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3)
- 2023(12157)
- 2022(10489)
- 2021(9999)
- 2020(8337)
- 2019(19447)
- 2018(19054)
- 2017(37370)
- 2016(19868)
- 2015(22443)
- 2014(22291)
- 2013(22029)
- 2012(20241)
- 2011(18048)
- 2010(18151)
- 2009(16977)
- 2008(15587)
- 2007(13549)
- 2006(12078)
- 2005(10773)
- 学科
- 济(73738)
- 经济(73654)
- 管理(54638)
- 业(53395)
- 企(45498)
- 企业(45498)
- 方法(35166)
- 银(33959)
- 银行(33812)
- 行(32245)
- 融(31135)
- 金融(31134)
- 数学(30213)
- 数学方法(29897)
- 中国(26029)
- 制(22433)
- 财(20530)
- 农(18379)
- 业经(17310)
- 地方(17234)
- 学(15505)
- 贸(14882)
- 贸易(14867)
- 易(14482)
- 理论(14275)
- 务(13985)
- 财务(13922)
- 财务管理(13900)
- 企业财务(13253)
- 度(12862)
- 机构
- 大学(272470)
- 学院(269657)
- 管理(109808)
- 济(107424)
- 经济(104892)
- 理学(94699)
- 理学院(93663)
- 管理学(92169)
- 管理学院(91699)
- 研究(88148)
- 中国(77865)
- 京(57967)
- 科学(52948)
- 财(50849)
- 中心(43315)
- 所(43081)
- 农(41462)
- 财经(41024)
- 研究所(39375)
- 业大(38559)
- 江(38241)
- 经(37320)
- 北京(36903)
- 范(34510)
- 师范(34196)
- 银(33147)
- 州(32891)
- 农业(32621)
- 经济学(32364)
- 银行(31817)
- 基金
- 项目(185196)
- 科学(145246)
- 研究(137328)
- 基金(134553)
- 家(115773)
- 国家(114776)
- 科学基金(99238)
- 社会(85374)
- 社会科(81023)
- 社会科学(80999)
- 基金项目(72077)
- 省(71613)
- 自然(64513)
- 自然科(63001)
- 自然科学(62990)
- 教育(62343)
- 自然科学基金(61844)
- 划(60281)
- 编号(56720)
- 资助(55609)
- 成果(45878)
- 重点(40897)
- 部(40741)
- 发(39207)
- 创(38937)
- 课题(38288)
- 创新(36209)
- 项目编号(35845)
- 科研(35407)
- 教育部(35362)
- 期刊
- 济(112566)
- 经济(112566)
- 研究(84516)
- 融(50889)
- 金融(50889)
- 中国(50391)
- 学报(40157)
- 管理(38805)
- 科学(37333)
- 财(37071)
- 农(36903)
- 大学(30594)
- 教育(28803)
- 学学(28715)
- 农业(23966)
- 技术(21927)
- 财经(19727)
- 经济研究(17670)
- 业经(17479)
- 经(16532)
- 理论(16340)
- 实践(15295)
- 践(15295)
- 图书(14567)
- 问题(14494)
- 科技(12693)
- 国际(12649)
- 现代(12363)
- 技术经济(12162)
- 业(11946)
共检索到40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秀荣 王爱华 陈丽娟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发达的金融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大量财富,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运用非银行金融中介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生产、产品创造、资产定价和风险分散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拟借用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分析,把非银行金融中介纳入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生态圈来研究,分析非银行金融中介在金融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揭示其服务内容,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非银行金融中介 功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淮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优劣势 上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浩
东北亚开发银行(NEADB)与大连国际金融中心●刘志浩大连选择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是由大连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全国体制改革整体格局中的位置,以至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大连所采取的每项举措和所取得的每项成就,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瑛 华蓉晖
在金融危机后的动荡时期,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大国,我们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开行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推进金融中心战略的实施。由于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不能完全覆盖国开行的业务范围,因此,国开行商业化转型后的利益取向不利于开发性业务的开展。若既保留开发性业务,又推进商业化转型,则双重目标的价值取向会降低经营效率。为了保障国开行在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投融资中发挥特殊作用,可限制其业务领域并加强监管。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开发性银行 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银行总部圈 战略突破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秀荣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标志是其在超出国界的范围内,发挥金融聚集和辐射功能。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角度,探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提升其辐射功能、促进中心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向全世界展示金融改革开放"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大型银行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面临紧迫而严峻的形势,必须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加快自身转型创新发展,尽快实现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再萍 曹迪 徐永林
金砖银行作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标志着金砖国家间经济金融方面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通过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砖银行、自贸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与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运用SWOT模型探索金砖银行发展面临的优劣势和挑战,并提出金砖银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优发展途径。
关键词:
金砖银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自贸区 联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 郑杨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的观点主要是强调吸引资金,对资本输出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却少有论述。其实,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入作为同一经济运动的不同方向,对金融中心建设起着同样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资本输出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培育资本输出功能为抓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输出 金融中心 上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建华
上海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与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要求上海按照当代国际标准来加速发展,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尤其是在金融、贸易方面,要加快形成国内进而成为国际的中心.以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为特色、具有财政和银行双重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研究司课题组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交往和联系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实现第二步、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提高我国国际战略地位的需要。这不是一般的工作部署,也不是区域性发展对策,而是关系到改革和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戈建国 王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的一项国策,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开放和高效的监管体系。政府主导在前期有助于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但同时对市场机制的形成有负面影响,应该逐渐加强法律的作用,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市场环境。尽快制订涉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法规和规章,提升上海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这三大监管机关的行政地位和监管权限,完善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法院,"为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监管 政府主导 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山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低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竞争力 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