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1766)
- 2022(10064)
- 2021(9284)
- 2020(8131)
- 2019(18816)
- 2018(18757)
- 2017(35499)
- 2016(19639)
- 2015(22241)
- 2014(22574)
- 2013(22002)
- 2012(20770)
- 2011(18800)
- 2010(19317)
- 2009(18517)
- 2008(17955)
- 2007(16253)
- 2006(14404)
- 2005(13226)
- 学科
- 济(75633)
- 经济(75528)
- 管理(50105)
- 业(48724)
- 企(39825)
- 企业(39825)
- 方法(32430)
- 融(28740)
- 金融(28732)
- 数学(28130)
- 中国(27938)
- 数学方法(27840)
- 银(26547)
- 银行(26494)
- 行(25632)
- 财(23205)
- 制(21787)
- 农(21529)
- 学(17786)
- 地方(16896)
- 业经(16804)
- 贸(15823)
- 贸易(15814)
- 易(15385)
- 体(15049)
- 理论(14298)
- 农业(14038)
- 务(13500)
- 财务(13458)
- 财务管理(13416)
- 机构
- 大学(276364)
- 学院(274566)
- 济(112840)
- 经济(110165)
- 研究(102261)
- 管理(96807)
- 中国(83626)
- 理学(81095)
- 理学院(80130)
- 管理学(78628)
- 管理学院(78124)
- 科学(62731)
- 京(60619)
- 财(55914)
- 农(55029)
- 所(54530)
- 研究所(49330)
- 中心(48225)
- 江(44116)
- 农业(43553)
- 业大(43241)
- 财经(42542)
- 北京(39012)
- 经(38464)
- 院(36589)
- 范(36219)
- 师范(35718)
- 经济学(35367)
- 州(35104)
- 经济学院(31929)
- 基金
- 项目(174815)
- 科学(134084)
- 研究(126939)
- 基金(123151)
- 家(109130)
- 国家(108179)
- 科学基金(89314)
- 社会(76934)
- 社会科(72780)
- 社会科学(72755)
- 省(69379)
- 基金项目(64026)
- 教育(59266)
- 划(59151)
- 自然(57298)
- 自然科(55918)
- 自然科学(55895)
- 自然科学基金(54879)
- 编号(52675)
- 资助(52031)
- 成果(45286)
- 重点(40683)
- 发(38669)
- 部(38620)
- 课题(38020)
- 创(36323)
- 创新(34086)
- 科研(33868)
- 性(33217)
- 计划(32958)
共检索到439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瑛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不但世界经济前景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改革的呼声骤然高涨,改革方案也由此成为各国政府决策者、金融家、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到目前,各种有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案和建议层出不穷,其中较有影响的有:⑴不干预方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本文对金融开放的界定本文将金融开放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融合的过程,其反映的是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规则、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从内容上看,包括作为服务贸易开放内容的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开放以及货币的国际使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式的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自由化遭到广泛质疑,国内外普遍把金融危机归因于金融业过快膨胀、金融衍生工具的花样翻新以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等。对危机经验的上述认识,很容易推导出谨慎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和强化金融管制的政策主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恰恰要立足建设开放的现代金融体系目标,化"危"为"机",变被动开放为积极融入和介入,谋求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迈进做必不可少的金融开放准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鹏 魏蓉蓉 甘静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这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化危为机,改变在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困境,通过必要的策略性选择,实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成功破局。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金融危机 困局 破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继祖 翟金林 宋秀梅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争论日益激烈。在这些争论中,欧美的观点迥异,对未来国际金融体系的布局与影响最大。欧美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争论的焦点是关于IMF及世界银行的功能与作用,但其实质是对国际金融领导权及国际经济与金融利益的争夺。就目前而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还是虚幻的改革,改革将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兰健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沿用了50多年前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基本原则和观念。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现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之后,论述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能稳定国际货币、防范国际金融危机、高效灵活、公平合理的新体系。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全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分析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远虑即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政策取向,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平台、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两轮驱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等九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近忧则是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认为近期保持主要货币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政策取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江时学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 ,其中包括 :强化金融监管在风险管理和预防危机中的作用 ;改善全球范围内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 ;增加IMF的资金 ,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向陷入危机的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 ;发挥区域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建立一个世界中央银行 ;制定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风险预警体系 ;将IMF的临时委员会提升为永久性的国际金融与货币委员会 ;将IMF并入世界银行 ;建立金融稳定论坛 ;创建一个国际清算体系 ;为新兴市场设立一个封闭式国际投资基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速度加快 ,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东南亚金融危机 ,暴露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 ,客观上要求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为此 ,本文在剖析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后 ,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并阐述未来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前景和我国的选择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缺陷 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建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每发生一次金融危机都注定会引发有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争论。而在每一次改革之后人们都会发现,实际的改革进展要小于改革前的期待。开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这场讨论也不会例外。这是因为,不同的改革提案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关系,最后只有一部分符合共同利益需要的提案才会转化为改革成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 IMF改革 国际货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平方
国际金融恐怖平衡是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巨额资金流动的平衡,这种平衡掩盖经济内部失衡,具有不可持续性、财富分配不公平性和平衡被打破的后果严重性的特点。其形成原因包括发展中国家积累高额的国际储备应对汇率波动的冲击;国际金融体系对金融的监管滞后于经济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合作机制滞后于贸易合作机制。基于此,应从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深化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和加快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等方面实现世界经济的平稳调整。
关键词:
国际金融恐怖平衡 国际储备 国际金融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