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84)
- 2023(19784)
- 2022(17079)
- 2021(15881)
- 2020(13606)
- 2019(31516)
- 2018(30969)
- 2017(60359)
- 2016(32492)
- 2015(36982)
- 2014(36922)
- 2013(36735)
- 2012(33950)
- 2011(30506)
- 2010(30658)
- 2009(28842)
- 2008(27920)
- 2007(24743)
- 2006(21674)
- 2005(19380)
- 学科
- 济(133059)
- 经济(132901)
- 管理(93393)
- 业(91067)
- 企(76245)
- 企业(76245)
- 方法(63888)
- 数学(55937)
- 数学方法(55242)
- 财(37706)
- 中国(37362)
- 农(34366)
- 融(31700)
- 金融(31696)
- 银(31564)
- 银行(31502)
- 行(30083)
- 业经(28884)
- 制(28690)
- 贸(28456)
- 贸易(28440)
- 地方(27618)
- 易(27591)
- 学(27448)
- 务(24675)
- 财务(24584)
- 财务管理(24528)
- 企业财务(23329)
- 农业(23002)
- 理论(21906)
- 机构
- 大学(465009)
- 学院(462086)
- 济(188670)
- 经济(184653)
- 管理(181735)
- 理学(157046)
- 理学院(155324)
- 研究(153025)
- 管理学(152499)
- 管理学院(151663)
- 中国(122536)
- 京(98650)
- 科学(93712)
- 财(88550)
- 所(76974)
- 农(76164)
- 中心(72533)
- 财经(71363)
- 研究所(69990)
- 业大(69138)
- 江(67929)
- 经(64936)
- 北京(62452)
- 农业(59946)
- 范(58803)
- 师范(58188)
- 经济学(58124)
- 州(55625)
- 院(55364)
- 财经大学(53414)
- 基金
- 项目(312321)
- 科学(244816)
- 基金(227267)
- 研究(224831)
- 家(197944)
- 国家(196343)
- 科学基金(168990)
- 社会(141493)
- 社会科(134327)
- 社会科学(134291)
- 省(121212)
- 基金项目(120243)
- 自然(111370)
- 自然科(108828)
- 自然科学(108799)
- 自然科学基金(106824)
- 教育(103970)
- 划(102309)
- 资助(95711)
- 编号(91174)
- 成果(73383)
- 重点(69671)
- 部(69321)
- 发(65505)
- 创(64277)
- 课题(62564)
- 科研(60416)
- 创新(60068)
- 教育部(59489)
- 大学(58866)
- 期刊
- 济(199748)
- 经济(199748)
- 研究(135312)
- 中国(87268)
- 学报(73766)
- 财(68980)
- 农(67435)
- 科学(66106)
- 管理(64855)
- 融(56016)
- 金融(56016)
- 大学(55989)
- 学学(52799)
- 教育(46101)
- 农业(45355)
- 技术(39953)
- 财经(34800)
- 经济研究(32338)
- 业经(31880)
- 经(29712)
- 问题(26380)
- 业(23890)
- 贸(23329)
- 理论(23308)
- 统计(23255)
- 技术经济(22410)
- 图书(22203)
- 版(21349)
- 实践(21117)
- 践(21117)
共检索到685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天栋 章洋
本文基于BVGARCH-BEKK模型对比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国内股市与汇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揭示金融市场联动特征和金融危机对其内在影响。实证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汇市的波动风险会显著地传导到股市,而股市的波动不会对汇市产生明显的影响。危机前后地产、工业板块与汇市的互动关系同总体股市与汇市的互动关系趋同,而危机爆发后汇市对商业、公用板块的传递效应消失。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飞虎 熊家财
通过建立VAR-MGARCH-BEKK模型对我国沪市、香港股市、美国股市和日本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考查,结果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后,都只存在香港股市对我国沪市的直接波动溢出,而美国和日本股市只能通过香港股市对我国沪市产生间接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沪市的对外影响力有所下降,而其他股市之间的联系有所加强。因此,我国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应该更具前瞻性和统筹性,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飞雪 寇玲 杨德礼
为研究波动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于中英美股市问,若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如何,截取2005年7月22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沪深300指数共1045个日收盘数据,时间段分为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构建三元MGARCH-BEKK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危机发生前,中英美股市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为:先从英国到美国再到中国;(2)金融危机发生后,中英美股市间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传导机制变为:先从美国到英国再到中国。通过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美国是全球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来源国,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明显;(2)中国是全球股票市场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木亚 郭崇慧
本文提出了基于谱聚类方法、独立成分分析、GARCH和VAR的金融风险多渠道协同传染模型。从中证行业指数角度出发,利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多个渠道影响我国股市的不同行业指数的波动率,并且波动溢出呈现集中性特点。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 行业指数
[期刊] 预测
[作者]
汪冬华 雷曼 阮永平 汪辰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资本市场的联系也比以往更加紧密,文章通过ARCH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ECM模型,对中国沪深两市和香港、日本、美国、日本、欧洲以及新加坡等主要国际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股票价格和收益率两个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和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志坚 徐迪 左楠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波动溢出 时变Copula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谢敏
