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5)
2023(13376)
2022(10676)
2021(9709)
2020(8069)
2019(18145)
2018(17716)
2017(35111)
2016(18597)
2015(21030)
2014(20969)
2013(21112)
2012(19995)
2011(17886)
2010(18762)
2009(18263)
2008(17566)
2007(15900)
2006(14636)
2005(13959)
作者
(53301)
(43893)
(43763)
(41177)
(28053)
(20696)
(19976)
(16798)
(16694)
(15924)
(14914)
(14588)
(14403)
(13878)
(13596)
(13457)
(12884)
(12841)
(12517)
(12483)
(11205)
(10735)
(10647)
(10082)
(9955)
(9919)
(9900)
(9868)
(8683)
(8628)
学科
(91956)
经济(91852)
(82351)
(74417)
企业(74417)
管理(66939)
方法(32500)
中国(32170)
业经(31884)
(28658)
(28569)
金融(28569)
(28366)
(26960)
银行(26950)
(26277)
数学(23985)
数学方法(23876)
地方(23070)
(22896)
(20551)
农业(20528)
财务(20525)
财务管理(20502)
企业财务(19424)
技术(18670)
(18007)
贸易(17987)
(17542)
(16345)
机构
学院(275908)
大学(268435)
(125725)
经济(123339)
管理(107769)
研究(91906)
理学(89903)
理学院(89034)
管理学(88213)
管理学院(87681)
中国(81094)
(62697)
(57347)
科学(48632)
财经(48189)
(45860)
(43517)
(43479)
中心(43059)
(41472)
研究所(40245)
经济学(38611)
北京(37358)
(35720)
财经大学(35361)
经济学院(34885)
业大(33554)
(33008)
师范(32751)
(32523)
基金
项目(161749)
科学(128956)
研究(126567)
基金(116343)
(97647)
国家(96627)
科学基金(84440)
社会(82612)
社会科(78595)
社会科学(78579)
(64606)
基金项目(60746)
教育(56558)
(52280)
编号(52185)
自然(49818)
自然科(48651)
自然科学(48638)
自然科学基金(47822)
资助(47346)
成果(42751)
(40876)
(37209)
(36404)
课题(36319)
(36289)
重点(35974)
发展(34310)
国家社会(33932)
创新(33889)
期刊
(152433)
经济(152433)
研究(91769)
中国(58991)
(50405)
管理(47023)
(45923)
金融(45923)
(40389)
科学(32311)
学报(30880)
教育(27568)
农业(27236)
业经(27063)
技术(26056)
大学(25361)
财经(24755)
经济研究(24126)
学学(23929)
(21421)
问题(20210)
(18108)
国际(17738)
技术经济(16209)
(16078)
商业(15108)
世界(15020)
现代(14788)
理论(13843)
经济管理(13798)
共检索到45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月中  向景  王征  
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税收制度等来解决。具体在税收制度上,应建立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的税收制度体系,不折不扣地执行现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昌文  许召元  
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对全国约300家企业的实地调研和约15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成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对研发的投入、商标和品牌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培养、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促进企业更好地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策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经营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刘建丽  王钦  
本文通过详实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一系列经济监测指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宏观运行面、运营状况和企业行为的影响,总结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影响的若干基本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金融危机的后势影响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欣  
2009年10月11~13日,"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企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我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沪成功举行。本次年会以"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企业发展"为主题,立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会代表就企业发展环境变迁、企业战略转型与创新、中小企业发展、品牌建设以及社会责任等专题展开研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汤婧  
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服务外包是一个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产业。我国服务外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充足,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也面临着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有限、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且实施力度不强、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必须从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大鼓励扶持我国企业的国内国际纵横向并购、加强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等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进一步深化的体现,表明传统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而是采取了新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应对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首先是要摒弃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干扰和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改变过分依赖外需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三是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和贫富差距过大的分配结构,坚决而有效地遏止两极分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表现,并就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表现展开了分析,提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服务业必须注意把应对当前危机的政策调整与促进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转型结合起来;通过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能力;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选择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008年1月-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有节能减排效用,规模效应促使中国出口碳排放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也有改善作用。敏感性分析也表明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低碳转型。文章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朝运  郑瑜  
2009年6月27~28日,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承办的"世界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发展"论坛暨《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理事单位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国际金融研究》杂志16个理事单位的代表以及近70位国内外金融学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旨在为金融危机的探讨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现将本次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洪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传统金融中心地位在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地位在上升。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现象,探析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最新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王海兵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显著改变现有国际分工格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低附加值活动,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贸易格局仍未发生明显改变。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环境、经营成本、汇率波动及全球价值链竞争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企业要考虑自身特点,适时采取如并购、战略联盟、海外研发等策略,一方面,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价值链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借助中国乃至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从"走出去"向"立足全球"转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徐杨  
高度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迅速腾飞,然而长期实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过多依附于国际市场需求从而增加了风险性,同时影响国内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加剧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向扩大国内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方才能实行整体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我国的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目前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已经具备实行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的中长期影响将是深远的。鉴于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终结与全球经济增速放慢,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新规则的制定会有更大的分歧。同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受到冲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可能上升。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因此而有可能放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一、物流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正进入下行区间(一)物流业货运需求减少,运价下跌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宗原材料运输需求下降。同时,进出口需求萎缩导致海运、航空、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