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6)
2023(6124)
2022(4978)
2021(4502)
2020(3829)
2019(8583)
2018(7982)
2017(15759)
2016(8171)
2015(9335)
2014(8964)
2013(9017)
2012(8572)
2011(7737)
2010(8176)
2009(8020)
2008(6748)
2007(5904)
2006(5409)
2005(5136)
作者
(24294)
(19941)
(19729)
(18736)
(12680)
(9722)
(8966)
(7952)
(7611)
(7178)
(6843)
(6788)
(6534)
(6439)
(6424)
(6401)
(6045)
(5816)
(5786)
(5603)
(4982)
(4981)
(4877)
(4717)
(4633)
(4525)
(4432)
(4381)
(4152)
(4138)
学科
(31379)
经济(31333)
(26480)
金融(26480)
(23593)
(22628)
银行(22606)
(22052)
管理(21437)
(19871)
企业(19871)
中国(16995)
方法(12974)
(12305)
数学(11190)
数学方法(11087)
中国金融(11016)
(10503)
(8428)
财务(8414)
财务管理(8397)
(8379)
贸易(8370)
(8250)
企业财务(8124)
(8003)
地方(7964)
业经(7682)
(6472)
(6430)
机构
大学(114111)
学院(112902)
(50904)
经济(49883)
研究(43580)
中国(41271)
管理(38315)
理学(32064)
理学院(31728)
管理学(31213)
管理学院(31036)
(25902)
科学(24474)
(24370)
(22601)
中心(21900)
(21825)
研究所(20429)
财经(20104)
(18454)
(18086)
(18026)
金融(17770)
农业(17457)
经济学(17399)
银行(17389)
(17002)
业大(16403)
(16318)
经济学院(15819)
基金
项目(72859)
科学(56414)
基金(53465)
研究(51862)
(47712)
国家(47316)
科学基金(39400)
社会(33276)
社会科(31767)
社会科学(31758)
(27482)
基金项目(27163)
自然(25219)
自然科(24660)
自然科学(24648)
自然科学基金(24223)
(23922)
资助(23308)
教育(23171)
编号(19548)
重点(17344)
成果(16884)
(16579)
(16573)
(15837)
创新(14888)
科研(14491)
国家社会(14405)
课题(14378)
(14332)
期刊
(53678)
经济(53678)
研究(37984)
(31024)
金融(31024)
中国(24484)
学报(20309)
(20224)
(19734)
科学(16897)
大学(15640)
管理(15019)
学学(14905)
农业(13132)
财经(10677)
国际(10008)
教育(9967)
经济研究(9470)
(9150)
(8324)
技术(7565)
世界(7375)
(7217)
问题(7022)
业经(6859)
理论(6248)
实践(5552)
(5552)
业大(5291)
中国金融(5288)
共检索到187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易纲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集中地体现了一个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通过迅速地传导,爆发在美国这样的世界金融中心,波及到全球各地,对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明坤  邱兆祥  
论文发现,国内的相关研究,分别基于金融体系、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国际环境和马克思经济理论等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基于金融体系展开的研究分别从金融体系运作、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体系顺周期因素和金融监管等视角进行探讨。基于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展开的研究分别从失衡本身、联储货币政策和政府经济政策等视角展开论述。基于国际环境展开的研究则分别从国际失衡本身、国际货币体系和新兴国家责任等视角进行分析。论文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使世界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所决定的。同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研究金融危机的成因,深刻总结其中的教训,认真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明华  赵峰  
现行的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观点多达十几种,然而,鲜有研究从治理风险角度来诠释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从更微观的公司治理视角来解读金融危机,结合一个治理风险的分析框架,将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划分为:治理风险累积、治理风险放大和治理风险爆发三个阶段,系统阐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作用机理,并着重分析了内部和外部治理风险的累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永明  
监管资本套利是指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绕过资本监管"粉饰"其资本金实力的行为,其动机来源于银行节约资本税——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之差的内在要求。银行从事监管资本套利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摘樱桃"、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增信和间接增信。但在实践中,银行将其进行"组装"和"改造",通过对证券化产品的持有和对SPVs的流动性支持,保留了基础资产的绝大部分风险。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这些风险开始显现,给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致使得美国银行业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当从改善资本监管和完善公司治理等角度加强银行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康霖  许国新  
吸取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能够有不同的视角,更要注意其全球性和关联性。其一,既要注重金融安全,又要反对金融霸权,必须抑制美元泛滥;其二,必须缩小贫富差距,弱化利益集团及其相互博弈,实现群体之间的利益制衡;其三,金融创新应把握一定的度;其四,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毅  赵婷  
自1929年大萧条后,每隔一定时期,国际上就会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每次大型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原因,不仅需要进行持久深入的理论诠释,而且需要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进行纠偏。对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并且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而言,要少走弯路,避免危机,加快发展,就需要全面总结历次金融危机成因,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思路。金融改革的设计思路切忌生搬硬套国外模式;应及时化解经济和金融体制中的各类主要内部矛盾;确立合理的金融创新路径和节奏;理顺金融机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配套措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奇帆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在于以华尔街为首的美欧金融体系违反了金融业3个基本原则:植根于工商产业,严格管控风险,杠杆率适度。我国金融体系要防止5个趋势:政策过度叠加,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老大"意识蔓延,收入过高,服务意识不强。规避危机要力求4个平衡:贷款余额与GDP大体1∶1,证券市场市值与GDP大体1∶1,房地产总市值与GDP大体1∶1,国家主权债务加上社会保障支出与GDP大体1∶1。化解金融危机,不能依靠金融业自我循环,而要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形势调查,在第二季度,23%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好转,仍有39%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处于低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传兵  
对于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成因诸说纷纭,但是对于此次危机中无形资本这种新的资本形态发挥了什么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力图通过对无形资本在微观层面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探求这种新资本形态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无形资本对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具有正向放大能力,无形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无形资本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们要注意观察金融危机发展的新特点,尤其是新资本形态——无形资本的作用,并据此在今后的金融改革和反经济危机的对策中,加大对无形资本的监管力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德卿   李江涛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为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历次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加强金融监管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而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风险处置经验与启示。金融危机不仅对发生国本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全球金融体系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重要挑战。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刘晓静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和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分析,评价了当前经济金融的现状和问题;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论述加强金融监管、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揭水利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加转轨"的我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124点跌至最低的1664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投资者心理和金融创新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我国的产业金融转型创造了机会。本文认为,我们要化危为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改善宏观运行环境、强化应急机制、稳定市场信心、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化解风险能力,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