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2)
- 2023(6395)
- 2022(5189)
- 2021(4762)
- 2020(4035)
- 2019(9274)
- 2018(8680)
- 2017(17806)
- 2016(9011)
- 2015(10181)
- 2014(10011)
- 2013(10121)
- 2012(9391)
- 2011(8467)
- 2010(8785)
- 2009(8837)
- 2008(7976)
- 2007(7203)
- 2006(6450)
- 2005(6347)
- 学科
- 济(37297)
- 经济(37258)
- 融(28908)
- 金融(28908)
- 业(27551)
- 银(26347)
- 银行(26343)
- 行(25526)
- 管理(23629)
- 企(21765)
- 企业(21765)
- 中国(19338)
- 方法(18142)
- 数学(16449)
- 数学方法(16372)
- 制(13397)
- 财(13130)
- 中国金融(11453)
- 险(10851)
- 保险(10760)
- 贸(10067)
- 贸易(10054)
- 易(9763)
- 务(9360)
- 财务(9347)
- 财务管理(9330)
- 企业财务(8986)
- 农(7908)
- 业经(7804)
- 地方(7598)
- 机构
- 大学(126980)
- 学院(125339)
- 济(62742)
- 经济(61508)
- 中国(48180)
- 管理(47435)
- 研究(41605)
- 理学(38680)
- 理学院(38368)
- 管理学(37973)
- 管理学院(37742)
- 财(34809)
- 财经(27071)
- 融(26872)
- 金融(26474)
- 京(25627)
- 银(25390)
- 经(24748)
- 银行(24468)
- 中心(23143)
- 行(22714)
- 经济学(22190)
- 财经大学(20827)
- 人民(20462)
- 经济学院(20278)
- 所(20010)
- 国人(19199)
- 中国人(19088)
- 科学(18814)
- 中国人民(18484)
- 基金
- 项目(74020)
- 科学(58769)
- 基金(56646)
- 研究(55819)
- 家(47373)
- 国家(47021)
- 科学基金(41285)
- 社会(37838)
- 社会科(36208)
- 社会科学(36195)
- 基金项目(28798)
- 省(26235)
- 资助(25392)
- 自然(25118)
- 自然科(24615)
- 自然科学(24610)
- 教育(24544)
- 自然科学基金(24215)
- 划(22251)
- 编号(21459)
- 成果(17956)
- 部(17674)
- 重点(16416)
- 国家社会(16321)
- 性(16165)
- 教育部(16105)
- 创(15700)
- 人文(15518)
- 发(15442)
- 制(15251)
共检索到213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凌
在西方各国财政货币政策多变和中国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极端风险频发,人民币汇率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中的关键变量,极易受这些极端风险影响。采用GARCH-Copula-CoVaR模型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间极端风险双向传染的强度、非线性特征和动态变化。研究发现,相较于对人民币在岸汇率,国际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对人民币离岸汇率的传染更强;人民币在岸汇率极端风险比离岸汇率极端风险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传染要弱,且强度变化小;VIX指数的极端风险对在岸离岸汇率的传染最强,VIX指数大于30时应提高警惕;当前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管理与跨国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稳定有一定效果。本研究对如何防范国际金融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极端风险双向传染的负面冲击,维护我国经济金融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静一
本文采用联合非对称MVMQ-CAViaR模型,对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极端风险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溢出水平有限,且离岸人民币对在岸人民币的溢出更加明显;利空消息冲击比利好消息冲击引起的人民币外汇市场下挫力度更强,联合冲击会加剧市场波动;"8.11汇改"提高了两个市场极端风险的溢出水平,且汇改之后,两个市场人民币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都明显增加。因此,货币当局要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在岸人民币对离岸人民币的影响力,同时应特别警惕离岸与在岸人民币的联合效应,防范人民币的断崖式贬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政 贾妍妍 李晓艳
本文对在岸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同地区跨品种、同品种跨地区和跨地区跨品种三种情形下各市场间均存在极端风险双向溢出效应,且在岸对离岸的极端风险溢出高于反方向溢出,即期对远期的极端风险溢出大于后者对前者的溢出。此外,各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性,随汇率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增强,尤其在"811汇改"后,极端风险溢出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政 郝毅 袁瑾
本文采用递归MVMQ-CAViaR模型,对境内外人民币利率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短期品种表现出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而长期品种以在岸利率对离岸利率单向极端风险溢出为主。在极端风险层面,在岸市场仍然处于利率信息的中心地位,且暂时没有旁落离岸市场的担忧。一旦离岸人民币利率发生极端变动,中央银行会及时进行干预并引导市场参与者预期,降低在岸利率未来的极端风险水平;但面对小的离岸市场冲击,中央银行更倾向于让在岸利率进行自我调节,离岸冲击会提高在岸利率未来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强。文章运用MVGARCH-BEKK模型和Wald系数检验,选取2012年以来在岸即期汇率(CNY)、远期汇率(DF)及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分别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引导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岸即期汇率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效应更显著,离岸NDF市场汇率对在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突出,而香港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市场的两种效应均不明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邢雅菲
在剖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9月24日至2016年10月25日的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率,以及美国VIX指数和德国VDAX指数数据,通过构建DCC-GARCH和VEC模型对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即、远期汇差进行长短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差变动有一定的动态相关性,811汇改前、后这种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论长期里还是短期内,离在岸即期汇差和远期汇差的相关性都更强。为此,当前应稳步实行汇率"双轨制",加强对离岸人民币外汇市
关键词:
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汇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邢雅菲
