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6)
2023(9998)
2022(8343)
2021(7814)
2020(6654)
2019(15201)
2018(15309)
2017(29821)
2016(15891)
2015(17709)
2014(17704)
2013(17375)
2012(16159)
2011(14531)
2010(15160)
2009(14907)
2008(14225)
2007(12624)
2006(11750)
2005(11173)
作者
(42952)
(35468)
(35283)
(33978)
(22479)
(16738)
(16329)
(13496)
(13460)
(12734)
(12047)
(11788)
(11567)
(11402)
(11173)
(11138)
(10384)
(10287)
(10276)
(10130)
(9174)
(8615)
(8470)
(8139)
(8137)
(8128)
(8071)
(7824)
(7086)
(7027)
学科
(58838)
经济(58733)
管理(49416)
(46518)
(39695)
企业(39695)
(29282)
金融(29280)
(27849)
银行(27838)
(26971)
中国(26495)
(24356)
(23346)
方法(22688)
数学(19580)
数学方法(19398)
(16127)
(15690)
业经(15298)
(14050)
贸易(14035)
(13983)
财务(13952)
财务管理(13909)
(13840)
体制(13657)
企业财务(13271)
(11511)
制度(11480)
机构
大学(220773)
学院(219287)
(98063)
经济(95974)
管理(80927)
研究(75847)
中国(68956)
理学(67508)
理学院(66787)
管理学(65970)
管理学院(65554)
(55341)
(47082)
财经(41594)
科学(39526)
(37675)
(37445)
中心(36590)
(33830)
研究所(32843)
经济学(31847)
财经大学(31083)
北京(30867)
(29452)
经济学院(28737)
(27576)
(27351)
(26709)
师范(26467)
(26317)
基金
项目(131429)
科学(103819)
研究(101893)
基金(95929)
(81586)
国家(80904)
科学基金(69150)
社会(66025)
社会科(62819)
社会科学(62805)
基金项目(49934)
(49328)
教育(47141)
(41961)
编号(41640)
自然(41100)
自然科(40111)
自然科学(40102)
自然科学基金(39417)
资助(39209)
成果(36462)
(31453)
(31018)
重点(30060)
课题(29515)
(28470)
(28214)
(27929)
国家社会(27716)
教育部(27438)
期刊
(113173)
经济(113173)
研究(77350)
中国(49252)
(43873)
(43841)
金融(43841)
管理(32766)
学报(27211)
(27073)
科学(26297)
教育(25169)
大学(22489)
财经(21599)
学学(20950)
经济研究(18562)
(18465)
技术(17612)
业经(16923)
农业(16801)
问题(15252)
(14909)
国际(14805)
理论(13106)
实践(11641)
(11641)
现代(10161)
会计(10137)
世界(10096)
财会(9980)
共检索到362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林伟  
金融危机过后,宏观审慎、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等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制度选择和实践重点。先前进行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功,成为其他国家的重要借鉴和参照。我国未来的监管改革需要把具体实际与国际经验结合,才能有效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这既是实现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需要,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并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至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和原因,论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影响以及这些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对策。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资本监管制度变革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上世纪30年代进行全面的金融管制不同,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并没有简单地叫停高风险业务,进而产生长期的金融抑制,而是通过一套全新的标准、制度更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并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资本要求抵补风险。尽管这种理念不断遭受非议,认为这种事后的约束远不如直接的事前干预有效。但拉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暴露出了西方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制度漏洞。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力量崛起,全球金融治理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七国集团(G7)已经被代表性更为广泛的二十国集团(G20)所取代。定期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核心决策平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文彪  路洲臣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总结惨重教训,达成加强金融监管的共识,在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下,推进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在提高金融系统韧性、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大而不倒"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2017年来,美国政府展现出放松金融监管迹象,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可能沿去监管方向发展,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取得的改革成果,并判断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金融风险更加复杂 ,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在新形势下 ,我国原有的金融监管已很难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从分析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入手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金融监管失误被认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就着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事宜,新政府上任后,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显著加快。英国和欧盟也不甘落后,相继提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冯晓岚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缺陷,美欧等国相继推出了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法律,从口号转化为行动。随着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化,方案实施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成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还没有结束,全球金融体系的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自危机以来,国际范围对这场危机的全面反思以及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广泛而深入,并已经在各个领域推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必然对国际金融格局及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系列谈"专栏,连续刊发由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委员王兆星撰写的系列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将重点讨论九个领域的问题,包括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资本、流动性及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改革方案,金融稳定理事会重点关注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监管,世界主要国家正在探索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金融分业混业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相  
根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修复引发危机的"断层线",增强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性,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目前,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按照微观审慎、宏观审慎、金融基础设施三条脉络主导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体现出以资本监管为核心、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力度、关注非银行金融中介、强调标准实施国际一致性、关注简单与复杂的平衡等基本趋势。基于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跟踪研究和思考,为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应善于捕捉风险的动态变化,以宏观的视野做好监管制度设计,对内注重金融监管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外加强跨境监管协调。在做好规则制定的同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钟震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反思和改革,基本建立了以系统性风险防范为核心任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国外的经验值得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