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7)
2023(14128)
2022(12163)
2021(11286)
2020(9369)
2019(21882)
2018(21396)
2017(41777)
2016(22171)
2015(24907)
2014(24712)
2013(24578)
2012(22580)
2011(20365)
2010(20537)
2009(19294)
2008(18043)
2007(15740)
2006(13863)
2005(12453)
作者
(62347)
(51296)
(50988)
(48625)
(32957)
(24703)
(23280)
(20121)
(19840)
(18351)
(17809)
(17189)
(16223)
(16078)
(16005)
(15654)
(15136)
(14995)
(14818)
(14682)
(12664)
(12468)
(12376)
(11709)
(11567)
(11396)
(11336)
(11238)
(10364)
(10023)
学科
(92214)
经济(92106)
管理(64737)
(63936)
(55190)
企业(55190)
方法(45186)
数学(38505)
数学方法(38141)
中国(28974)
(28796)
金融(28795)
(26122)
银行(26088)
(25427)
(25159)
(21953)
业经(21204)
地方(19510)
(19082)
(18915)
(18235)
贸易(18220)
(17686)
理论(17686)
(16844)
财务(16778)
财务管理(16749)
企业财务(16041)
农业(15201)
机构
大学(317769)
学院(313409)
(129998)
管理(127348)
经济(127240)
理学(110716)
理学院(109572)
管理学(107922)
管理学院(107366)
研究(101687)
中国(82066)
(66712)
(61032)
科学(59599)
财经(49635)
(49308)
中心(47887)
(45275)
研究所(44830)
(43838)
(43471)
业大(43055)
北京(42412)
经济学(40466)
(40369)
师范(40059)
财经大学(37401)
(36815)
经济学院(36677)
(36450)
基金
项目(212753)
科学(168026)
研究(158473)
基金(155977)
(133839)
国家(132727)
科学基金(115374)
社会(100824)
社会科(95823)
社会科学(95800)
基金项目(82666)
(81298)
自然(73837)
教育(72435)
自然科(72128)
自然科学(72115)
自然科学基金(70842)
(68336)
资助(64892)
编号(64525)
成果(52823)
(47722)
重点(47006)
(44691)
(44452)
课题(43735)
教育部(41801)
国家社会(41435)
创新(41343)
人文(41083)
期刊
(136272)
经济(136272)
研究(96409)
中国(55565)
管理(46164)
学报(45848)
(45165)
科学(42199)
(41328)
金融(41328)
(38554)
大学(35499)
教育(34274)
学学(33168)
农业(26346)
技术(25604)
财经(24660)
经济研究(22155)
(20976)
业经(20649)
问题(17617)
理论(17270)
图书(16453)
实践(15683)
(15683)
(15118)
技术经济(14727)
科技(14203)
现代(14027)
国际(13967)
共检索到459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薇  冯邦彦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已成为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以竞争力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石,并从各自得研究目的出发,得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各具特色的研究框架。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内涵、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全球比较等三个方面为视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与评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山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低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红军  
文章设计与实施了一套国际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6个金融中心城市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提炼关键要素与核心指标,并对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与上海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能级、现状及趋势作了较为客观而系统的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高山  
目前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底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山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底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宜  
通过对在沪经营的26家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在金融机构眼中,上海作为成长中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包括了未来长三角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绝对优势,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素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相对优势,以及商务成本、金融监管方面的劣势。这一结果为下一步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荣艺华  叶可松  王莹  
该文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运行现状,指出评级市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存在市场结构单一、不正当竞争凸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为从制度层面有效提高我国评级行业竞争力,完善体系建设,文章提出以机构创新促发展——成立全国性的、公共征信的再信用评级公司,规范引导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促进市场公信力建设,提高信用评级体系综合实力,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进而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竞争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聪  王聪  
近年来建设金融中心已成为国内金融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尝试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结合金融中心发展实践,构建国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国内11个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在批判吸收相关文献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和金融创新动力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根据文章的理论分析,全球性金融危机难以改变现代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演化的基本方向,危机后不同发展水平的金融中心将会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其中强化金融体系极化效应是当代金融中心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实施动态性、主动性的风险管理将会成为实现未来金融稳定的一种重要的内生性市场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小鹰  
本文通过对传统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以及对国外学者就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理解:一个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不仅仅要求金融市场运行顺畅,能够促进资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效分配,更为重要的是将其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后,它要能够比其他金融体系更具有增长潜力。因此,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应该将金融市场本身、微观企业基础和宏观经济环境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军山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因素都可以分为基础性因素、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本文分析了三种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根据和意义。在实证上检验了上海自身的基础以及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在三种因素上的差距所在,最后着重从产品市场建设以及诚信体系和商务成本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淮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立峰  雷强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过程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5个城市金融业1980~2006年间的经验数据,本文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诸如宏观经济增长、对外开放水平、国内管制程度、国内要素供给和成本等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影响方向大致是确定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蓉  
理论上来说,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应该包含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选择了四个具体的经济金融评价指标:GDP增长率、投资率、金融部门产值贡献率和股票交易额/GDP进行实证分析。按金融中心的类别划分,本文选用了18个国际金融中心与6个非金融中心国家1998-200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值贡献率与股票交易额/GDP对于度量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可见,判断和发展金融中心都应该格外注意当地金融业发展程度的相关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