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2)
2023(7921)
2022(6475)
2021(5656)
2020(4632)
2019(10139)
2018(9521)
2017(18653)
2016(9172)
2015(10260)
2014(10042)
2013(10108)
2012(9725)
2011(9028)
2010(9612)
2009(9371)
2008(8053)
2007(7128)
2006(6718)
2005(6449)
作者
(25712)
(21452)
(21326)
(20470)
(13685)
(10150)
(9809)
(8267)
(8064)
(7606)
(7455)
(7111)
(7002)
(6842)
(6789)
(6556)
(6296)
(6084)
(6041)
(5612)
(5550)
(5107)
(5018)
(5014)
(4937)
(4917)
(4545)
(4413)
(4298)
(4187)
学科
(62801)
经济(62760)
(26617)
金融(26617)
管理(23707)
(22660)
银行(22660)
(22582)
(22119)
中国(20381)
地方(19061)
(18033)
企业(18033)
方法(16959)
数学(14854)
数学方法(14782)
地方经济(12156)
业经(11890)
(11772)
(11683)
中国金融(11071)
(10518)
(9902)
贸易(9891)
(9594)
(9232)
(8522)
农业(7836)
产业(7731)
环境(7399)
机构
学院(137176)
大学(135330)
(74022)
经济(72734)
研究(51651)
管理(47320)
中国(46795)
理学(39231)
理学院(38829)
管理学(38395)
管理学院(38142)
(32882)
(27721)
财经(25873)
经济学(25475)
科学(25203)
(25110)
中心(24801)
(23385)
经济学院(22741)
研究所(22338)
(20110)
(19745)
金融(19424)
财经大学(19193)
(19067)
银行(18411)
北京(18256)
(18221)
人民(17354)
基金
项目(80684)
科学(63546)
研究(62909)
基金(58611)
(49174)
国家(48765)
社会(43112)
科学基金(41907)
社会科(41223)
社会科学(41214)
(30896)
基金项目(29843)
教育(27384)
(24811)
编号(24767)
资助(24355)
自然(22924)
自然科(22380)
自然科学(22375)
自然科学基金(21960)
成果(20441)
(20104)
国家社会(18723)
重点(18462)
(17858)
课题(17570)
发展(17431)
(17211)
(16958)
(16943)
期刊
(90143)
经济(90143)
研究(50531)
(32270)
金融(32270)
中国(26021)
(24392)
管理(19340)
经济研究(16325)
(16082)
科学(14916)
学报(14857)
财经(14129)
大学(12634)
(12337)
国际(12297)
学学(12084)
业经(11608)
技术(11491)
问题(11310)
(10975)
农业(10365)
世界(9878)
教育(9663)
技术经济(8071)
统计(7237)
理论(7130)
经济问题(6880)
商业(6845)
现代(6460)
共检索到23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其影响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鉴于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恶化,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进一步降低。但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2009年下半年可能会趋于走稳,油价下跌,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由于主要大国采取政府干预措施以及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全球经济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样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除了短期内经济衰退之外,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将是深远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晓华  赵志君  
本文根据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把2008年以来的宏观政策分成协调一致的共识、各自为政的分歧和迫不得已的新一波宽松三个阶段,考察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和宏观政策演化。通过经济基本面、政府赤字、货币政策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五个特征。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减速和政府赤字和债务率居高不下且趋势性上升的背景下,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为继,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压低至零甚至负值是一种常态现象,从而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储备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是不得已的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进入2008年,在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和一系列负面影响下,世界经济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潜伏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不断释放。从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看,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化已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急剧恶化成为现实的威胁。受此影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严重衰退风险,势必加深全球范围经济与金融领域调整的深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文秀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迄今经历了从急转直下到低速徘徊的两个阶段。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的措施,这些已经开始见效,并将继续取得成效。预期中国和美国经济可能大体上同时恢复,中国经济是更高水平上的恢复。相比较而言,我国经济是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上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艳红  潘宏胜  
文章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际经济合作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失衡有可能继续改善,但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敏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下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金融资本扩张过程中,通过两个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一是在货币领域,以美元符号化为基础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解脱了实物对资本的束缚,货币纯粹脱离开贵金属,虚拟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造成了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二是在生产领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安排产业结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造成了全世界在实体经济方面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依赖。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之中。从中短期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的未来变化。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去全球化",如何把握和应对是一个大课题。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有利于发展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志明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在失衡指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达成了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必不可少的新共识。但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出持久的艰苦努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平凡  祝宝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辉  
目前正在上演的美国华尔街风暴已将全球金融带入了一个恐慌的状态,并必将导致全球生产要素价格和增长格局发生演变,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这次金融海啸的实质,进而展望了金融海啸后强势美元归位的历程,认为世界经济有可能重回低利率低通胀时代,对此,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应当有所调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毅  常清  付文阁  
每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有内在联系。1929年大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探索建立了影响至今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则加速了欧元和欧元区经济的诞生,并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和发展模式的新内容。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否定了传统的"雁型模式"区域分工格局,也加速了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认为,由美国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将对未来国际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提出我国应积极探寻历史规律,以确立新的强国之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点,通过对西方相关经济学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的反思,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和阐释西方国家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我们能够更为科学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这场危机本身以及在应对危机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进而为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