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0)
- 2023(6518)
- 2022(5464)
- 2021(5098)
- 2020(4286)
- 2019(9815)
- 2018(9286)
- 2017(18137)
- 2016(9740)
- 2015(11146)
- 2014(11072)
- 2013(11065)
- 2012(10765)
- 2011(9538)
- 2010(10362)
- 2009(10082)
- 2008(9433)
- 2007(8605)
- 2006(8014)
- 2005(7730)
- 学科
- 济(35955)
- 经济(35897)
- 融(27363)
- 金融(27362)
- 业(26500)
- 管理(25447)
- 银(24094)
- 银行(24074)
- 行(23382)
- 企(21801)
- 企业(21801)
- 中国(18902)
- 制(14258)
- 财(13460)
- 方法(12874)
- 农(11139)
- 中国金融(11114)
- 数学(10502)
- 数学方法(10272)
- 业经(9260)
- 贸(9239)
- 贸易(9227)
- 易(9037)
- 地方(8946)
- 务(8919)
- 财务(8891)
- 财务管理(8869)
- 学(8765)
- 企业财务(8406)
- 度(8128)
- 机构
- 大学(143273)
- 学院(140031)
- 济(58483)
- 经济(56896)
- 研究(53319)
- 中国(48516)
- 管理(47250)
- 理学(38614)
- 理学院(38109)
- 管理学(37337)
- 管理学院(37081)
- 财(31781)
- 京(31168)
- 科学(29202)
- 所(27561)
- 中心(26105)
- 研究所(24284)
- 财经(24127)
- 农(23535)
- 江(23010)
- 经(21780)
- 银(21074)
- 北京(20681)
- 银行(20317)
- 融(19477)
- 州(19331)
- 范(19286)
- 金融(19106)
- 师范(19100)
- 行(19072)
- 基金
- 项目(82877)
- 科学(64175)
- 研究(63167)
- 基金(59283)
- 家(51190)
- 国家(50732)
- 科学基金(42193)
- 社会(38856)
- 社会科(36919)
- 社会科学(36909)
- 省(31809)
- 基金项目(30276)
- 教育(29412)
- 划(27320)
- 自然(25977)
- 编号(25939)
- 资助(25442)
- 自然科(25379)
- 自然科学(25368)
- 自然科学基金(24924)
- 成果(23804)
- 重点(19452)
- 课题(19331)
- 部(18718)
- 发(18337)
- 性(17697)
- 创(17354)
- 创新(16290)
- 教育部(16182)
- 大学(16063)
共检索到240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波 袁莉
本文介绍了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的担保机制,分析了作为担保机制的信用支持协议在传统破产及担保制度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现代立法关于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担保安排的特殊法律效力的规定,并建议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法》,赋予国际公认的为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所设定担保安排的特殊法律效力,无论担保安排采用担保权益式抑或所有权转移式,均不受破产或重整程序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波 范丽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冠男 吴丹波 章亮明
由于场外金融衍生交易的高风险性、庞大的规模交易量等特征,为防止交易一方在发生破产事件时的损失和风险通过交易对手扩散至整个金融市场而引起系统性风险,ISDA组织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化协议,通过终止净额结算、单一协议和抵销制度赋予了合约中的非破产方拥有其特别权利。本文以ISDA主协议的协议安排制度为切入要素,通过合同对金融衍生产交易提供特别保护的协议安排,详细论述ISDA主协议中终止净额结算与抵销制度及其他与破产法上的冲突问题,通过单一协议、终止净额结算和抵销制度,对场外金融衍生交易的非破产一方当事人提供特别保护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全球金融衍生品OTC市场交易量日益增加,OTC交易的法律纠纷也呈增长态势。文章通过对全球知名金融衍生品OTC交易纠纷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交易全球化和快速化出现的新问题,希望能对"中国版ISDA协议"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衍生品 OTC交易 法律纠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场外交易担保 ISDA主协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静
净额结算是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算手段。它具有降低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为了维护衍生交易的安全,国际组织为交易方提供了许多净额结算的标准文件。在交易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终止型净额结算,它由加速到期、终止交易、轧差结算和合同更新四个步骤构成。其最基本的法律性质是当交易一方破产时,交易对方在交易项下的债权可以通过这种结算安排免受破产清算人的别择权的筛选,从而实现自动性救济。我国《破产法》对终止型净额结算在破产程序中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的态度不甚明朗,增加了交易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
国际金融 衍生交易 净额结算 法律 性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雪莱 王海晔
衍生金融交易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投资手段,它是在有价证券等基本资产交易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交易方式(也称“派生金融商品交易”),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的未来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者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的派生交易形式,期货、期权、调期交易等是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衍生金融交易的特点在于它可以用少量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可用低成本获得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旸
近年来,场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在我国发展较快,而相关的法律制度研究却严重滞后。本文从英美法系国家与地区最终用户法律制度判例、现状以及主要应注意的问题入手,全面介绍了最终用户主体资格、交易性质、不当得利制度等法律规定。
关键词:
衍生工具 最终用户 法律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飞
本文以法与金融学的方法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双边性质,并认为,我国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时应采用ISDA主协议或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文本,并应注意文本术语的差异。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立法经验和实务操作,完善我国的《破产法》和《担保法》,对净额结算条款、信用支持文件、信用限额和信用衍生产品等法律效力给予明确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 信用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娇莺
国际上,以ISDA主协议附件为表现形式的CSA协议构成场外金融衍生交易重要的信用支持文件。其通过构建合同关系,为当事人提供了管理交易风险敞口的可行途径。CSA履约保障法律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物"的交付、占有建立起来的动态保障机制,根基于民法基本原理,但又紧密结合金融实践的现实需求,实现了规则创新。中国虽已引入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但其与中国法的冲突与协调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应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认识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的创新价值,并采取适当方式进一步明确其在中国法下的效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式媛
中小企业非典型担保模式的新实践商业银行的担保融资条件严格,主要为不动产担保融资,中小企业的有形财产不足,可供抵押的不动产非常有限。尤其是商业银行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对于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采用固定资产抵押模式,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因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等原因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无法获得融资。随着经济改革和金融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或质押的有形财产不足的现实,出现了新型的非典型担保模式,如商铺租赁权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军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风险的表现各异。文章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目前加强相关对策的完善,势在必行,为金融衍生工具的顺利稳妥推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法制建设;加强风险价值宣传,及时披露风险信息;加强宏观调控。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法律风险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关键词:
国际金融衍生品 监管 治理 演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士华
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或称金融期权期货市场)正打破金融市场的传统分类方法,成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平行的市场,然而又须臾不离于这些市场的交易中,与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