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7)
2023(11173)
2022(9440)
2021(8517)
2020(7424)
2019(16926)
2018(16307)
2017(32129)
2016(17287)
2015(19419)
2014(19421)
2013(19476)
2012(18368)
2011(16572)
2010(16976)
2009(16215)
2008(15355)
2007(13732)
2006(11721)
2005(10751)
作者
(50905)
(42746)
(42356)
(40754)
(27070)
(20724)
(19606)
(16558)
(16080)
(15229)
(14394)
(14312)
(13651)
(13431)
(13424)
(13406)
(13018)
(12476)
(12421)
(12118)
(10486)
(10433)
(10366)
(9819)
(9774)
(9622)
(9545)
(9426)
(8661)
(8604)
学科
(72562)
经济(72492)
(49223)
管理(47572)
(39920)
企业(39920)
方法(36076)
数学(32027)
数学方法(31734)
(28381)
金融(28378)
(25639)
银行(25611)
(24752)
中国(24183)
(22382)
(18856)
(16999)
(16114)
贸易(16106)
(15739)
(15201)
地方(15128)
业经(14949)
(14776)
财务(14747)
财务管理(14715)
企业财务(14100)
农业(12819)
理论(11435)
机构
大学(251461)
学院(250060)
(108640)
经济(106438)
管理(93371)
研究(85586)
理学(80570)
理学院(79685)
管理学(78351)
管理学院(77889)
中国(70940)
(51865)
(51540)
科学(51385)
(45251)
(43963)
中心(41780)
财经(41521)
研究所(40123)
业大(37955)
(37808)
(36653)
农业(35951)
经济学(35629)
经济学院(32661)
北京(32447)
财经大学(31246)
(30481)
(30246)
师范(30121)
基金
项目(166381)
科学(130595)
基金(122500)
研究(118486)
(107473)
国家(106640)
科学基金(90628)
社会(76455)
社会科(72845)
社会科学(72823)
基金项目(64587)
(64268)
自然(58568)
自然科(57267)
自然科学(57248)
自然科学基金(56247)
教育(54457)
(54365)
资助(51056)
编号(46510)
重点(38050)
(37825)
成果(37811)
(35914)
(34912)
创新(32767)
科研(32684)
国家社会(32499)
教育部(32424)
课题(32085)
期刊
(110529)
经济(110529)
研究(72808)
中国(45456)
学报(42049)
(40392)
(40272)
(39516)
金融(39516)
科学(36591)
管理(31567)
大学(31490)
学学(30021)
农业(26397)
教育(21034)
财经(20846)
技术(19348)
经济研究(18952)
(17898)
业经(16797)
问题(15268)
(14417)
(14375)
国际(13814)
理论(12606)
统计(12352)
技术经济(12279)
(12153)
商业(11420)
实践(11335)
共检索到369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成  王建军  
本文用VAR系统检验金融危机的传染。通过对5国摩根史丹利MSCI指数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分析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前的平稳期美国与其他4国间保持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与这些国家建立双向因果关系,危机传染存在反馈机制;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交叉传染导致危机程度不断加深;脉冲响应函数检验验证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即美国金融市场对其他国家的冲击强度加大,持续时间增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梁芹  陆静  
本文采用2000-2012年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五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各汇率市场都出现大幅波动,且多数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均存在由共同冲击的结构性传导机制的改变而引起的影响系数的变化。在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下,共同冲击的影响系数不成比例地改变,表明各汇率市场样本对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染效应。部分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共同冲击的结构化传导机制未发生改变,系数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冲击的强弱程度而导致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相宁  陆汇滔  
选取2002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欧元、加元、澳元、南非兰特和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日数据,采用Markov状态转换动态相关模型(RSDC模型)研究外汇市场间相关性的动态变化,检验并分析了外汇市场中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惠珍  
迄今为止,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和机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等问题一直是学者、媒体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严重估计不足,没有意识到传染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首先对国际金融危传染机制的理论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传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危机传染的有效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新特点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并非近年方才出现的现象。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安仲  
目前,对于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传染渠道上,而较少关注危机传染效应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政府政策对传染性的影响。本文利用Lotka的传染模型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欧盟和日本的传染性,结果发现,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滞后于其他国家,且影响的严重性相对较小,但中国经济恢复的速度比较缓慢。而在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中国受影响的严重性明显降低,但是政策干预并不能使得中国迅速从美国金融危机中恢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方  安娜斯卡西亚·斯拉瓦  
笔者建立了一个包含四种不同类型交易者的协同演化市场模型,包括噪音交易者(noise trader)、从众型交易者(herd trader)、采取少数者博弈策略的技术类交易者(tech-game trader),以及采用基因编程这种智能化方法的技术类交易者(Tech-GP trader)。当国外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时,国内市场的某些技术类的交易者会因为一种"压力"机制转变其自身的类型,变成从众型投资者。这些从众型的交易者的决策依据是危机时普遍的市场情绪,而不是其他基本面的因素。笔者通过模拟四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发现:危机时从众心理被压力强化,国内从众型交易者越来越多,同时股价受国外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外国金融市场的危机逐渐传递到国内。模型仿真得出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和预测国际金融市场间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从而未雨绸缪,防止国际金融危机传染发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磊  
文章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为作了简要的回顾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传染效应。不同于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由于出口下降而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继续保持高增长率的原因是政府的救市计划。虽然中国经济增长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相对于长期平均趋势,中国遭受了与美国相同幅度的损失。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影响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些其它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刚  潘浩敏  贾威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金融危机分布的空间集聚性和传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的传染路径是:地理区域位置、G7政治集团关系、贸易关系和资本项目开放度。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路径是:地理区域位置、贸易关系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度。并与Alvaro A.Novo对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传染路径的研究进行了比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倪晋武  段希文  蒲斯伟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趋势和波动特征与此前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分别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中我国沪市与香港、美国股市的传染效应,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MGARCH模型分别考察市场间价格的传染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道.琼斯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对我国上证指数都存在价格引导作用。而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一方面仍旧受道.琼斯指数趋势的引导,但另一方面反而影响了恒生指数的价格趋势;在波动溢出效应方面,金融危机前,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反而对恒生指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单向波动传染效应,同时道.琼斯指数对上证指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丹屏  徐长生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从而在面临危机时,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或隔离危机的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子平  高立宝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自由贸易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某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会迅速传导,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本文采用分层条件Copula函数方法,以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五个市场的主要股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2008金融危机前后股指间的相关性,对股指危机传染路径进行初步分析。并采用条件Copula方法对传染路径进行进一步探讨,为应对金融危机、防范危机传染提供理论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平  杜晓蓉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一国经济的突发性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间关联程度发生变化,甚至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传染效应。本文运用Skew t-GARCH模型处理了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来的尖峰、波动性和厚尾等特性,并结合静态和动态copula函数方法,比较了近20年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美、中两国三个金融市场间相关结构的变化,从而对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和传染途径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惠晓峰  吴宝秀  
金融危机爆发后所伴随的跨市场间传染现象备受关注,其中信息渠道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检验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以不同市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共超数作为危机传染效应的度量,以投资者情绪、条件波动率溢出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建立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追踪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市场和英国市场的宏观经济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后确实会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尤其对于下尾风险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占云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参照经典地图学绝对物理空间的构建思想,通过对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标的分解和再合成,构建了金融危机传染的经济政治制度空间,继而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金融危机传染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空间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在地理空间和经济制度空间中均表现出了空间依赖性,而基于经济制度空间的依赖性比地理空间更为显著和强烈,由此验证了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即国家间经济、政治制度等的相似性较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更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传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