
- 2007(10345)
- 2006(9483)
- 2005(8759)
- 学科
- 济(59644)
- 经济(59558)
- 管理(39066)
- 业(36310)
- 企(28737)
- 企业(28737)
- 方法(26446)
- 数学(23806)
- 数学方法(23668)
- 制(22976)
- 银(22793)
- 银行(22647)
- 行(21384)
- 中国(20794)
- 贸(17082)
- 贸易(17070)
- 融(16873)
- 金融(16873)
- 易(16807)
- 财(16596)
- 农(15113)
- 体(12807)
- 业经(12715)
- 度(12616)
- 制度(12610)
- 体制(11169)
- 学(10491)
- 业务(10374)
- 农业(9788)
- 出(8999)
- 机构
- 大学(213911)
- 学院(208359)
- 济(98568)
- 经济(97046)
- 研究(81541)
- 管理(77583)
- 中国(71198)
- 理学(66157)
- 理学院(65392)
- 管理学(64618)
- 管理学院(64224)
- 财(46680)
- 京(46257)
- 科学(45751)
- 所(41250)
- 农(40600)
- 研究所(37671)
- 中心(36847)
- 财经(36506)
- 经(33811)
- 经济学(32505)
- 农业(32289)
- 业大(30910)
- 北京(29924)
- 江(29592)
- 经济学院(29390)
- 院(28833)
- 财经大学(27787)
- 银(25757)
- 范(25109)
- 基金
- 项目(139492)
- 科学(110157)
- 基金(105683)
- 研究(98147)
- 家(95136)
- 国家(94401)
- 科学基金(79273)
- 社会(66566)
- 社会科(63401)
- 社会科学(63389)
- 基金项目(55119)
- 自然(50547)
- 自然科(49460)
- 自然科学(49443)
- 省(48841)
- 自然科学基金(48672)
- 教育(44499)
- 划(43779)
- 资助(43012)
- 编号(35614)
- 部(33072)
- 重点(32163)
- 国家社会(29934)
- 发(29706)
- 创(29276)
- 成果(29138)
- 中国(28931)
- 教育部(28514)
- 创新(27615)
- 科研(27105)
共检索到332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毅
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和经验,中国已正式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写入"十二五规划"。本文对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主导推出的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背景、主要创新和突破进行介绍,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分析巴塞尔委员会提高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的意见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思想的影响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挑战,最后提出我国银行业在后危机时代应对国际银行业监管变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大型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重大隐患。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严格审慎的监管纠正危机暴露出的这些根本性缺陷,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峰
次贷危机发生前,许多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风向标,纷纷放松金融监管。在"最少的监管是最好的监管"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指导下,国际金融市场创新日益加快,金融产品日益复杂。但由于对复杂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监管远远落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佩珈
从逆周期、宏观审慎角度加强监管是危机后的共识。监管改革使全球银行业将面临资本充足率下降、融资需求巨大,融资成本被推高的难题。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还将面临贷款增长疲软的境况,中间业务将是未来盈利关键,业务模式将回归简单化和本土化等。然而,巴塞尔Ⅲ没有触及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制度性原因,即以美元货币为主导的货币体制引发的经济失衡,没有解决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之间的监管协调问题,对于跨境金融监管合作和混业监管问题也还没有提出有效的措施。为应对改革对银行业产生的长期结构性影响,中国政府可考虑创新融资方式,建立资本保险机制、允许资产证券化等举措,为中国银行业资本募集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银行业则须从成本缩减、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是新一轮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深入参与了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本轮银行监管制度改革。本文认为,国际银行监管改革主要呈现出四方面趋势: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统筹兼顾、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同等重要、银行监管的"质"与"量"同步提升、银行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和银行业应密切关注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调整监管政策和经营模式,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林
危机后金融业的反思与改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金融新自由化时代的结束。危机之后,全球金融业开展了系统的反思,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线是金融机构的战略调整,这在跨国银行表现得尤其明显。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机构,为摆脱危机纷纷壮士断腕,甚至断臂求生。另一条线是金融监管的强化:美国于2010年7月通过了《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静 姚奕
2010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审议通过了Basel III改革议案,新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监管新标准,有助于提升银行系统稳健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资本压力,进而影响银行的业绩。本文在综述巴塞尔III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国内银行业实施巴塞尔III的优势和劣势,建议银行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深化新资本协议应用范围,结合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有效评估各类业务综合成本收益率,合理开展资产配置和差异化业务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高银行开展业务的主动性和议价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两面性,国际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监管改革,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通系统重要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探讨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政策设计,为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和实现金融体系稳定提出有益启示。
关键词:
金融稳定 影子银行 国际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飞 何泫妮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银行跨境风险兴起了重构跨境监管框架的热潮,成为后危机时代银行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跨境监管的模式与困难,以及近期国际上跨境监管的趋势及局限,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有效跨境风险监管合作的具体途径,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若干改进和完善我国跨境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跨境风险 金融危机 监管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天祀 刘晓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经各国政府的大力救助,但仍然有大量银行破产。危机后,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原有监管体系中存在缺陷,并相继出台改革措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这对今后全球金融监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银行危机监管理论的分析,借鉴国外改革实践经验,探讨了完善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监管方式及危机下银行倒闭风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行 危机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燕淑敏 陈斌彬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天生具有的表外性、高杠杆性和证券化运行机理,一旦疏于监管就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美英欧等各大经济体纷纷出台强化影子银行监管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我国应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监管改革 系统性风险 法律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俊 官文元
通过梳理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监管相关指引的历史演进,介绍目前国际上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通行做法,解读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发布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监管指引,并评述该监管指引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及其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锦成 樊明太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影子银行开始高速发展,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影子银行的非理性发展甚至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中国的影子银行近年来也引起了监管层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作为补充传统银行体系的重要媒介,如何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影子银行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文章认为深刻理解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轨迹、监管思路与改革意见这三点是健康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发展轨迹 监管思路 改革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近年来,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推进,金融业务和金融风险出现跨业、跨市场的交叉与传染,加强功能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反映了我国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确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加强功能监管呼声的背后,我们还缺乏一些冷静和深入的思考,很多人都在谈功能监管,但到底什么是功能监管、它能解决哪些矛盾、如何定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关系、功能监管是作为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补充还是取代分业监管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