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5)
- 2023(15592)
- 2022(12938)
- 2021(12037)
- 2020(9870)
- 2019(22381)
- 2018(21638)
- 2017(41626)
- 2016(21976)
- 2015(24437)
- 2014(24114)
- 2013(24028)
- 2012(22827)
- 2011(20763)
- 2010(21483)
- 2009(20381)
- 2008(19729)
- 2007(17616)
- 2006(16012)
- 2005(14991)
- 学科
- 济(110198)
- 经济(110107)
- 管理(66333)
- 业(65815)
- 企(54717)
- 企业(54717)
- 方法(39692)
- 中国(35315)
- 数学(34712)
- 数学方法(34378)
- 融(29795)
- 金融(29795)
- 银(28128)
- 银行(28110)
- 行(27258)
- 财(27243)
- 地方(26078)
- 农(25398)
- 制(23570)
- 业经(22683)
- 贸(22070)
- 贸易(22053)
- 易(21529)
- 学(19804)
- 技术(17668)
- 农业(16982)
- 策(16336)
- 务(16085)
- 财务(16042)
- 财务管理(16012)
- 机构
- 大学(320906)
- 学院(320596)
- 济(154853)
- 经济(152076)
- 管理(120037)
- 研究(118777)
- 理学(101713)
- 理学院(100575)
- 管理学(99254)
- 管理学院(98602)
- 中国(97800)
- 财(71728)
- 京(67405)
- 科学(64540)
- 所(59318)
- 财经(56234)
- 中心(53794)
- 研究所(53272)
- 经(51228)
- 经济学(50557)
- 江(47987)
- 农(46899)
- 经济学院(45337)
- 北京(43543)
- 院(42343)
- 财经大学(41904)
- 范(39931)
- 师范(39596)
- 业大(39479)
- 州(38457)
- 基金
- 项目(200800)
- 科学(160615)
- 研究(149683)
- 基金(149360)
- 家(129132)
- 国家(128104)
- 科学基金(110095)
- 社会(100611)
- 社会科(95869)
- 社会科学(95846)
- 基金项目(76220)
- 省(75004)
- 教育(67392)
- 自然(66990)
- 自然科(65547)
- 自然科学(65530)
- 自然科学基金(64465)
- 划(63287)
- 资助(62339)
- 编号(57146)
- 成果(47979)
- 部(46345)
- 重点(45502)
- 发(45478)
- 创(43672)
- 国家社会(43439)
- 创新(41205)
- 课题(41115)
- 教育部(40607)
- 性(40252)
- 期刊
- 济(176988)
- 经济(176988)
- 研究(108432)
- 中国(66346)
- 财(54158)
- 管理(49340)
- 融(48918)
- 金融(48918)
- 学报(43395)
- 科学(43394)
- 农(43229)
- 大学(34234)
- 学学(32327)
- 经济研究(30735)
- 教育(29897)
- 财经(29729)
- 农业(28580)
- 技术(26721)
- 经(25828)
- 业经(24653)
- 问题(22909)
- 贸(22438)
- 国际(21999)
- 世界(19059)
- 技术经济(17968)
- 业(16047)
- 统计(15974)
- 现代(14882)
- 策(14773)
- 理论(14299)
共检索到513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保江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破坏力的减轻和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大国竞争格局及国际社会治理机制将发生深刻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城乡就业的冲击巨大2008年9月15日,深受次贷危机拖累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被迫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城乡就业都带来巨大的冲击。从GDP运行走势看,2008年上半年GDP还保持了10.4%的增长,三季度也还增长了9%,但到四季度增速迅速下滑到6.8%,2009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6.1%,经济增长形势十分严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穆建新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出口急剧萎缩,沿海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返乡、返乡失业的困境。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即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机制激励,促使模式转变;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结构调整 经济周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岭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世界经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问题。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受到直接打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被金融危机进一步放大。因此,解决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调整取向,也决定着我国经济能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国际金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良芳
在分析2014年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复苏放缓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应对复苏放缓和防范各类风险提出了十条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经济增长周期,认为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第五个周期。文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并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铁 余剑
本文旨在梳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通过经济金融理论以及计量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而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并通过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出口市场三大渠道,阐述国内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在金融功能受到抑制下的反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信贷资金 流动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邱少明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自由市场的全球扩张,致使寰宇经济"无处不寒冬"。马克思早已深刻析论并惊人预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本质及其周期性必然的历史存在。笔者对当前我国经济的真实面深切担忧,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仔细做下面诸方面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文秀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迄今经历了从急转直下到低速徘徊的两个阶段。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的措施,这些已经开始见效,并将继续取得成效。预期中国和美国经济可能大体上同时恢复,中国经济是更高水平上的恢复。相比较而言,我国经济是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上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欧洲、亚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贸易不平衡、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大特点,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关键词:
贸易顺差 金融危机 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王海兵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显著改变现有国际分工格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低附加值活动,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贸易格局仍未发生明显改变。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环境、经营成本、汇率波动及全球价值链竞争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企业要考虑自身特点,适时采取如并购、战略联盟、海外研发等策略,一方面,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价值链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借助中国乃至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从"走出去"向"立足全球"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