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4)
- 2023(17781)
- 2022(15033)
- 2021(13959)
- 2020(11600)
- 2019(26797)
- 2018(26031)
- 2017(50116)
- 2016(26707)
- 2015(30276)
- 2014(30013)
- 2013(29988)
- 2012(27992)
- 2011(25650)
- 2010(25727)
- 2009(24313)
- 2008(22923)
- 2007(20149)
- 2006(18102)
- 2005(16635)
- 学科
- 济(125847)
- 经济(125720)
- 管理(74996)
- 业(70502)
- 企(57943)
- 企业(57943)
- 方法(50984)
- 数学(44368)
- 数学方法(43977)
- 中国(37226)
- 融(30636)
- 金融(30635)
- 财(28575)
- 农(28551)
- 银(28426)
- 银行(28374)
- 行(27430)
- 地方(27156)
- 学(26117)
- 业经(25524)
- 制(24116)
- 贸(23786)
- 贸易(23764)
- 易(23100)
- 农业(19263)
- 环境(18604)
- 理论(18195)
- 和(17640)
- 务(17291)
- 财务(17225)
- 机构
- 大学(393772)
- 学院(388365)
- 济(172101)
- 经济(168724)
- 管理(148726)
- 研究(141908)
- 理学(127649)
- 理学院(126230)
- 管理学(124240)
- 管理学院(123570)
- 中国(112957)
- 京(84898)
- 科学(83836)
- 财(77230)
- 所(72070)
- 研究所(65605)
- 中心(64068)
- 农(63202)
- 财经(61979)
- 经(56593)
- 业大(55894)
- 江(55421)
- 经济学(54722)
- 北京(54633)
- 院(51011)
- 农业(49668)
- 经济学院(49138)
- 范(49112)
- 师范(48599)
- 财经大学(46390)
- 基金
- 项目(258904)
- 科学(203388)
- 基金(190574)
- 研究(187376)
- 家(167244)
- 国家(165939)
- 科学基金(141283)
- 社会(120816)
- 社会科(114709)
- 社会科学(114674)
- 基金项目(99792)
- 省(97262)
- 自然(90907)
- 自然科(88816)
- 自然科学(88793)
- 自然科学基金(87241)
- 教育(84143)
- 划(82890)
- 资助(79778)
- 编号(73639)
- 成果(60277)
- 重点(58309)
- 部(58229)
- 发(56150)
- 创(53305)
- 课题(51102)
- 国家社会(50993)
- 教育部(50084)
- 创新(49936)
- 科研(49411)
- 期刊
- 济(190974)
- 经济(190974)
- 研究(123793)
- 中国(75793)
- 学报(62740)
- 科学(58014)
- 农(57053)
- 财(56644)
- 管理(56446)
- 融(49617)
- 金融(49617)
- 大学(47599)
- 学学(45019)
- 农业(39098)
- 教育(36814)
- 经济研究(32218)
- 财经(32005)
- 技术(31223)
- 经(27593)
- 业经(26860)
- 问题(24624)
- 贸(22323)
- 国际(21480)
- 业(20737)
- 世界(20113)
- 技术经济(19792)
- 理论(19528)
- 图书(17426)
- 现代(17277)
- 实践(17204)
共检索到595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磊
文章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为作了简要的回顾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传染效应。不同于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由于出口下降而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继续保持高增长率的原因是政府的救市计划。虽然中国经济增长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相对于长期平均趋势,中国遭受了与美国相同幅度的损失。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影响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些其它问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溢出效应 中国经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惠晓峰 吴宝秀
金融危机爆发后所伴随的跨市场间传染现象备受关注,其中信息渠道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检验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以不同市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共超数作为危机传染效应的度量,以投资者情绪、条件波动率溢出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建立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追踪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市场和英国市场的宏观经济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后确实会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尤其对于下尾风险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惠晓峰 吴宝秀
金融危机爆发后所伴随的跨市场间传染现象备受关注,其中信息渠道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检验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以不同市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共超数作为危机传染效应的度量,以投资者情绪、条件波动率溢出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建立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追踪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市场和英国市场的宏观经济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后确实会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尤其对于下尾风险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探讨了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最新动向,并基于国内的经济金融数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宏观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两个重要特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梁芹 陆静
本文采用2000-2012年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五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各汇率市场都出现大幅波动,且多数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均存在由共同冲击的结构性传导机制的改变而引起的影响系数的变化。在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下,共同冲击的影响系数不成比例地改变,表明各汇率市场样本对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染效应。部分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共同冲击的结构化传导机制未发生改变,系数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冲击的强弱程度而导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从国内外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周期性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各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在百年一遏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下行的风险在加大,预计本轮经济将被迫做出强制调整,维持三到四年的低位增长。我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并把握这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走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方 安娜斯卡西亚·斯拉瓦
笔者建立了一个包含四种不同类型交易者的协同演化市场模型,包括噪音交易者(noise trader)、从众型交易者(herd trader)、采取少数者博弈策略的技术类交易者(tech-game trader),以及采用基因编程这种智能化方法的技术类交易者(Tech-GP trader)。当国外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时,国内市场的某些技术类的交易者会因为一种"压力"机制转变其自身的类型,变成从众型投资者。这些从众型的交易者的决策依据是危机时普遍的市场情绪,而不是其他基本面的因素。笔者通过模拟四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发现:危机时从众心理被压力强化,国内从众型交易者越来越多,同时股价受国外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外国金融市场的危机逐渐传递到国内。模型仿真得出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和预测国际金融市场间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从而未雨绸缪,防止国际金融危机传染发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本文以世界经济史中两次最重大的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以主要经济体的宏观应对政策为视角,比较研究两次金融危机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应的异同,进一步总结政策经验,旨在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宏观政策 比较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对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淡化总量政策到强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反方向的组合向同方向的组合转变,汇率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转向贬值的方向,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活跃和改善供给。2009年的中国经济会比2008年更困难,未来两三年的中国经济将比较困难,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保持高速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文辉 杨阳
泰国国内政局多变,政治角力的同时伴随着频繁的经济政策变动,经济呈现出多变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的肆虐已影响泰国的各行各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从2008第三季度开始出现增幅快速下滑趋势,各个实体经济部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情况。尽管金融危机中,各届政府相应制定了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仍扭转不了经济进入负增长区间的事实,2009年第一季度,泰国GDP增速甚至为-7.1%,到了十年来的最低。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 泰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惠珍
迄今为止,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和机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等问题一直是学者、媒体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严重估计不足,没有意识到传染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首先对国际金融危传染机制的理论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传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危机传染的有效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传染机制 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 贾馥宁
首先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及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接着从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最后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金融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宋雷磊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着深层的结构因素。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造就了很多重要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失衡需要很长时间来纠正和调整,发达经济体可能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这一危机后时代的新常态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才能确保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着眼于在短期内稳定增长,在中长期内致力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