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0)
- 2023(13731)
- 2022(11392)
- 2021(10827)
- 2020(8980)
- 2019(20619)
- 2018(20416)
- 2017(38583)
- 2016(20550)
- 2015(22715)
- 2014(22212)
- 2013(21505)
- 2012(19520)
- 2011(17372)
- 2010(17392)
- 2009(16183)
- 2008(14819)
- 2007(12538)
- 2006(11232)
- 2005(10171)
- 学科
- 济(75914)
- 经济(75803)
- 管理(56303)
- 业(54271)
- 企(45993)
- 企业(45993)
- 方法(33882)
- 数学(29712)
- 数学方法(29272)
- 融(29272)
- 金融(29269)
- 中国(27770)
- 银(27388)
- 银行(27362)
- 行(26460)
- 财(24472)
- 制(22172)
- 农(21060)
- 业经(18745)
- 地方(16277)
- 贸(15296)
- 贸易(15281)
- 易(14956)
- 务(14943)
- 财务(14893)
- 财务管理(14847)
- 体(14814)
- 农业(14264)
- 学(14216)
- 企业财务(14189)
- 机构
- 大学(266906)
- 学院(265686)
- 济(111612)
- 经济(109327)
- 管理(101972)
- 研究(89964)
- 理学(86793)
- 理学院(85946)
- 管理学(84470)
- 管理学院(83979)
- 中国(77022)
- 财(56395)
- 京(55499)
- 科学(51412)
- 中心(45219)
- 财经(43407)
- 所(43310)
- 农(42174)
- 江(41069)
- 经(39607)
- 研究所(38991)
- 业大(36942)
- 经济学(35242)
- 北京(34811)
- 范(33758)
- 院(33411)
- 师范(33329)
- 州(32962)
- 农业(32835)
- 财经大学(32634)
- 基金
- 项目(179323)
- 科学(141892)
- 研究(133789)
- 基金(130810)
- 家(113629)
- 国家(112651)
- 科学基金(97331)
- 社会(85503)
- 社会科(81253)
- 社会科学(81233)
- 省(69661)
- 基金项目(68390)
- 教育(62467)
- 自然(61817)
- 自然科(60429)
- 自然科学(60409)
- 自然科学基金(59326)
- 划(58937)
- 编号(54296)
- 资助(53339)
- 成果(44538)
- 重点(40971)
- 部(40350)
- 发(39170)
- 创(38703)
- 课题(37607)
- 创新(36193)
- 国家社会(35930)
- 教育部(35265)
- 科研(34979)
共检索到41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彦龙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以金融稳定为目标,标准的制定主要反映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其复杂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但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且障碍了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监管必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以顺应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国际金融监管要突破金融稳定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追求金融稳定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要通过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可在数字金融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有效管控金融科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时辰宙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采用原则监管以取代原先的规则监管更是受到了有关当局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日本金融厅也宣布其将效仿英国式监管风格,由规则监管向原则监管转变。而英国在多年原则监管的实践中不断改善和发展,于2007年推出了原则监管的升级版"MPBR行动"。本文在阐述原则监管的内涵与监管理念的基础上,分析推行原则监管的优势所在,并对我国推行原则监管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国际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黄鑫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在危机后出现新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迈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亟须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应对金融话语权缺失、外国政策溢出效应和开放性政策推进带来的各类挑战。未来中国应把握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区域合作和"金砖合作"为突破口,重视与国际自律组织和智库的合作,增强跨境监管合作能力,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平台上发出声音、制定标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牛筱颖
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金融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建设有弹性的金融机构;终止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局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完善OTC衍生品交易市场及相关改革创建持续的核心市场。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目前的情况是,改革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实质进展,但进展不尽均衡,我们仍有很多重要的工作有待去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金融监管失误被认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就着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事宜,新政府上任后,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显著加快。英国和欧盟也不甘落后,相继提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冯晓岚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缺陷,美欧等国相继推出了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法律,从口号转化为行动。随着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化,方案实施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成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还没有结束,全球金融体系的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自危机以来,国际范围对这场危机的全面反思以及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广泛而深入,并已经在各个领域推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必然对国际金融格局及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系列谈"专栏,连续刊发由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委员王兆星撰写的系列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将重点讨论九个领域的问题,包括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资本、流动性及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改革方案,金融稳定理事会重点关注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监管,世界主要国家正在探索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金融分业混业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相
根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修复引发危机的"断层线",增强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性,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目前,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按照微观审慎、宏观审慎、金融基础设施三条脉络主导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体现出以资本监管为核心、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力度、关注非银行金融中介、强调标准实施国际一致性、关注简单与复杂的平衡等基本趋势。基于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跟踪研究和思考,为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应善于捕捉风险的动态变化,以宏观的视野做好监管制度设计,对内注重金融监管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外加强跨境监管协调。在做好规则制定的同时,...
关键词:
国际金融 监管改革 有效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暴露出了西方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制度漏洞。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力量崛起,全球金融治理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七国集团(G7)已经被代表性更为广泛的二十国集团(G20)所取代。定期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核心决策平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钟震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反思和改革,基本建立了以系统性风险防范为核心任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国外的经验值得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巴曙松 沈长征
从金融监管改革历史看,虽然各国金融监管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总体而言,金融监管改革都是程度不同的危机推动与问题导向,以事后的完善为主,缺乏前瞻性。本文在总结国际金融监管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并从改革目标与推进思路两个方面提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框架以及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体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体制改革 统一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