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4)
- 2023(10112)
- 2022(8291)
- 2021(7828)
- 2020(6405)
- 2019(14077)
- 2018(13774)
- 2017(27208)
- 2016(13850)
- 2015(15664)
- 2014(15059)
- 2013(15030)
- 2012(14031)
- 2011(12522)
- 2010(13145)
- 2009(13036)
- 2008(11885)
- 2007(10712)
- 2006(9894)
- 2005(9013)
- 学科
- 济(53538)
- 经济(53489)
- 业(47158)
- 管理(44305)
- 企(39681)
- 企业(39681)
- 融(27777)
- 金融(27776)
- 银(25847)
- 银行(25837)
- 中国(25699)
- 行(25116)
- 方法(20601)
- 数学(17509)
- 数学方法(17375)
- 财(17088)
- 技术(16819)
- 制(16580)
- 农(16028)
- 业经(14369)
- 贸(13167)
- 贸易(13151)
- 易(12923)
- 技术管理(12254)
- 地方(11820)
- 中国金融(11324)
- 农业(10792)
- 务(10521)
- 财务(10491)
- 财务管理(10473)
- 机构
- 学院(196482)
- 大学(195000)
- 济(88392)
- 经济(86643)
- 管理(76036)
- 理学(64165)
- 研究(64165)
- 理学院(63580)
- 管理学(62908)
- 管理学院(62520)
- 中国(58480)
- 财(45257)
- 京(40136)
- 财经(35155)
- 科学(32656)
- 经(31821)
- 中心(31372)
- 所(30582)
- 江(29468)
- 经济学(27961)
- 研究所(26950)
- 财经大学(26249)
- 北京(26162)
- 经济学院(25363)
- 州(24600)
- 农(24196)
- 融(24133)
- 金融(23660)
- 范(23577)
- 师范(23397)
- 基金
- 项目(119177)
- 科学(95101)
- 研究(95009)
- 基金(85431)
- 家(71651)
- 国家(70978)
- 社会(61985)
- 科学基金(61612)
- 社会科(59047)
- 社会科学(59032)
- 省(47421)
- 基金项目(44488)
- 教育(43623)
- 划(39027)
- 编号(38934)
- 自然(35329)
- 自然科(34545)
- 自然科学(34536)
- 自然科学基金(33952)
- 资助(33865)
- 成果(33071)
- 创(31553)
- 创新(28435)
- 课题(27762)
- 发(27298)
- 部(27106)
- 重点(26764)
- 国家社会(25552)
- 性(25301)
- 制(24954)
共检索到315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金融市场上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的质疑越来越多,因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定位金融产品的创新。我国作为已经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国家,对金融创新问题也必须作出新的思考和认识。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重大伤害,但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使金融创新成为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因此,应该迅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思考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大力开展积极的金融创新,抑制消极的金融创新,繁荣我国的金融市场,以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较快发展和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王定祥 李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影响,其次溯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并探讨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深化的意义,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提出农村金融服务深化的路径选择,以抑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农村金融服务 服务深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曾海亮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当前尚缺乏在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探讨创新政策对企业绩效滞后效应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我国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园区1988年至2018年在创新政策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企业绩效的大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创新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滞后效应。结果显示,新竹科学园区在研发投入、专利件数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别之间的研发投入、专利与企业绩效滞后效应存在差异;创新政策对产业的研发投入、专利与企业绩效滞后效应存在差异化,其中集成电路、计算机周边、精密机械产业滞后效应显著,而通讯、光电、生物科技产业没有滞后效应;且创新政策的研发投入会透过专利产出影响企业绩效。故政府应依据产业特性制定创新政策,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创新政策 企业绩效 滞后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海慧 叶明
本文分析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金融创新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指出了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造成的困难。提出金融危机后金融审计作为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估、改革金融审计方法等保障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金融审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刘晓静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和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分析,评价了当前经济金融的现状和问题;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论述加强金融监管、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欧债危机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晓明
从个人金融的概念界定和服务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指出:事实上,就服务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个人金融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且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要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开拓市场,则需要改变观经营念,在道德风险防范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机构的创新等方面付出努力。
关键词:
个人金融 服务创新 营销理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雪萍
无论是从顺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还是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中国都有必要加快消费模式转型的步伐。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实,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在现行的谨慎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一个适度均衡的融会点。在对消费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目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转型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催生了"10+3"等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合作的深入使东亚的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如何在相互依赖中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东亚 相互依赖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文章回顾了当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即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从金融化与金融霸权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新自由主义。研究表明,金融化加速了危机的进程,而金融霸权则使危机具备了全球性质,新自由主义必然会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金融化 金融霸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深化,各国政府纷纷采取非常规的、激进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刺激经济复苏,救助金融机构。尽管上述危机应对政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却有延缓结构调整、助长道德风险、降低美元资产安全、削弱经济金融稳定等后续负面影响。该文分析上述影响后提出,中国应从注意政策的长短期搭配、保持政策的前瞻与灵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制定危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郝毅 田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系列的危机救助和刺激性政策、大幅度的金融监管改革,拯救市场及机构于水火之中。这些举措的目的是避免金融危机重现。2018年,即危机爆发十年后,金融市场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似乎出人意料:虽然去杠杆进程不断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天德
作为全球经济的区域增长极之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发展质量、国际化能力和全球主导力,也直接影响大规模灾后重建的效益以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发展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 发展路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树海 郑春荣
我国长期面临劳动力相对过剩、储蓄资金过剩的不利局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不仅出口需求锐减,"双过剩"矛盾也更加显现。这既是目前经济增长的障碍,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方面,要大力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推动内外需求,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储蓄资金充裕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构建经济机制、完善税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双过剩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