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8)
2023(9317)
2022(7664)
2021(6800)
2020(5669)
2019(12590)
2018(12078)
2017(23327)
2016(12229)
2015(13942)
2014(14101)
2013(13809)
2012(13182)
2011(12216)
2010(12787)
2009(12308)
2008(11068)
2007(9939)
2006(9227)
2005(8665)
作者
(35933)
(29952)
(29626)
(28445)
(19078)
(14016)
(13591)
(11466)
(11419)
(10598)
(10272)
(9917)
(9801)
(9619)
(9464)
(9351)
(8786)
(8599)
(8410)
(8094)
(7883)
(7319)
(7114)
(7066)
(6872)
(6690)
(6509)
(6349)
(6104)
(5949)
学科
(70857)
经济(70792)
管理(33926)
(31288)
(27744)
金融(27737)
(25650)
企业(25650)
(24114)
银行(24095)
中国(23466)
(23452)
方法(20671)
地方(20411)
数学(17831)
数学方法(17730)
(16252)
(15081)
业经(13744)
(13304)
(12904)
地方经济(12790)
(11644)
中国金融(11246)
理论(10331)
(10245)
财务(10211)
财务管理(10198)
(10131)
贸易(10120)
机构
学院(179660)
大学(178763)
(88028)
经济(86267)
研究(67791)
管理(62382)
中国(58574)
理学(51786)
理学院(51234)
管理学(50519)
管理学院(50191)
(41312)
(37602)
科学(36203)
(34299)
财经(32033)
中心(31859)
研究所(30739)
经济学(29450)
(28956)
(27627)
(27608)
经济学院(26263)
北京(24366)
(24118)
财经大学(23761)
(22503)
业大(22284)
(22269)
(22017)
基金
项目(108959)
科学(84872)
研究(82540)
基金(78191)
(67244)
国家(66673)
科学基金(56234)
社会(54441)
社会科(51734)
社会科学(51724)
(42679)
基金项目(39952)
教育(36915)
(34964)
资助(32859)
编号(32678)
自然(32523)
自然科(31739)
自然科学(31727)
自然科学基金(31148)
成果(28143)
(25620)
重点(24883)
课题(23971)
(23935)
国家社会(23251)
(22658)
(22040)
发展(21470)
创新(21255)
期刊
(106172)
经济(106172)
研究(62582)
中国(38612)
(35762)
金融(35762)
(32182)
学报(25918)
(25783)
管理(25131)
科学(22959)
大学(20356)
学学(19386)
经济研究(18720)
财经(17651)
教育(17345)
农业(16526)
技术(15745)
(15326)
业经(14018)
问题(13463)
国际(13055)
(12037)
世界(11172)
技术经济(9738)
统计(9138)
理论(8714)
(8321)
经济问题(8310)
商业(8214)
共检索到30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敏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下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金融资本扩张过程中,通过两个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一是在货币领域,以美元符号化为基础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解脱了实物对资本的束缚,货币纯粹脱离开贵金属,虚拟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造成了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二是在生产领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安排产业结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造成了全世界在实体经济方面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依赖。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其影响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鉴于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恶化,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进一步降低。但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2009年下半年可能会趋于走稳,油价下跌,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由于主要大国采取政府干预措施以及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全球经济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样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除了短期内经济衰退之外,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将是深远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晓华  赵志君  
本文根据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把2008年以来的宏观政策分成协调一致的共识、各自为政的分歧和迫不得已的新一波宽松三个阶段,考察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和宏观政策演化。通过经济基本面、政府赤字、货币政策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五个特征。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减速和政府赤字和债务率居高不下且趋势性上升的背景下,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为继,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压低至零甚至负值是一种常态现象,从而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储备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是不得已的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娟  何泽荣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性原因,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特别是其基本矛盾长期积累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同时,本文深入探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演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义平  徐斌  
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大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经济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严重的波动甚至危机,严重破坏经济的运行。文章认为,为了防患于未然,缓和或避免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性,有必要建立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振奇  黄海燕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如影随行。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资本主义社会已发生过10多次世界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2008年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处历史阶段不同,这次危机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危机相比较,在促成因素、爆发形式和破坏性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一、资本主义已进到虚拟金融资本主义阶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一、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矛盾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沿袭了五十年前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但却在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秩序和纪律,于是,秩序弱化而又缺乏新的原则和理念支撑的“现存的无体系的体系”已经“不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曲延英  
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之一在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动荡。自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以来,金融危机已迅速蔓延到周边国家,进而逐渐冲破东南亚的地域局限,向东北亚乃至全球扩散。这场金融危机造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突现了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二者关系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之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点,通过对西方相关经济学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的反思,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和阐释西方国家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我们能够更为科学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这场危机本身以及在应对危机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进而为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璐  金素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凸显了虚拟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二重效应"。本文借鉴马克思提出的"虚拟经济"内涵,分析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虚拟经济的角度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予以剖析和解释,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认为虚拟经济必须合理利用,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催生了"10+3"等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合作的深入使东亚的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如何在相互依赖中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形势调查,在第二季度,23%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好转,仍有39%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处于低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