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4)
2023(17192)
2022(14254)
2021(13345)
2020(11344)
2019(26075)
2018(25526)
2017(49534)
2016(26455)
2015(29903)
2014(29413)
2013(29458)
2012(27094)
2011(24321)
2010(24381)
2009(23140)
2008(22000)
2007(19180)
2006(16923)
2005(15486)
作者
(74296)
(61612)
(61019)
(58100)
(39334)
(29289)
(27897)
(23967)
(23565)
(22013)
(21018)
(20897)
(19840)
(19343)
(18908)
(18853)
(18283)
(17794)
(17682)
(17568)
(15296)
(15049)
(14736)
(14034)
(13734)
(13714)
(13713)
(13558)
(12234)
(12225)
学科
(113703)
经济(113573)
(96993)
(86613)
企业(86613)
管理(86179)
方法(50094)
数学(40158)
数学方法(39814)
中国(35057)
业经(34502)
(33936)
(33807)
(29234)
金融(29232)
(27318)
银行(27286)
(26387)
(24960)
(24091)
财务(24029)
财务管理(24003)
农业(23863)
(23109)
贸易(23091)
企业财务(22753)
(22559)
地方(21578)
技术(20798)
理论(20526)
机构
学院(375030)
大学(373584)
(162423)
经济(159358)
管理(152400)
理学(130656)
理学院(129350)
管理学(127661)
管理学院(126968)
研究(125883)
中国(104305)
(80014)
(74346)
科学(72514)
(62142)
财经(59485)
(58755)
中心(58118)
研究所(56238)
(54279)
(54075)
业大(51987)
北京(51285)
经济学(49561)
(45836)
农业(45822)
师范(45497)
(45287)
经济学院(44836)
(44306)
基金
项目(248034)
科学(196833)
研究(186531)
基金(182123)
(156660)
国家(155286)
科学基金(134798)
社会(119932)
社会科(113836)
社会科学(113807)
基金项目(96214)
(94410)
自然(85053)
教育(83876)
自然科(83128)
自然科学(83109)
自然科学基金(81683)
(78986)
编号(75778)
资助(74929)
成果(61421)
(56005)
重点(54742)
(53545)
(53410)
课题(51148)
国家社会(49946)
创新(49403)
教育部(48704)
人文(47750)
期刊
(179549)
经济(179549)
研究(116313)
中国(71341)
管理(59440)
(58232)
(54530)
学报(52097)
科学(50966)
(47041)
金融(47041)
大学(40752)
学学(38392)
农业(37511)
教育(36934)
技术(32767)
财经(29641)
业经(29459)
经济研究(29004)
(25522)
问题(23209)
(21814)
(20552)
技术经济(20093)
国际(19499)
世界(19231)
现代(18271)
理论(18255)
图书(16978)
商业(16705)
共检索到568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昌文  许召元  
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对全国约300家企业的实地调研和约15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成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对研发的投入、商标和品牌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培养、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促进企业更好地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策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经营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全保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2008年10月后已广泛影响到中国。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从营销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西方有学者认为,应对金融危机,要采取以下措施:精简产品组合;改进产品定价;加强信任。笔者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中国市场营销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完全等同于西方。中国企业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降本增效,调低价格;开拓融资,力保生存。其相应效果依次呈递减状态。在加强信任、增强信心方面,企业普遍重视不够,而政府层面较为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2008—2009年,在全球企业并购陷入低潮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并购热度却不降反升。尤其是在海外并购中,中国企业表现积极,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意识到,我国企业并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以规模为导向的企业并购有可能会导致合并后企业的资产效率降低;二是企业并购被政府赋予了过多的产业政策使命;三是企业并购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部分企业在并购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对此,应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并购;二是合理定位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角色;三是引导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四是提高企业在并购中的风险意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德霖  
从企业层面上看,中国企业应对这场危机需要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需要抓住机遇、着力创新,力争实现"弯道超越"。其最重要的举措莫过于发展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雷  刘建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企业转型战略研究"研讨会于2009年3月11日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举行。与会学者就经济增长、金融危机的趋势、投资拉动效应、内需与外需的关系、企业结构调整、战略转型的路径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成卉  
一、国际金融危机显现,对中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影响(2007年8月至今)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经美国到欧洲,再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场世纪金融海啸实实在在地冲击着全世界的经济。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市场无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雨泽  
文章利用1998年-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使用双重倍分法来分离国内政策影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真实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雨泽  
文章利用1998年-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使用双重倍分法来分离国内政策影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真实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雨泽  
企业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冲击中,企业往往是受到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主体。这场危机对中国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总量变量到结构性变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章从多个维度对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进行描述,进而构建对金融危机影响的直观认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雨泽  
企业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冲击中,企业往往是受到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主体。这场危机对中国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总量变量到结构性变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章从多个维度对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进行描述,进而构建对金融危机影响的直观认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刘建丽  王钦  
本文通过详实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一系列经济监测指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宏观运行面、运营状况和企业行为的影响,总结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影响的若干基本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金融危机的后势影响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王海兵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显著改变现有国际分工格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低附加值活动,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贸易格局仍未发生明显改变。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环境、经营成本、汇率波动及全球价值链竞争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企业要考虑自身特点,适时采取如并购、战略联盟、海外研发等策略,一方面,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价值链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借助中国乃至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从"走出去"向"立足全球"转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秀飞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现状来自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海外并购势头发展迅猛,从下面表格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国海外并购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莉  
金融危机下,全球跨国并购投资急剧减少,近期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逐渐增加。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跨国并购投资的路径,包括资本市场层面、跨国公司层面和目标公司层面,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增加的必然。面对金融危机,政府应鼓励中国企业利用外汇储备并购海外资源型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并购我国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而且海外并购要保持循序渐进的投资,避免绝对控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