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5)
2023(4564)
2022(3701)
2021(3319)
2020(2880)
2019(6278)
2018(5800)
2017(11412)
2016(5739)
2015(6662)
2014(6597)
2013(6594)
2012(6213)
2011(5459)
2010(6151)
2009(6078)
2008(4792)
2007(4094)
2006(3750)
2005(3664)
作者
(15371)
(12384)
(12193)
(11770)
(7894)
(6045)
(5799)
(4923)
(4606)
(4556)
(4261)
(4131)
(4089)
(4003)
(3883)
(3873)
(3745)
(3535)
(3510)
(3470)
(3262)
(3036)
(2922)
(2899)
(2887)
(2875)
(2863)
(2750)
(2610)
(2544)
学科
(25859)
金融(25859)
(22291)
银行(22291)
(21743)
(20198)
经济(20173)
(16919)
管理(14975)
中国(14900)
(14137)
企业(14137)
中国金融(10927)
(9095)
(8802)
方法(7351)
(6488)
(6481)
财务(6472)
贸易(6472)
财务管理(6459)
(6404)
地方(6375)
企业财务(6213)
数学(6078)
数学方法(6028)
(5757)
业经(5581)
理论(5148)
(4976)
机构
学院(76339)
大学(75176)
(35042)
经济(34229)
中国(29509)
研究(26185)
管理(26108)
理学(21214)
理学院(21011)
管理学(20736)
管理学院(20606)
(18945)
(16827)
银行(16244)
(15574)
(15525)
(15284)
金融(15283)
中心(15095)
财经(14422)
(13114)
人民(12750)
(12661)
科学(12410)
经济学(12079)
(11786)
国人(11705)
中国人(11632)
中国人民(11505)
研究所(11140)
基金
项目(45096)
研究(36254)
科学(34911)
基金(31884)
(26544)
国家(26307)
社会(23050)
科学基金(22448)
社会科(22097)
社会科学(22093)
(17555)
教育(16599)
基金项目(16238)
编号(15212)
(14474)
资助(13665)
成果(13160)
自然(12321)
自然科(12059)
自然科学(12054)
自然科学基金(11815)
课题(10854)
(10822)
重点(10566)
(10497)
(10470)
(10203)
(9987)
国家社会(9803)
项目编号(9796)
期刊
(37525)
经济(37525)
(29113)
金融(29113)
研究(26983)
中国(18480)
(14653)
管理(9996)
(9873)
教育(9401)
学报(9299)
国际(8175)
大学(7948)
科学(7888)
学学(7444)
财经(7400)
(6489)
技术(6438)
(6300)
经济研究(6182)
农业(5876)
中国金融(5296)
理论(5122)
业经(4931)
问题(4777)
实践(4651)
(4651)
世界(4572)
(3687)
论坛(3687)
共检索到134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下敲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钟声,十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重新审视那场重创世界的危机,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反思危机后金融体系的变化和新格局,反思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对于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镜鉴和警示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康霖  许国新  
吸取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能够有不同的视角,更要注意其全球性和关联性。其一,既要注重金融安全,又要反对金融霸权,必须抑制美元泛滥;其二,必须缩小贫富差距,弱化利益集团及其相互博弈,实现群体之间的利益制衡;其三,金融创新应把握一定的度;其四,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佳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克湖  梅睿哲  
九十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倪克湖梅睿哲一、金融危机的特点1.主要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日本虽然也发生了住友储蓄银行、宇宙储蓄合作社引起的金融危机,可是这种危机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比较起来,还是爆发率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如果其波及蔓延他国,使其它国家和地区陷入严重困境,被称之为地区性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一般来说,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河合正弘  
一、东亚危机:原因、发展、影响1、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1)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东亚危机国家之所以会受到危机的冲击,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这些国家都正在经历经济的扩张,需要大量短期、未经套利保值的外资的流入。当投资者态度发生转变时,大规模资本流出便会产生,因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维海  
自泰国于今年5月爆发货币危机以来,这场危机已蔓延至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新兴市场,而演化为一场东南亚地区的局部性金融危机。5~6月国际游资主要围攻泰国铢,7月以来则围攻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自7月初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以来,短短一个月泰铢对美元贬值38%,马来西亚林吉特和菲律宾比索各贬值15%。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三颗树  马丁·沃尔夫  
"就大宗商品、货币、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波动性、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这些年的局面前所未有。"——罗伯特·艾力伯"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华炳  
泰国金融危机的教训邱华炳(一)在经济、金融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株连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务必加强防范。由于东南亚国家间经济上的相互联系,泰国经济不景气株连到其他国家,今年以来该地区经济增长势头不如往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是外汇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菲律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承训  
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给我国的金融体制创新提供一面镜子。鉴此,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此次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把握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与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六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坚持我国金融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借鉴别人与自我完善的关系,决不能照搬美国自由化金融的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英哲  
编者按:作者是韩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韩国金融研究所所长。此文为3月16—17日在荷兰由FONDAD组织的“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中克服金融危机:全球性的金融新时代对规范化和监督体系的挑战”的会议所准备。这一文章的早期稿本曾在1月26—27日在纽约召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强  
本文深入剖析了2007年起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必然性及其根源,述评了各主要经济体出台的应对政策,并从七个方面分析了这些政策措施对后危机时代的影响。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前车之鉴,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苏阜宁县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中国金融潜在着危机 与世界经济相比,中国经济维持着较快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非常可喜。但中国金融存在着潜在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 一是巨额不良资产潜在着危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达五成(远远大于中央银行估计的三成),如果按国际标准,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目前,以当前内地银行的营运表现来看,很难在短期内压降不良资产(除非内地银行体系再获注资),达到国际标准要求。据中国人民银行透露,目前国有银行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晓波  
关于金融危机及有效防范的思考●朱晓波近几年,国际金融界频繁出现金融危机事件,严重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甚至严重地动摇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基础。值得我们的深思!当然客观地看,无论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彩丽  
一、金融危机是何方幽灵金融危机跟地震有些相似,由于地应力的积累和作用,地层发生扭曲,扭曲到一定程度,不能及时调整,就突然释放出来,地动山摇。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由于经济内部的各种力量,比如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宏观经济总量、甚至还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治理课题组  许善达  钱毅  陆钦  张春煜  杨才然  丁朝霞  李媛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中欧美金融业暴露的严重公司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文章提出对"股权结构越分散越好"、"股权激励力度越大越好"、"股东利益至上"及"大而不倒"等信条的反思,并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有如下启示:一是在监管中必须重视系统效应的监管责任、逐步建立综合监管模式、探索开展逆经济周期监管;二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三是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四是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理性开展金融创新;五是在董事会建设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素质、强化风险管理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