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4)
2023(15685)
2022(13488)
2021(12748)
2020(10674)
2019(24439)
2018(23916)
2017(45888)
2016(24398)
2015(27607)
2014(26928)
2013(26685)
2012(24428)
2011(21975)
2010(21895)
2009(20505)
2008(18964)
2007(16105)
2006(14124)
2005(12596)
作者
(67167)
(55459)
(55197)
(52345)
(35357)
(26469)
(25186)
(21666)
(21192)
(19645)
(18940)
(18694)
(17537)
(17262)
(17208)
(16942)
(16397)
(16173)
(15856)
(15720)
(13729)
(13487)
(13208)
(12552)
(12480)
(12307)
(12268)
(12103)
(11099)
(10917)
学科
(94910)
经济(94800)
管理(66702)
(64227)
(53244)
企业(53244)
方法(43124)
数学(37418)
数学方法(37035)
中国(33032)
(28960)
金融(28958)
(26794)
银行(26761)
(25859)
(25461)
(24992)
(21899)
贸易(21881)
(21410)
业经(21209)
(20144)
地方(19213)
(19027)
农业(16710)
(16430)
理论(16407)
财务(16363)
财务管理(16338)
企业财务(15524)
机构
大学(336264)
学院(334291)
(140540)
经济(137713)
管理(131008)
研究(115727)
理学(113223)
理学院(112035)
管理学(110210)
管理学院(109643)
中国(93907)
(71708)
科学(68413)
(63334)
(57022)
中心(53652)
研究所(52152)
财经(51231)
(49670)
(46833)
业大(46697)
北京(45995)
(45462)
(43462)
经济学(43448)
师范(43100)
(42012)
经济学院(39256)
农业(38902)
财经大学(38442)
基金
项目(228585)
科学(179941)
研究(170189)
基金(167173)
(144878)
国家(143710)
科学基金(123388)
社会(107965)
社会科(102451)
社会科学(102425)
基金项目(88157)
(86225)
自然(78652)
教育(77492)
自然科(76867)
自然科学(76848)
自然科学基金(75459)
(73299)
编号(69415)
资助(69294)
成果(56527)
(51253)
重点(51097)
(48948)
(47675)
课题(47304)
国家社会(44912)
教育部(44533)
创新(44519)
科研(43650)
期刊
(148942)
经济(148942)
研究(102822)
中国(62252)
学报(49854)
管理(47215)
科学(46897)
(46225)
(45231)
(42821)
金融(42821)
大学(38253)
教育(36274)
学学(35883)
农业(31630)
技术(26921)
经济研究(25602)
财经(24549)
业经(23003)
(21040)
问题(19126)
(18532)
国际(18052)
理论(17170)
图书(17015)
(16739)
世界(16078)
实践(15548)
(15548)
科技(15132)
共检索到496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荣海  
运用Probit模型,以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金融不同的稳定状态作为被解释变量,围绕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展开分析。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不利于中国金融的稳定,但是,这一段时期内中国的金融体系是稳定的。而房地产金融市场、外汇储备、国内债务规模和股票市场是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平  韩峰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一定波动。文章首先利用中部地区1978~2009年的GDP发展指数数据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性进行整体分析和分阶段分析,继而重点针对金融危机时期展开分析,选取GDP增长率、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七项指标,运用评级法对比分析中部地区各省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恢复能力等经济稳定性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和江西两省经济稳定性相对较强,而河南省和山西省则相对略显不足。文章最后就后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各省如何实现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绩新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就中俄两国来说,石油合作对于两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俄罗斯能源战略及其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新格局的分析,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新的石油合作战略联盟,以更好地加强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科  
本文以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从银行、存款人、借款人视角说明了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由于我国存在的高市场集中度、高政府隐形担保导致了银行脆弱性的表现主要以局部银行危机的形式出现,并且"脆弱+冲击"是其主要的实现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稳定存款人心理预期为着力点,从纠正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错位救助、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赎买国家隐性担保、引入市场约束激励银行审慎经营三个方面,明确市场约束、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激励兼容的局部银行危机处理策略,是构建局部银行危机向系统性银行危机转变的阻断机制的必要现实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于明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淑玲  
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大幅下降,中国对外贸易同样受到严重冲击。当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风险较大,各国金融体系受损尚未完全修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对外贸易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审慎对待汇率波动、资本泡沫等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监管,提早防范,积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更重要的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争取产业产品的定价权,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家红  袁开国  杨洪  
旅游业是一个对环境高度敏感的产业。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给中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日渐明显。依据相关的数据,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入境旅游业的总体影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接着运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对此次危机给我国不同地区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度剖析。根据以上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以下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1)目标市场的重新定位与选择。(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入境旅游空间格局。(3)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旅游产品开发策略。(4)拉动与开拓广阔的国内旅游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文胜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作为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新型产业工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首当其冲遭受冲击。本文拟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刘晓静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和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分析,评价了当前经济金融的现状和问题;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论述加强金融监管、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舜  邱三发  凌洪  
随着WTO项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对冲基金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将不断加大。目前,对冲基金之于中国市场还比较陌生,人们往往将其视为金融市场的掠夺者和金融动荡的罪魁祸首。实际上从西方学者们对近年主要金融事件的实证分析来看,对冲基金并不全是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薛东晖  
中日韩三国的出口贸易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都遭受了重创,但其表现出来的脆弱性却有所不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出口贸易表现出相对强的稳定性。对这一发现,文章从出口产品结构、东亚生产网络、人民币汇率调整和出口退税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剖析,同时引发有关中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参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