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9)
- 2023(9815)
- 2022(8159)
- 2021(7249)
- 2020(5947)
- 2019(13396)
- 2018(12759)
- 2017(25435)
- 2016(13037)
- 2015(14588)
- 2014(14656)
- 2013(14536)
- 2012(13912)
- 2011(12797)
- 2010(13616)
- 2009(13125)
- 2008(12048)
- 2007(10823)
- 2006(10216)
- 2005(9609)
- 学科
- 济(75567)
- 经济(75511)
- 管理(37418)
- 业(35515)
- 企(28478)
- 企业(28478)
- 融(27819)
- 金融(27819)
- 银(24819)
- 银行(24816)
- 中国(24395)
- 行(24173)
- 方法(21982)
- 地方(21579)
- 数学(19301)
- 数学方法(19121)
- 财(16760)
- 农(15901)
- 制(15579)
- 业经(14775)
- 贸(13187)
- 贸易(13174)
- 地方经济(13117)
- 易(12791)
- 学(11436)
- 中国金融(11346)
- 农业(11046)
- 策(10974)
- 体(10453)
- 务(9652)
- 机构
- 学院(192545)
- 大学(190024)
- 济(98723)
- 经济(96828)
- 管理(71178)
- 研究(70868)
- 中国(61960)
- 理学(59235)
- 理学院(58633)
- 管理学(57980)
- 管理学院(57601)
- 财(46146)
- 京(39135)
- 科学(35742)
- 财经(35372)
- 所(34797)
- 中心(33788)
- 经济学(32451)
- 经(31970)
- 研究所(30794)
- 江(29895)
- 经济学院(28901)
- 财经大学(26046)
- 北京(25525)
- 农(25012)
- 院(24814)
- 银(24603)
- 融(24377)
- 州(24132)
- 金融(23969)
- 基金
- 项目(113237)
- 科学(90203)
- 研究(88470)
- 基金(82761)
- 家(69340)
- 国家(68743)
- 科学基金(59531)
- 社会(59399)
- 社会科(56656)
- 社会科学(56645)
- 省(43229)
- 基金项目(41724)
- 教育(39220)
- 划(35508)
- 编号(35472)
- 资助(35041)
- 自然(34174)
- 自然科(33381)
- 自然科学(33372)
- 自然科学基金(32783)
- 成果(30440)
- 发(27095)
- 部(25674)
- 重点(25531)
- 课题(25343)
- 国家社会(24992)
- 性(23857)
- 创(23661)
- 发展(23302)
- 展(22954)
- 期刊
- 济(119637)
- 经济(119637)
- 研究(69736)
- 融(39810)
- 金融(39810)
- 中国(38888)
- 财(34143)
- 管理(28981)
- 农(23849)
- 科学(21221)
- 经济研究(20617)
- 学报(20468)
- 财经(18723)
- 大学(17077)
- 教育(17051)
- 技术(16579)
- 经(16262)
- 业经(16235)
- 学学(16112)
- 农业(15317)
- 国际(15270)
- 问题(15076)
- 贸(14508)
- 世界(12462)
- 技术经济(10991)
- 理论(10097)
- 统计(9900)
- 现代(9355)
- 经济问题(9338)
- 经济管理(8987)
共检索到32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晓华 赵志君
本文根据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把2008年以来的宏观政策分成协调一致的共识、各自为政的分歧和迫不得已的新一波宽松三个阶段,考察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和宏观政策演化。通过经济基本面、政府赤字、货币政策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五个特征。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减速和政府赤字和债务率居高不下且趋势性上升的背景下,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为继,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压低至零甚至负值是一种常态现象,从而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储备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是不得已的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两个重要特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旭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研究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运用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等新定义的指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创立宏观经济分析关系式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 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宏淼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新兴市场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回顾,分析了这些危机背后的共同诱因在于:外部冲击、国内经济结构性缺陷和资产过度投机。中国目前在短期内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虽不甚大,但亦受到上述三方面因素冲击带来的宏观管理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稳步推进市场化、适度政府干预和宏观协调,来防范我国潜在的金融不稳定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其影响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鉴于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恶化,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进一步降低。但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2009年下半年可能会趋于走稳,油价下跌,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由于主要大国采取政府干预措施以及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全球经济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样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除了短期内经济衰退之外,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将是深远的。
关键词:
世界经济 次贷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探讨了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最新动向,并基于国内的经济金融数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宏观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本文以世界经济史中两次最重大的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以主要经济体的宏观应对政策为视角,比较研究两次金融危机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应的异同,进一步总结政策经验,旨在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宏观政策 比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辉
目前正在上演的美国华尔街风暴已将全球金融带入了一个恐慌的状态,并必将导致全球生产要素价格和增长格局发生演变,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这次金融海啸的实质,进而展望了金融海啸后强势美元归位的历程,认为世界经济有可能重回低利率低通胀时代,对此,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应当有所调整。
关键词:
金融海啸 低利率低通胀时代 政策走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晓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中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了包括4万亿拉动内需的十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上述经济政策进行了效果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内很难取得成果,现行的政策实施不仅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的综合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志明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在失衡指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达成了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必不可少的新共识。但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出持久的艰苦努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再平衡 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对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淡化总量政策到强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反方向的组合向同方向的组合转变,汇率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转向贬值的方向,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活跃和改善供给。2009年的中国经济会比2008年更困难,未来两三年的中国经济将比较困难,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保持高速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敏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下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金融资本扩张过程中,通过两个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一是在货币领域,以美元符号化为基础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解脱了实物对资本的束缚,货币纯粹脱离开贵金属,虚拟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造成了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二是在生产领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安排产业结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造成了全世界在实体经济方面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依赖。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资本 世界经济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文杰 张世锋
本文利用2007年年底前上市的1505家中国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及企业规模给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大企业凭借其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中的获益较大,而民营中小企业几乎未能获益;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民营中小企业价值的提升显著大于国有大企业,有效促进了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其原因是,国有大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低,资金的边际效益小,而民营小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的程度高,资金的边际效应大,贷款的增加减轻了它们的融资约束,企业价值提升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红 董晓亮
本文在单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how Test法和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对2008年我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计划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信息公布对沪市行业板块的短期冲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尽管我国公布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除个别板块在个别时点出现波动外,基本上未对我国股市各行业板块造成短期冲击影响。这表明,金融危机下宏观调控政策信息的公布在短期内对股市的刺激效果并不会太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