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2)
2023(18348)
2022(15501)
2021(14111)
2020(12161)
2019(27752)
2018(27222)
2017(51861)
2016(28064)
2015(31590)
2014(31442)
2013(30926)
2012(28532)
2011(25760)
2010(26301)
2009(24651)
2008(23206)
2007(20489)
2006(17925)
2005(15907)
作者
(83186)
(69709)
(69473)
(65838)
(44041)
(33672)
(31718)
(27334)
(26342)
(24689)
(23668)
(23346)
(22107)
(21939)
(21701)
(21520)
(20918)
(20559)
(20135)
(19884)
(17335)
(17254)
(17045)
(15872)
(15834)
(15490)
(15381)
(15271)
(14148)
(13704)
学科
(127488)
经济(127367)
管理(79111)
(76214)
(63259)
企业(63259)
方法(55878)
数学(49614)
数学方法(48855)
中国(33605)
(30635)
(29722)
金融(29719)
(29629)
(27644)
银行(27578)
地方(27078)
(26499)
业经(25960)
(25565)
(23465)
贸易(23450)
(23316)
(22810)
农业(20239)
(19911)
财务(19845)
财务管理(19796)
理论(19632)
企业财务(18807)
机构
学院(403849)
大学(402345)
(171347)
经济(167960)
管理(152865)
研究(137070)
理学(132559)
理学院(131103)
管理学(128452)
管理学院(127734)
中国(107214)
科学(84983)
(83228)
(75698)
(73090)
(70225)
中心(64445)
研究所(64309)
业大(63700)
财经(61248)
(59115)
农业(58030)
(55595)
经济学(53520)
北京(51746)
(49605)
师范(48939)
(48719)
经济学院(48214)
(47326)
基金
项目(272634)
科学(213281)
基金(198040)
研究(191203)
(175228)
国家(173821)
科学基金(148335)
社会(121685)
社会科(115603)
社会科学(115568)
(107898)
基金项目(104317)
自然(98401)
自然科(96223)
自然科学(96195)
自然科学基金(94477)
(90808)
教育(89108)
资助(82347)
编号(75877)
重点(62241)
成果(60345)
(59377)
(58842)
(57208)
创新(53554)
科研(53262)
课题(52840)
计划(51679)
国家社会(50701)
期刊
(183871)
经济(183871)
研究(112887)
中国(74225)
学报(68646)
(65381)
科学(60442)
(59161)
管理(55813)
大学(51398)
学学(49131)
(46528)
金融(46528)
农业(43723)
教育(37123)
技术(36171)
经济研究(31025)
财经(30570)
业经(28102)
(26336)
(23799)
问题(23637)
统计(21849)
技术经济(21024)
(20664)
(19875)
(19625)
国际(19444)
商业(18509)
理论(18059)
共检索到593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牟晓云  石柱鲜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日本MIMIC模型的建立发现了影响日本"危机强度"的国内信贷/GDP和政府债务/GDP两个国内主要影响因素,对各种传染渠道进行检验后发现了这次引起日本金融危机的主要是贸易传染渠道,对上述国内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扩张性政策,在金融市场中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和需求反而大大增加了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徐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通过建设以出口导向和吸引外资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经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金融危机已经传导到了实体经济,由于投资和出口的急剧下降,我国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基于VAR模型分析了FDI、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出口和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FDI和出口是GDP增长的原因。最后分析了经济贸易转型的迫切性和转型的方向与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彬  
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特别是金融行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金融危机主要通过投资渠道、贸易渠道、汇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直接或间接影响四川经济。为估算这种影响,文章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的特殊性,选取了2000~200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建模技术,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维度7项指标所描述的经济发展指标上,详尽分析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四川经济的影响。文章克服了实际工作部门在测算该种影响时,不考虑经济序列长期发展趋势的不足,并就其对我国经济和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省市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囝囡  郭洪渊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农业经济出现的恶化,包括农业收入的大幅波动、食品价格指数的下跌、农业贸易的下滑以及农业土地价值的下降。其次对金融危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熊璞刚  马立平  尚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其关键又是防范金融风险,包括防范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抵御国际性金融危机传导所带来的外部冲击。"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还在持续影响着部分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2015年底开始的美国第六轮加息周期和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基于MIMIC模型对2005—2016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压力进行了测度,找到压力的来源为外汇储备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高估三个方面,进而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从三方面提出中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对策和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赛力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考验。然而在危机中,中国开创了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的独特的经济增长道路,使对外经济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抓住了机遇,实现了新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难度增大。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始终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今后,中国寻求的仍然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圣智  
日本经济与东南亚金融危机高圣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极为密切的经济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于引发危机的根源,人们先是莫衷一是,随后将关注的焦点迅速转向了日本。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日本经济的景气状况是影响东南亚经济尽快走出危机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辰利  邵红岭  
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直接影响就业,这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已经明显呈现,出口萎缩,出口部门就业量减少。遵循这种思路,利用河北省1989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出口和第二产业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验证了经济危机对出口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工业部门就业的事实。同时将中国各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数据作了横向比较验证,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且与国外一些研究结论相符。在对地区历史数据的回归和地区之间数据的比较基础上,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北省就业作了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的大致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添  
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铜价运行格局的产生的影响,提出金融危机导致支撑铜价持续上涨的三大基石明显松动,探讨了金融危机下铜价的未来走势,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经济增长周期,认为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第五个周期。文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并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雄军  
对于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譬如监管缺位、政策错误、金融过度创新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等等,更多地把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美国模式"即所谓的"过度"或"透支"消费模式,似乎危机的到来是由某种不适当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模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许祥云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后的日本进口汇率弹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行业的进口汇率传导弹性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而机械类行业(一般机械、运输设备和精密仪器)则出现了下降,并且这些变化是在短时间内实现的。本文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和日元汇率变化特征是汇率弹性急剧变化的原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和企业内贸易的行业差别可能是导致汇率弹性变化方向不一致的根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