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3)
2023(4814)
2022(4100)
2021(4078)
2020(3379)
2019(7995)
2018(8325)
2017(16953)
2016(9110)
2015(10629)
2014(10634)
2013(10638)
2012(10331)
2011(9280)
2010(9699)
2009(9171)
2008(9165)
2007(8284)
2006(7756)
2005(7425)
作者
(25024)
(20202)
(20061)
(19528)
(12982)
(9701)
(9561)
(7717)
(7673)
(7502)
(6855)
(6824)
(6611)
(6436)
(6308)
(6260)
(6007)
(5968)
(5873)
(5796)
(5291)
(5125)
(4810)
(4743)
(4740)
(4699)
(4663)
(4649)
(4092)
(4001)
学科
(30335)
经济(30282)
管理(20819)
(20050)
银行(19905)
(19347)
(18645)
(17408)
(14579)
企业(14579)
(13598)
金融(13598)
方法(13428)
中国(12959)
数学(11714)
数学方法(11632)
(11022)
制度(11021)
业务(10324)
(9467)
(9226)
贸易(9215)
(9096)
银行制(8910)
(8596)
(7833)
体制(6856)
业经(6377)
(6167)
理论(5974)
机构
大学(125481)
学院(123283)
(53696)
经济(52321)
中国(44240)
管理(43654)
研究(42686)
理学(35009)
理学院(34626)
管理学(34295)
管理学院(34043)
(31469)
(27604)
(23796)
财经(23576)
银行(22783)
(21350)
(21306)
(21138)
中心(20954)
科学(20894)
(20121)
北京(18747)
研究所(18520)
财经大学(17679)
(17258)
经济学(17248)
(17096)
(16641)
金融(16381)
基金
项目(66014)
研究(54254)
科学(50207)
基金(45885)
(38150)
国家(37812)
社会(32515)
科学基金(31040)
社会科(30790)
社会科学(30783)
教育(26493)
编号(23973)
(23825)
基金项目(23406)
成果(21894)
(20825)
资助(19814)
自然(17169)
课题(16963)
自然科(16693)
自然科学(16688)
自然科学基金(16402)
(16337)
(15411)
项目编号(14924)
重点(14846)
(14478)
教育部(14434)
(14052)
(13622)
期刊
(62387)
经济(62387)
研究(48720)
(34350)
金融(34350)
中国(28398)
(22781)
教育(18483)
管理(17488)
(15881)
学报(13401)
科学(12575)
财经(11990)
国际(11918)
大学(11128)
技术(11006)
(10536)
经济研究(10327)
(10120)
学学(9997)
农业(9417)
问题(9143)
理论(9120)
业经(8950)
实践(8330)
(8330)
(6820)
论坛(6820)
世界(6755)
图书(6365)
共检索到219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征庚圣  章均  
与大量论述美国银行业改革和监管情况的文献不同 ,本文从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着手 ,从监管作用的争论、混业经营、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 ,利用国际上现有的动态的实证研究资料和理论进行分析 ,对世界上主要国家银行业规管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比较 ,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天祀  刘晓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经各国政府的大力救助,但仍然有大量银行破产。危机后,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原有监管体系中存在缺陷,并相继出台改革措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这对今后全球金融监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银行危机监管理论的分析,借鉴国外改革实践经验,探讨了完善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监管方式及危机下银行倒闭风险的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振华  阎芳  
银行监管体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实现监管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它不仅是实现监管目的的依托,明确了各监管主体的职责权限,而且对监管程序作出规定,提高了监管的规范化水平,使监管行为获得了法律制度的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蔚  王江  
我国已经入世,银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静琦  
随着世界银行业的变革和发展,银行规制理论和监管模式日趋完善。从世界银行业监管历史来看,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渐渐由"刚性"、"半刚性"向"柔性"转化,先后经历了行政命令式、标准化方法、内部模型法、预先承诺法四个规制阶段。随着我国成功入世及银行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现有银行监管模式将面临强有力的挑战。为此,加强银行规制理论研究,探索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演进轨迹,对构建我国有效银行监管模式将起到重大启示和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燕淑敏  陈斌彬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天生具有的表外性、高杠杆性和证券化运行机理,一旦疏于监管就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美英欧等各大经济体纷纷出台强化影子银行监管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我国应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鹏  
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发布以来,欧美各国在银行分类监管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对我国改进银行监管框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银行分类监管的概念起源《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在全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扬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即将加入WTO。入关后,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自然应相应加强。在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比我国经验丰富并有许多成功之处。吴扬同志撰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成功监管经验,提出应从市场准入管理、业务经营管理、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龙航天  
开放银行的理念与实践当下,随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的兴起,科技与金融的交融渗透引发了金融业态的剧烈变动,而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尤其是金融数据,凝聚了金融消费者的借贷信息、储蓄信息、投资信息等关键信息,价值尤为凸显。但长期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出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扬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一直都是各国关注的问题,各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准入、风险管理、业务限制、所有权管理以及监管方式等。我们可以从这些经验中得到很多启发与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聪  段新玉  
资本项目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和必然结果,而资本自由流动会对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本文在比较银行国际监管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外资银行准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毅坤  黄晓艳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国际银行卡产业监管的共性规律和个性安排,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监管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国际银行卡产业监管框架及监管要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监管政策的演变趋势均体现为对市场准入等管制的放松和对风险监管的加强。这启示我们,要站在全球视角,按照前瞻性、系统性、国情性原则,出台监管政策,建立监管目标、主体、对象、内容均明确的银行卡产业监管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锦  马明光  
本文从社会诚信基础、监管信息系统、监管重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根据国情构建中国特色有效银行监管框架,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永红  
近年来,新加坡的银行监管对推动其银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要归功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有选择的市场准入政策、科学的监管理念、高超的监管技术等等。从对新加坡银行监管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一系列有利于发挥监管职能和提高监管效率的启示与思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山  
德国金融服务体系发达成熟,并一直奉行全能银行制度,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可以在同一实体内运作。但是,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世界公认的,这与其严格谨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无关系。德国中央银行在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一直扮演着金融监管的重要角色,成为德国金融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德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角色的演变及其履行监管角色的方式,揭示其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若干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