采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分别对中国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对利率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短期动态影响;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除了利率对深圳市场的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波动溢出均存在着不对称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明昌 徐少鹏
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汇率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汇改之前存在低估,但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的排名在32种货币汇率中已经上升到了第1位,原来"低估"的缺口已经得到弥补,如果人民币再度升值,恐对我国外贸出口市场份额的稳定及经济的平稳增长明显不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汇率市场 波动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晴 石盈芳 孔玉生
文章利用GARCH(1,1)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新旧秩序下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市场指数收益序列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旧秩序下,英国股市向其他股市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溢出,美国是股市波动风险传导的终点;在国际金融新秩序下,中国内地股市从波动溢出传导路径中退出,同时其他传导路径的波动传染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晴 石盈芳 孔玉生
文章利用GARCH(1,1)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新旧秩序下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市场指数收益序列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旧秩序下,英国股市向其他股市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溢出,美国是股市波动风险传导的终点;在国际金融新秩序下,中国内地股市从波动溢出传导路径中退出,同时其他传导路径的波动传染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松 唐婷斐
本文运用基于t分布的VAR-DCC-BVGARCH模型比较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后的国际原油市场对国内菜油市场的溢出效应及动态条件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国内菜油期货价格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对国内菜油市场都存在收益溢出效应;国际原油市场对国内菜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之前不存在,而在金融危机之后表现显著;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菜油市场存在动态的正相关关系,金融危机使两个市场的相关性得到加强。政策制定者应高度关注国际原油市场的供求信息及其价格波动,动态调整补贴政策,促进国内菜油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秋灵 赵蕊
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等对金融危机发生前和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汇市和股市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金融危机发生前汇率是股价的单向Granger原因,汇率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较大,股价对汇率的波动影响很小。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汇率和股价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汇率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以及股价对汇率波动的影响都较大。金融危机发生后汇市和股市的关联效应明显增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股市 汇市 关联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曹凤岐
通过对多个股票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可以了解波动风险在市场间的传导路径和方向,以及在股市因外部冲击动荡前做出短期预测。本文以美国、日本、香港和我国沪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GARCH模型对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香港股市对沪市具有显著的波动溢出,美、日股市对沪市的波动溢出则不显著,但由于美、日股市波动均对香港股市具有传染效应,它们可以借助对香港股市波动的影响间接地引起我国沪市的波动。所以,对我国沪市外部波动风险的把握在短期上应主要关注香港股市波动,其次还必须关注日本和美国股市的波动,尤其是美国股市的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芝露 尹玉良
根据2015年8月12日—2018年3月30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益率、上证指数收益率以及企债指数收益率日数据对我国汇市、股市以及债市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汇市收益率和股市收益率都具有较强的ARCH、GARCH效应,即方差时变性和波动持久性,但债市收益率ARCH效应并不显著;汇市的前期异常冲击对股市的条件波动影响显著;股市和债市相互间有较强的波动溢出效应,且债市对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强于股市对债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债市和汇市之间并无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基于此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监控国际资本流动;注重汇市预期引导,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参与者风险预判能力,改善信息沟通机制;协调金融监管和跨市场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