在剖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9月24日至2016年10月25日的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率,以及美国VIX指数和德国VDAX指数数据,通过构建DCC-GARCH和VEC模型对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即、远期汇差进行长短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在岸人民币即、远期汇差变动有一定的动态相关性,811汇改前、后这种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论长期里还是短期内,离在岸即期汇差和远期汇差的相关性都更强。为此,当前应稳步实行汇率"双轨制",加强对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监测,进一步寻求离在岸市场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汇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张斌 张明 徐奇渊 郑联盛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与此同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也迅猛发展。仅以香港人民币存款为例,2009年和2010年末数量分别为627亿、3149亿元人民币;目前甚至已经突破了4000亿。这种发展势头,在令人鼓舞的同时也同样让人不安。作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回顾、分析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最新进展,然后着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修晶 周颖
论文主要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NDF)之间汇率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将样本区间分为四段,采用日度数据,利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三个市场日汇率数据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市场相关程度不断增强,信息传递较快;2009年7月1日前CNY市场与CNH市场汇率波动率的相关系数较低且规律性不强;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7月19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再升值,其相关系数接近于0;2010年7月20日至2011年6月27日汇率波动性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人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卢熠 闫帅
采用2011年10月11日至2016年2月1日在岸人民币市场(CNY)、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以及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远期汇率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研究了三个市场之间的非时变溢出效应以及时变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发现,NDF市场对CNY市场和CNH市场都有较强的溢出效应,CNY市场对CNH市场的溢出效应较弱,其他市场之间则不存在溢出效应;2012年4月和2015年8月的两次汇率改革政策会对三个市场间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中国可适度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汇率浮动幅度的限制,完善风险规避和隔离机制,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溢出效应 汇率改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卢熠 闫帅
采用2011年10月11日至2016年2月1日在岸人民币市场(CNY)、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以及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远期汇率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研究了三个市场之间的非时变溢出效应以及时变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发现,NDF市场对CNY市场和CNH市场都有较强的溢出效应,CNY市场对CNH市场的溢出效应较弱,其他市场之间则不存在溢出效应;2012年4月和2015年8月的两次汇率改革政策会对三个市场间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中国可适度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汇率浮动幅度的限制,完善风险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溢出效应 汇率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乔依德 李蕊 葛佳飞
推动和鼓励在境外建立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为在岸市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提供缓冲带,减缓骤然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同时叉可以为在岸市场的部分机构和企业率先从事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境外对接点,因而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种务实选择。但如果在岸市场不能与离岸市场有效对接和协同发展,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增加国内货币调控的难度,并可能为国际资本冲击在岸市场提供便利,也可能给未来人民币定价权带来不确定。在岸市场完全开放后,离岸市场将与在岸市场相互融合,进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不间断交易的人民币市场。而原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界限也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华 周为 蒋超
本文在利率和汇率改革的背景下,实证分析了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研究了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对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方面,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存在明显的报酬溢出效应,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在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要大,而且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强化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报酬溢出效应;汇率方面,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产生报酬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央银行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会降低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乐蒙 刘雨绮
从汇差波动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岸人民币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协调发展程度及其潜在风险因素;运用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汇差序列建立GARCH模型,推算得出了近五年来汇差序列的隐含波动率,借以观测其波动特征。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时间内,汇差序列呈现稳定波动的特征,但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等极端情况下,汇差序列则会表现出异常波动,造成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汇率失衡,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屠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居民持有人民币,人民币逐渐国际化。对于仍实行资本项目管制的中国,建立一个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并通过该市场的商业银行将人民币发展成为具备国际结算、计价、国际投资及国际借贷职能的国际化货币非常重要。从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路径来看,香港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不过,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也面临潜在风险,为了减小风险,就需要健全离岸金融市场的监控体系、完善开办离岸业务商业银行的监管措施以及加强对通过离岸金融市场洗钱的风险监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