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0)
- 2023(10707)
- 2022(9588)
- 2021(9169)
- 2020(7798)
- 2019(18112)
- 2018(18106)
- 2017(35667)
- 2016(19174)
- 2015(21845)
- 2014(21963)
- 2013(21779)
- 2012(19916)
- 2011(17880)
- 2010(17826)
- 2009(16481)
- 2008(15801)
- 2007(13806)
- 2006(12092)
- 2005(10702)
- 学科
- 济(71038)
- 经济(70956)
- 管理(53492)
- 业(52831)
- 企(43295)
- 企业(43295)
- 方法(36420)
- 数学(31279)
- 数学方法(30943)
- 银(21916)
- 银行(21769)
- 中国(20396)
- 行(20342)
- 制(19513)
- 财(18542)
- 农(17046)
- 融(16533)
- 金融(16532)
- 学(15496)
- 业经(15421)
- 贸(14367)
- 贸易(14356)
- 易(13987)
- 地方(13721)
- 理论(13597)
- 务(12342)
- 财务(12279)
- 财务管理(12253)
- 和(12063)
- 度(11852)
- 机构
- 大学(268411)
- 学院(264474)
- 管理(109849)
- 济(103359)
- 经济(100901)
- 理学(94264)
- 理学院(93287)
- 管理学(91736)
- 管理学院(91275)
- 研究(85300)
- 中国(73181)
- 京(57999)
- 科学(52504)
- 财(49792)
- 所(42083)
- 中心(40354)
- 农(40248)
- 财经(39889)
- 业大(38828)
- 研究所(38410)
- 江(37802)
- 北京(37175)
- 经(36309)
- 范(33184)
- 师范(32873)
- 州(31949)
- 农业(31801)
- 院(31045)
- 经济学(30309)
- 财经大学(30105)
- 基金
- 项目(181696)
- 科学(142069)
- 研究(132977)
- 基金(132196)
- 家(114044)
- 国家(113117)
- 科学基金(97729)
- 社会(81876)
- 社会科(77564)
- 社会科学(77545)
- 基金项目(70830)
- 省(69512)
- 自然(64958)
- 自然科(63415)
- 自然科学(63402)
- 自然科学基金(62261)
- 教育(60579)
- 划(59103)
- 资助(55595)
- 编号(54803)
- 成果(44129)
- 部(40089)
- 重点(39801)
- 创(37448)
- 发(37223)
- 课题(36788)
- 科研(34906)
- 创新(34858)
- 教育部(34597)
- 项目编号(34456)
- 期刊
- 济(108303)
- 经济(108303)
- 研究(82790)
- 中国(48674)
- 学报(40175)
- 融(39105)
- 金融(39105)
- 管理(39015)
- 科学(37150)
- 财(36202)
- 农(35168)
- 大学(30457)
- 学学(28549)
- 教育(26904)
- 农业(23599)
- 技术(22735)
- 财经(18715)
- 经济研究(16615)
- 业经(16471)
- 理论(15767)
- 经(15623)
- 实践(14836)
- 践(14836)
- 图书(14686)
- 问题(13897)
- 科技(12634)
- 技术经济(12575)
- 现代(12161)
- 业(12019)
- 国际(11924)
共检索到393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徽
国际银行业的系统风险研究王徽自从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银行业经历了跌荡起伏的20余年。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贷机构(S&L)大规模破产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政府出面协助为物业贷款所困扰的银行体系,90年代以来英国的巴林证券(BARIN...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衍行
在大数据时代,伴随着商业智能系统向纵深应用的拓展,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客观数据而非直觉经验。采集、存储并应用数量快速激增的数据已成为银行业的一个必然趋势。大数据的应用为银行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新的工具,同时也对银行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大数据给国际大型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带来的影响声誉风险管理面临海量数据。互联网实时数据传输和通讯引发了数据爆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利 周微
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作用,银行业安全对金融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维护银行业安全的重心之一在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本文以2007—2014年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接受审计的8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代表,旨在考察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功能发挥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功能发挥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且政府审计的这种功能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政府审计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滞后期,且通过改善资产质量和提高流动性来实现;促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是政府审计监控系统性风险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风险,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志刚 黄解宇 孙维峰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本质在于资产头寸的相关性。运用上市银行股票回报率的相关系数来反映银行间资产头寸的相关性,并以之测度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结果发现,2007年系统性风险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和2010年系统性风险最高,超过了0.8,其它年份大多在0.7-0.8之间高水平波动。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宏观因素和中观因素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银行间业务的相互渗透及信贷规模的过度膨胀都有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监管机构应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尽早控制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春航 朱元倩
本文从度量系统性风险的国际经验人手,结合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框架BLISHER中对金融结构脆弱性的要素分析,构建适合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框架,分别从宏观经济冲击、银行自身经营脆弱性以及传染和扩散的角度构建了多层次的系统性风险矩阵,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审视金融科技,归纳出其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检验影响程度大小。得出金融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结论,并给出银行业转型发展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越
