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2)
- 2023(6303)
- 2022(5317)
- 2021(5009)
- 2020(4325)
- 2019(9792)
- 2018(9558)
- 2017(19873)
- 2016(10060)
- 2015(11868)
- 2014(11896)
- 2013(12143)
- 2012(11442)
- 2011(10433)
- 2010(11025)
- 2009(11105)
- 2008(10040)
- 2007(9170)
- 2006(8663)
- 2005(8183)
- 学科
- 济(43491)
- 经济(43448)
- 业(30066)
- 管理(27982)
- 融(27213)
- 金融(27213)
- 银(25090)
- 银行(25083)
- 行(24412)
- 企(23913)
- 企业(23913)
- 中国(22195)
- 方法(18122)
- 数学(15621)
- 数学方法(15518)
- 制(14246)
- 财(13619)
- 农(12129)
- 贸(11904)
- 贸易(11891)
- 易(11716)
- 中国金融(11266)
- 业经(9963)
- 地方(9639)
- 务(8456)
- 财务(8428)
- 财务管理(8411)
- 体(8270)
- 企业财务(8018)
- 农业(7999)
- 机构
- 大学(152844)
- 学院(152431)
- 济(71238)
- 经济(69759)
- 管理(56328)
- 研究(53030)
- 中国(50689)
- 理学(46834)
- 理学院(46406)
- 管理学(45869)
- 管理学院(45596)
- 财(37019)
- 京(32925)
- 财经(28808)
- 科学(27047)
- 所(26606)
- 中心(26403)
- 经(25949)
- 研究所(23498)
- 经济学(23138)
- 北京(22135)
- 江(22083)
- 融(21812)
- 财经大学(21562)
- 银(21462)
- 金融(21426)
- 经济学院(21070)
- 银行(20694)
- 农(20124)
- 行(19368)
- 基金
- 项目(87700)
- 科学(68440)
- 研究(67973)
- 基金(63566)
- 家(53587)
- 国家(53136)
- 科学基金(44890)
- 社会(43589)
- 社会科(41636)
- 社会科学(41629)
- 基金项目(32790)
- 省(32663)
- 教育(30676)
- 编号(28124)
- 划(27784)
- 资助(27345)
- 自然(26216)
- 自然科(25547)
- 自然科学(25541)
- 自然科学基金(25074)
- 成果(24711)
- 部(20536)
- 重点(19927)
- 发(19903)
- 课题(19382)
- 性(18667)
- 创(18528)
- 国家社会(18177)
- 教育部(18068)
- 项目编号(17665)
共检索到250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贵宾 王晓芳
金融系统是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其模式选择对于一国经济长期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市场主导型及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加以比较,对国际金融系统演进趋势给予分析,之后对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改革面临的约束条件予以归列,最后,提出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系统的改革应选择银行主导型模式,使银行在金融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并提出若干具体意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浪潮的冲击,尽管中国目前实行混业痉营的时机尚不成熟,但是,金融业混业经营必将成为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寻找突破口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业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相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在批判吸收相关文献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和金融创新动力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根据文章的理论分析,全球性金融危机难以改变现代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演化的基本方向,危机后不同发展水平的金融中心将会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其中强化金融体系极化效应是当代金融中心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实施动态性、主动性的风险管理将会成为实现未来金融稳定的一种重要的内生性市场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卫东
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使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进入长期的“无体系”阶段。在当前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的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无体系”局面显然与国际上要求加强对货币领域的监督与促进各国政府间政策协调的呼声不相适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峰
伴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这对国际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之呈现出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借鉴 ,对于即将加入WTO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新趋势 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进一步深化的体现,表明传统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而是采取了新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应对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首先是要摒弃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干扰和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改变过分依赖外需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三是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和贫富差距过大的分配结构,坚决而有效地遏止两极分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 发展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芳
本文认为,当前国际金融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出现了管制自由化、业务多元化、资产证券化、市场国际化、工具创新化、格局中心化、监管统一化等趋势.为了加快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推进我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必须十分密切注意这些趋势的发展,并作出相应的对策.管制自由化首先是利率自由化,80年代以来,西方及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将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直接管制转变为通过相应的工具间接调控.而在我国,至今仍以行政直接调控为主,阻碍了金融市场的竞争,保护了落后,严重影响了资金分配效率,是与市场经济的原则不相适应的.改革的方向是,随着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行,利率管制应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先将固定僵化的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红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源被普遍认为是过度证券化所致,因而引发了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去杠杆化的思考。去杠杆化是走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金融危机的加深和扩大。本文阐述了危机发生前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杠杆化过程及其程度并讨论了金融系统杠杆化的得与失,通过对近3年来发达国家金融系统去杠杆化的讨论对金融系统去杠杆化的影响进行评价。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去杠杆化 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巴曙松 沈长征
从金融监管改革历史看,虽然各国金融监管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总体而言,金融监管改革都是程度不同的危机推动与问题导向,以事后的完善为主,缺乏前瞻性。本文在总结国际金融监管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并从改革目标与推进思路两个方面提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框架以及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铁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金融商品不断推陈出新 ,金融机构所需资金越来越大 ,单一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已无法独自承担日新月异的新金融商品的承销 ,也无法满足企业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居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需要 ,在这种形势下 ,混业经营迅速发展 ,并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经营方式的主流。因此 ,随着我国加入WTO ,金融改革步伐的明显加快 ,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炼石
次贷危机爆发使国际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动,主要标志是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风险从发展中国家发展到发达国家。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金融深陷困境,表明发达国家金融帝国地位开始动摇;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金融实力得以保存,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上升,主权财富基金实力超过对冲基金,发展中国家第一家资信评级公司开始发挥国际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等等,表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金融力量开始壮大,地位开始上升,但是要实现国际金融格局根本性转折仍然是长期的艰巨的。
关键词:
国际金融格局 金融危机 新兴国家金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稳定发展 新世纪的来临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和资金调整处于磨合之中,特别是政策导向的不明朗使得市场价格波动不定。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世界经济向上增长的发展趋势中,而国际金融领域相对的矛盾与调整较为艰难,因而市场价格呈现较大调整,波动幅度和力度相对较大。但由于整个经济环境和金融状态都较为稳定,并逐渐规范,促使国际金融领域发展趋势基本较为稳定,资金投向处于调整和未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胜 李凤雨
国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趋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金融业发达国家早已经获得很大的发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泰勒(M.Talyor)提出的"双峰"理论,他认为,金融监管应有两个并行的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目标。前者旨在保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后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