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0)
- 2023(17843)
- 2022(14814)
- 2021(13727)
- 2020(11585)
- 2019(26237)
- 2018(25269)
- 2017(48262)
- 2016(25157)
- 2015(28053)
- 2014(27255)
- 2013(27265)
- 2012(24940)
- 2011(22472)
- 2010(22381)
- 2009(20989)
- 2008(19310)
- 2007(16467)
- 2006(14553)
- 2005(13012)
- 学科
- 济(122829)
- 经济(122705)
- 管理(71303)
- 业(71138)
- 企(55534)
- 企业(55534)
- 方法(53298)
- 数学(48295)
- 数学方法(47837)
- 中国(34865)
- 农(30377)
- 融(29627)
- 金融(29626)
- 财(29569)
- 银(26899)
- 银行(26861)
- 行(25900)
- 地方(25484)
- 贸(24184)
- 贸易(24168)
- 易(23588)
- 业经(23548)
- 制(22070)
- 农业(21632)
- 学(20570)
- 务(18339)
- 财务(18295)
- 财务管理(18259)
- 企业财务(17446)
- 环境(16927)
- 机构
- 大学(359097)
- 学院(357524)
- 济(167159)
- 经济(164462)
- 管理(139321)
- 研究(123650)
- 理学(121317)
- 理学院(120086)
- 管理学(118217)
- 管理学院(117575)
- 中国(100746)
- 财(74051)
- 京(73267)
- 科学(70133)
- 财经(60249)
- 所(60109)
- 中心(58330)
- 农(57949)
- 经(55152)
- 研究所(54809)
- 经济学(54153)
- 业大(51229)
- 江(49056)
- 经济学院(48924)
- 北京(45871)
- 农业(45481)
- 财经大学(45244)
- 院(44273)
- 范(42131)
- 师范(41624)
- 基金
- 项目(244164)
- 科学(194319)
- 基金(183382)
- 研究(174491)
- 家(160725)
- 国家(159484)
- 科学基金(137594)
- 社会(117635)
- 社会科(112017)
- 社会科学(111991)
- 基金项目(96042)
- 省(91441)
- 自然(87838)
- 自然科(85906)
- 自然科学(85882)
- 自然科学基金(84417)
- 教育(79217)
- 划(77714)
- 资助(75351)
- 编号(66345)
- 部(55451)
- 重点(55184)
- 发(52949)
- 成果(52323)
- 国家社会(51175)
- 创(51139)
- 教育部(48405)
- 创新(48039)
- 科研(47400)
- 人文(46725)
- 期刊
- 济(174503)
- 经济(174503)
- 研究(106537)
- 中国(63610)
- 财(56047)
- 学报(54485)
- 农(51575)
- 科学(51302)
- 管理(50706)
- 融(46359)
- 金融(46359)
- 大学(42493)
- 学学(40816)
- 农业(34484)
- 经济研究(31053)
- 财经(30633)
- 技术(29285)
- 经(26398)
- 教育(25426)
- 业经(25424)
- 问题(23076)
- 贸(22009)
- 国际(20857)
- 统计(19762)
- 世界(18927)
- 技术经济(18623)
- 业(18582)
- 策(17661)
- 商业(16176)
- 理论(16003)
共检索到528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刚 夏苏荣 陈德荣
以经济增长为渠道,本文分3步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估算结果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下,2008~2010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收入分别下降了0.474%、0.569%和0.284%。从三大需求角度来看,贫困人口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国际金融危机所致的净出口大幅下滑;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贫困人口收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在第二产业上的作用力度更大,而在第三产业上的持续时间更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对贫困人口收入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在迅速"点燃"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实施帮助穷人脱贫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贫困 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涤龙 沈春华
通常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滞效应是国际金融危机自爆发至传导到我国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所需的时间。我们根据C-D生产函数,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时滞效应。一、生产函数时滞效应模型的构建考虑到生产函数的非线性特点,对时序式C-D生产函数进行对数转换,可得:lnGDPt=lnA0+αKlnKt+αLlnLt(1)式中,GDPt表示第t期的国内生产总值;A0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t表示第t期的资本存量;Lt表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赛力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考验。然而在危机中,中国开创了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的独特的经济增长道路,使对外经济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抓住了机遇,实现了新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难度增大。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始终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今后,中国寻求的仍然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结构调整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铁 余剑
本文旨在梳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通过经济金融理论以及计量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而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并通过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出口市场三大渠道,阐述国内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在金融功能受到抑制下的反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信贷资金 流动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江林 王庆皓
立足于跨国公司,通过构建并求解一个利润最大化方程,从理论模型上得出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FDI的三个渠道或机制;进而通过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以我国FDI相关数据,实证检验并证明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FDI的这三个渠道或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且更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本文应用1994-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及时期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所受总体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较为显著;此次金融危机通过出口和FDI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明显,且在危机后持续加强;受长期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影响,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可起到调整国内供求结构及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最后本文就如何应对和缓解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针对性战略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涤龙 沈春华
通过确立金融危机时点和经济刺激政策时点,构建干预分析模型推演刻画GDP序列的变动轨迹,并测算金融危机和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三大产业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GDP负面影响最大时点处于2009年第1季度,而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GDP拉动效应最大时点处于2009年第3季度,经济刺激政策能够有效缓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政策时滞存在且大约为两个季度,实际GDP变动趋势仍与国际金融危机前高度拟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迅速扭转了增速下滑的局面,实现了较快回升,目前已经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本文分别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表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生产 需求 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欧洲、亚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贸易不平衡、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大特点,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关键词:
贸易顺差 金融危机 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涛
文章通过评估国际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国家的进出口增速变缓,进出口企业的经济增长同步下滑,外向型经济发展形势变得非常恶劣。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丛生,对外贸易环境恶劣。针对此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政府以及企业要增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意识,政府层面积极扩大内需,不能过度依赖对外经济;企业应不断开拓市场,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国际结算方式,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自身的打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向型经济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