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8)
- 2023(14252)
- 2022(11828)
- 2021(10705)
- 2020(9009)
- 2019(20231)
- 2018(19486)
- 2017(37854)
- 2016(20166)
- 2015(22079)
- 2014(22024)
- 2013(21611)
- 2012(20015)
- 2011(18342)
- 2010(19051)
- 2009(17993)
- 2008(16702)
- 2007(14785)
- 2006(13450)
- 2005(12158)
- 学科
- 济(102210)
- 经济(102126)
- 管理(57920)
- 业(54897)
- 企(44298)
- 企业(44298)
- 方法(39807)
- 数学(36062)
- 数学方法(35558)
- 中国(28728)
- 融(28711)
- 金融(28711)
- 银(26364)
- 银行(26332)
- 行(25504)
- 地方(23988)
- 财(23145)
- 农(22488)
- 业经(19342)
- 制(19204)
- 贸(18889)
- 贸易(18875)
- 易(18402)
- 学(17670)
- 农业(15560)
- 务(13917)
- 地方经济(13914)
- 财务(13876)
- 环境(13855)
- 财务管理(13851)
- 机构
- 学院(289484)
- 大学(287423)
- 济(135386)
- 经济(132916)
- 管理(109523)
- 研究(103035)
- 理学(94219)
- 理学院(93242)
- 管理学(91437)
- 管理学院(90933)
- 中国(84327)
- 财(60646)
- 科学(59513)
- 京(58838)
- 所(52012)
- 农(49764)
- 中心(48346)
- 财经(47855)
- 研究所(47106)
- 经(43438)
- 经济学(43272)
- 江(42701)
- 业大(42239)
- 农业(39021)
- 经济学院(38915)
- 北京(37357)
- 院(36830)
- 财经大学(35432)
- 范(34299)
- 州(34269)
- 基金
- 项目(189625)
- 科学(149483)
- 基金(139431)
- 研究(134768)
- 家(122516)
- 国家(121537)
- 科学基金(103855)
- 社会(89000)
- 社会科(84822)
- 社会科学(84804)
- 省(73529)
- 基金项目(71921)
- 自然(66749)
- 自然科(65290)
- 自然科学(65272)
- 自然科学基金(64089)
- 划(61923)
- 教育(61195)
- 资助(58776)
- 编号(52132)
- 重点(43162)
- 发(42254)
- 部(41852)
- 成果(41851)
- 创(39676)
- 国家社会(37679)
- 创新(37174)
- 课题(36752)
- 科研(36452)
- 教育部(36106)
- 期刊
- 济(150012)
- 经济(150012)
- 研究(89736)
- 中国(54180)
- 财(44726)
- 学报(44389)
- 农(44360)
- 融(44196)
- 金融(44196)
- 管理(41080)
- 科学(40547)
- 大学(33938)
- 学学(32640)
- 农业(29226)
- 经济研究(26662)
- 财经(24164)
- 技术(23982)
- 教育(22730)
- 业经(21845)
- 经(20857)
- 问题(19250)
- 国际(18372)
- 贸(18000)
- 统计(17451)
- 技术经济(16017)
- 策(15831)
- 业(14981)
- 世界(14491)
- 决策(14270)
- 商业(13456)
共检索到445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涛
文章通过评估国际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国家的进出口增速变缓,进出口企业的经济增长同步下滑,外向型经济发展形势变得非常恶劣。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丛生,对外贸易环境恶劣。针对此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政府以及企业要增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意识,政府层面积极扩大内需,不能过度依赖对外经济;企业应不断开拓市场,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国际结算方式,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自身的打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向型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利
国际金融危机放缓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浙江省反映尤其强烈。2008年11月份,除舟山、嘉兴外,浙江省其他9个市地当月财政收入均出现负增长,外向型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为破解发展难题,笔者于12月到浙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秀香
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剧烈的震荡。正在发展中的江西外向型经济亦深受其害。本文全面、辩证地分析了形势,就江西省外向型经济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谋求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江西省,外向型经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军果
从泰国金融危机看发展外向型经济张军果(中央财经大学100081)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便成为摆在世界各个国家面前的课题。特别是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而招致金融危机的案例中,更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深思。发展外向型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丽华 李月明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渤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烟台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促进外向型经济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市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落实招商引资、对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课题组 李豪明
在金融危机之前,珠三角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根据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着重于对内源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的分析,以及金融危机对内源型集群既有的转型升级路径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下降会对内源型产业集群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可能通过需求效应使得集群结构趋向集中,为形成"准层级治理"结构提供条件,有利于集群内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实现功能升级;另一方面则可能加剧金融抑制,对企业实现功能升级造成障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懿辉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使我国外向型企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不利影响:市场需求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下滑,风险骤增,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和沿海地区中小型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要扭转这种不利状况,必须对症下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采取新举措,使我国外向型企业乘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化危为机,放眼世界,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谋求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外向型企业 金融危机 影响 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林 龙自云
东莞市作为珠三角的经济先发地区,外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强大。随着广东省产业转移战略的铺开,东莞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效应和落后产业转移需求也很大,实施产业转移战略迫在眉睫。但是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系统及产业转移战略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冲击。在这种经济环境和固有的制度背景下,产业转移战略在经济先发地区应该如何推进?本文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东莞市为例,分析经济先发地区推动产业转移的成效与不足,从而为产业转移这种产业政策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素材。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国际金融危机 产业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2008年以来,浙江经济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但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宏观调整政策效应显现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等因素影响,全省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进出口顺差增速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两个重要特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晓华 赵志君
本文根据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把2008年以来的宏观政策分成协调一致的共识、各自为政的分歧和迫不得已的新一波宽松三个阶段,考察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和宏观政策演化。通过经济基本面、政府赤字、货币政策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五个特征。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减速和政府赤字和债务率居高不下且趋势性上升的背景下,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为继,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压低至零甚至负值是一种常态现象,从而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储备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是不得已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赛力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考验。然而在危机中,中国开创了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的独特的经济增长道路,使对外经济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抓住了机遇,实现了新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难度增大。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始终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今后,中国寻求的仍然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宇彪
社会学者认为,经济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政策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的危机。对此,本文回顾了社会政策在以往历次重大经济危机中的突出作用,并对为解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所采取的社会政策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社会政策在摆脱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政策是社会经济顺利运行的保证;其次,社会政策是居民消费信心和企业家生产信心维持的保证;最后,社会政策本身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经济危机 历史回顾 国别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