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8)
2023(12812)
2022(10947)
2021(10197)
2020(8533)
2019(19170)
2018(18424)
2017(35032)
2016(18469)
2015(20609)
2014(19910)
2013(19789)
2012(18356)
2011(16561)
2010(16981)
2009(16242)
2008(15512)
2007(13561)
2006(12268)
2005(11814)
作者
(49168)
(40594)
(40318)
(38666)
(25961)
(19484)
(18482)
(15631)
(15464)
(14737)
(13888)
(13592)
(12972)
(12756)
(12716)
(12679)
(11894)
(11890)
(11505)
(11385)
(10177)
(9732)
(9719)
(9400)
(9142)
(9077)
(9056)
(8731)
(8137)
(7945)
学科
(74109)
经济(74021)
管理(51463)
(49154)
(40857)
企业(40857)
中国(30863)
(28950)
金融(28948)
方法(28351)
(26833)
银行(26824)
(25960)
(24138)
数学(24045)
数学方法(23695)
(20035)
(19522)
(18937)
贸易(18917)
(18546)
业经(16458)
(15751)
财务(15695)
财务管理(15661)
企业财务(14897)
(14263)
地方(14101)
农业(13213)
理论(13085)
机构
大学(253225)
学院(250613)
(113845)
经济(111693)
研究(91947)
管理(90512)
中国(80879)
理学(75651)
理学院(74840)
管理学(73593)
管理学院(73140)
(56450)
(54889)
科学(49111)
(45851)
中心(43653)
财经(43554)
研究所(40706)
(39752)
经济学(37134)
(36897)
北京(36128)
(35112)
(33350)
经济学院(33286)
师范(33106)
(32551)
财经大学(32545)
(30642)
业大(29511)
基金
项目(154133)
科学(122231)
研究(118396)
基金(114131)
(98157)
国家(97366)
科学基金(83209)
社会(77569)
社会科(73701)
社会科学(73687)
基金项目(58320)
(55874)
教育(54200)
自然(50086)
自然科(49008)
自然科学(48997)
(48142)
自然科学基金(48117)
资助(47879)
编号(47675)
成果(41432)
(35909)
重点(35242)
(33656)
国家社会(33308)
课题(33064)
(32223)
(31971)
教育部(31841)
中国(31428)
期刊
(130121)
经济(130121)
研究(87125)
中国(55020)
(44910)
(43072)
金融(43072)
管理(36739)
学报(34137)
(33177)
科学(32103)
教育(29559)
大学(27176)
学学(24696)
经济研究(22850)
财经(22328)
农业(22025)
技术(19651)
(19422)
(18816)
国际(18622)
业经(18563)
问题(16817)
世界(15246)
图书(13950)
(12453)
理论(12222)
会计(11813)
技术经济(11142)
统计(10917)
共检索到41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志田  刘厚俊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把有关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争鸣推向新的高潮。本文就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原因、中国宏观政策的协调运用、中国宏观调控的绩效,以及未来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观点做了简单评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对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淡化总量政策到强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反方向的组合向同方向的组合转变,汇率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转向贬值的方向,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活跃和改善供给。2009年的中国经济会比2008年更困难,未来两三年的中国经济将比较困难,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保持高速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银胜  
本文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及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不同时点下我国宏观调控背景的比较分析,重点研究了应对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应该选择的宏观调控目标、着力点及相关调控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课题组  李豪明  
在金融危机之前,珠三角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根据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着重于对内源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的分析,以及金融危机对内源型集群既有的转型升级路径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下降会对内源型产业集群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可能通过需求效应使得集群结构趋向集中,为形成"准层级治理"结构提供条件,有利于集群内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实现功能升级;另一方面则可能加剧金融抑制,对企业实现功能升级造成障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飞  
金融危机"捧热"了《资本论》,"火"了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可谓是一时火爆。在两次席卷人类破坏社会的金融危机刚刚过去这一背景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是在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番梳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松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蔓延,并已对中国的宏观调控造成不利影响,加剧了金融风险。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及目标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次贷危机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存在有效性冲突。因此,探求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予以应对。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次宏观调控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次调控时面临的外部冲击大小不同,调控的灵活性、预见性不同,调控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力度不同,调控时的经济体制基础不同,调控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能更为有效地拉动内需,走出经济低迷的状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科  
本文以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从银行、存款人、借款人视角说明了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由于我国存在的高市场集中度、高政府隐形担保导致了银行脆弱性的表现主要以局部银行危机的形式出现,并且"脆弱+冲击"是其主要的实现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稳定存款人心理预期为着力点,从纠正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错位救助、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赎买国家隐性担保、引入市场约束激励银行审慎经营三个方面,明确市场约束、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激励兼容的局部银行危机处理策略,是构建局部银行危机向系统性银行危机转变的阻断机制的必要现实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绩新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就中俄两国来说,石油合作对于两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俄罗斯能源战略及其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新格局的分析,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新的石油合作战略联盟,以更好地加强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王建军  张国柱  
文章用金融危机四阶段周期理论剖析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通过构造金融渠道危机传染模型及贸易渠道危机传染模型,对20国集团国家金融危机隐蔽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和危机恢复期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出结论:金融渠道具有显著地周期性危机传染特质;贸易渠道具有次显著地周期性危机传染特质,传染性变化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渗透同步;贸易渠道传染性周期演进滞后于金融渠道;金融危机恢复期宏观经济变量显著性增强,表明调节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降低金融危机的传染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于明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文胜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作为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新型产业工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首当其冲遭受冲击。本文拟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操纵和把握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来,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据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实行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俊新  
本文综述了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的最新进展,包括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成因和发展趋势。尽管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本轮全球经济失衡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中各国采取的响应政策暂时缓解了失衡的程度,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但现阶段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失衡仍将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