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9)
- 2023(12473)
- 2022(10578)
- 2021(10036)
- 2020(8373)
- 2019(19480)
- 2018(18867)
- 2017(36797)
- 2016(19780)
- 2015(22612)
- 2014(22350)
- 2013(22365)
- 2012(21333)
- 2011(19358)
- 2010(19674)
- 2009(18820)
- 2008(18203)
- 2007(16308)
- 2006(14374)
- 2005(13289)
- 学科
- 济(85002)
- 经济(84922)
- 业(53277)
- 管理(52621)
- 企(41538)
- 企业(41538)
- 方法(37631)
- 数学(33798)
- 数学方法(33496)
- 中国(31514)
- 融(28934)
- 金融(28932)
- 银(27025)
- 银行(27005)
- 行(26155)
- 农(24350)
- 财(24063)
- 贸(21489)
- 贸易(21475)
- 易(21052)
- 制(19689)
- 地方(17741)
- 业经(17106)
- 农业(16032)
- 学(15273)
- 务(14282)
- 财务(14247)
- 财务管理(14214)
- 企业财务(13495)
- 策(13024)
- 机构
- 大学(283595)
- 学院(282841)
- 济(131619)
- 经济(129118)
- 管理(105774)
- 研究(103037)
- 理学(89761)
- 理学院(88760)
- 管理学(87524)
- 管理学院(86987)
- 中国(86841)
- 财(61486)
- 京(59942)
- 科学(57637)
- 所(52049)
- 中心(48846)
- 财经(48143)
- 研究所(47002)
- 农(45523)
- 经(43821)
- 经济学(42752)
- 江(41748)
- 北京(38863)
- 经济学院(38727)
- 业大(37267)
- 院(36383)
- 范(35974)
- 农业(35730)
- 师范(35696)
- 财经大学(35673)
- 基金
- 项目(178841)
- 科学(141324)
- 研究(134324)
- 基金(131662)
- 家(113442)
- 国家(112532)
- 科学基金(95719)
- 社会(86962)
- 社会科(82741)
- 社会科学(82717)
- 基金项目(68058)
- 省(66685)
- 教育(61030)
- 自然(58732)
- 自然科(57377)
- 自然科学(57359)
- 划(57193)
- 自然科学基金(56390)
- 资助(55586)
- 编号(54118)
- 成果(45628)
- 部(41706)
- 重点(40718)
- 发(40115)
- 课题(37758)
- 创(37102)
- 国家社会(36857)
- 教育部(36129)
- 性(35449)
- 中国(35041)
- 期刊
- 济(142724)
- 经济(142724)
- 研究(91515)
- 中国(56025)
- 财(46488)
- 融(45112)
- 金融(45112)
- 农(41641)
- 学报(39167)
- 科学(37400)
- 管理(37254)
- 大学(30008)
- 学学(28154)
- 农业(27527)
- 教育(26988)
- 经济研究(24642)
- 财经(24303)
- 技术(22670)
- 经(20953)
- 业经(20923)
- 贸(20052)
- 国际(19532)
- 问题(19230)
- 世界(16148)
- 业(15412)
- 技术经济(14339)
- 理论(14307)
- 统计(13733)
- 实践(12585)
- 践(12585)
共检索到441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修晶
次贷危机不仅重创了欧美金融市场,而且祸及全球。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明显衰落;欧洲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一些产油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中国而言,次贷危机也可能是一个契机,它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欧美金融模式的机会,我国需要在危机中学习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也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加强对外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格局 策略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文学 郝君富
本世纪以来国际金融格局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变化趋势,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使现有国际金融秩序面临越来越大的改革压力,西方国家和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话语权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我国应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积极参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金融合作,逐步构建并拓展中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文君 李博
本文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举措。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短期的,从长期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基本没有改变,金融危机使工业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动力增强,使产业梯度转移得以加速,可以说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工业结构 优化升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多淑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岭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世界经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问题。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受到直接打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被金融危机进一步放大。因此,解决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调整取向,也决定着我国经济能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国际金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剖建 刘鹃 李永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日益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而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核心功能区,更是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浦东金融核心区生态环境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及内涵,提出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应以金融交易为核心,以建立金融产业价值网络体系、建立和强化价格发现机制以及金融创新为重点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本文从深层次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对中国经济基本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面临中期调整、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首先应该立足于自身问题,顺应周期波动,加快结构调整,将政策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根源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既然我们认识到,美国经济崩溃对中国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是我们为以往过度依赖高投资和高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就应该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改善经济体效率,坚定地转向以内需消费为主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三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货币金融力量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战略权力。IMF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显突出。在此背景下 ,美国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政治和军事权力的“金融霸权” ,它在国际格局的地位重新得到强化。欧元的诞生 ,使欧盟加速发展并成为挑战美元霸权和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日元国际化的实现 ,日本政治大国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维生 张志远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指出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主体注重短期利益会选择监管竞争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则会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由于很难改变多数监管主体追求短期利益的现状,致使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囚徒困境"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监管竞争 监管合作 演化博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求
若干重要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中国全球性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民主法制和市场透明度的改善、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龙 黄金老
2002年全球金融板块呈现调整特征:一是国际股票市场全线大跌,但其他市场却有不同程度的“好”行情;二是股票、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受挫,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重拾风光;三是美元强货币走跌,欧元等弱货币走强;四是美国等强势金融体遭困,东南亚等弱势金融体逞强。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对外金融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以开放促改革的局面初步形成。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对外金融 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