为了量化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利率风险、银行间传染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系统性风险量化模型,采用中国129家银行的财务数据,通过拓展的矩阵法对不同冲击下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压力测试。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会显著增加中国银行系统的脆弱性,提高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利率敏感性缺口较大、规模较小的银行更容易倒闭;重度压力测试下会爆发银行业系统性危机。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为规避系统性风险,银行应当严控利率风险、加强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并且在存放同业资产时,选择同业资产少的银行作为交易对手,防止同业交易过于集中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积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吴林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我国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文章通过构建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模型,提前对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预判、防范。首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作主成分分析,确立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指标。然后以此为被解释变量,以房地产相关指标、利率和汇率等指标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构建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模型。最后运用预警模型分析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并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警模型 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霞
通过构建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中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表明美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变化较大,风险的积聚与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一致。在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也受到多项指标的影响,比如单个银行的市场风险、单个银行的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款比例、经济增长率等等。因此,我国还应从政策层面上加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宗良 虞群娥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银行的主要风险,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及监管规则的变革一直是围绕确立信用和市场风险的量化方法展开的。信用风险的量化问题可以说是是国际银行业一直努力但至今仍未妥善解决的问题。相对而言,随着风险价值方法(VAR)的出现及应用,市场风险的量化已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旨在对国际银行业信用与市场风险量化方法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方法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力 刘阳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11家商业银行的收益率波动情况、相关系数和协方差矩阵,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共同因素的存在,得到了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之间收益率相关程度的异同。其次,通过计算各银行的Co VaR值,比较了三类银行对整体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差别。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的情况,给出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共同风险 Co VaR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李梦渝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0年国内2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国外关于银行业结构与资产风险的三种理论在中国的实际情形,发现我国银行业竞争与资产风险呈U型关系,现有竞争状态可能已经越过拐点,意味着此时竞争加剧会进一步加大资产风险,同时宏观因素对银行资产风险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我们还对以往文献中衡量竞争程度的指标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决定采用结构性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文章最后建议,在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除了限制城商行盲目扩张外,还需提高银行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调整业务战略结构,改变银行业的粗放经营方式,降低银行资产风险,从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资产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洋 牛亚楠 徐索菲
金融业气候风险的实质是经济低碳转型中搁浅资产风险的增加导致资产质量下降。运用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波动率实验室发布的从搁浅资产风险视角计算的全球金融机构气候风险指标,以中国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气候风险越高,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便越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上升;第二,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资产负债率越高时,气候风险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便越大,资产收益率越高则气候风险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越小;第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存在遮掩效应,遮掩了气候风险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下,金融管理部门要推动商业银行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框架;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强化银行业气候风险监测,将气候风险因子纳入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孟飞 罗小伟
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际预期损失MES测度系统性风险,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基于2011~2019年我国33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种方法对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2)从作用机制来看,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银行机构间的风险传染效应会增强,进而加剧系统性风险;(3)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相对而言,金融科技对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程度高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程度较低。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风险传染 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婕 王思遥 张晓燕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当前,稳金融、防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流动性短缺、系统性风险都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障碍。以中国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局部调整模型估算各银行净稳定融资比率的调整速度,使用面板模型综合评价净稳定融资比率及其调整速度在降低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效用。结果表明,全样本下,净稳定融资比率增大会显著降低银行整体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净稳定融资比率的调整速度越快越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该结果并不适用。各商业银行应当在满足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自身的流动性水平及流动性需求,适时做出调整,这既是实现个体安全性的保障,也是实现银行业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