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8)
2023(16976)
2022(14521)
2021(13491)
2020(11164)
2019(25898)
2018(25492)
2017(49045)
2016(26602)
2015(29751)
2014(29629)
2013(29271)
2012(27461)
2011(24898)
2010(25366)
2009(23423)
2008(22299)
2007(19802)
2006(17830)
2005(16281)
作者
(77925)
(64524)
(64091)
(60679)
(41432)
(30753)
(29075)
(25193)
(24814)
(23207)
(22237)
(21959)
(20632)
(20577)
(20064)
(19996)
(18959)
(18834)
(18635)
(18522)
(16350)
(15883)
(15590)
(14854)
(14485)
(14463)
(14404)
(14217)
(13050)
(12811)
学科
(109771)
经济(109657)
管理(71640)
(70750)
(57186)
企业(57186)
方法(44494)
数学(37849)
数学方法(37411)
中国(36461)
(30314)
金融(30312)
(29610)
(28607)
银行(28558)
地方(28307)
(27636)
(26753)
业经(25578)
(24055)
(22620)
(20950)
贸易(20928)
(20236)
农业(20217)
理论(18408)
(17294)
环境(16874)
(16858)
财务(16779)
机构
大学(377669)
学院(374750)
(151255)
经济(147848)
管理(143751)
研究(134050)
理学(122679)
理学院(121218)
管理学(119007)
管理学院(118336)
中国(106663)
(82918)
科学(82094)
(70762)
(68755)
(63080)
研究所(62456)
中心(61742)
(56215)
财经(55891)
业大(54924)
北京(53475)
(51645)
师范(51158)
(50795)
农业(49222)
(48282)
(46498)
经济学(45610)
师范大学(41599)
基金
项目(249730)
科学(195535)
研究(183392)
基金(179888)
(157261)
国家(155927)
科学基金(132652)
社会(113979)
社会科(108089)
社会科学(108059)
(96721)
基金项目(95066)
自然(85908)
自然科(83907)
自然科学(83887)
教育(83223)
(82412)
自然科学基金(82347)
编号(75430)
资助(74401)
成果(62348)
(56738)
重点(56449)
(54767)
课题(52338)
(51684)
创新(48276)
科研(47537)
教育部(46579)
国家社会(46546)
期刊
(172052)
经济(172052)
研究(116912)
中国(77959)
学报(59835)
(57540)
科学(55545)
管理(53618)
(51883)
(49241)
金融(49241)
大学(44788)
教育(43554)
学学(41763)
农业(39538)
技术(31422)
业经(27747)
财经(27401)
经济研究(26904)
(23378)
问题(22416)
图书(21768)
(20686)
理论(19677)
(18375)
实践(17963)
(17963)
国际(17807)
技术经济(17672)
科技(17398)
共检索到579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课题组  尹秀资  
本文深入分析了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数据组成结构及其产生、发布及利用的整个流程,并总结了其发展趋势;之后结合上海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比分析在新技术条件下进一步优化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市场数据开发和利用的目标及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强  倪权生  吴君  
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缩影,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利用相关金融统计数据探讨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业结构分布、金融业就业状况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借鉴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人力资本、金融法律监管改革和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 豫  
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应当借鉴新加坡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把发展离岸金融作为突破口。具体做法上,一是大力发展不涉及本币的外汇交易、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二是先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然后逐步允许具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开展;三是严格监管。借鉴有些国家发展类似业务初期的做法,场内和场外交易均在央行可监控的不同形式平台上开展;四是上海市和中央有关部门为金融机构在上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供较新加坡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更为优惠的税收等配套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波  谭秋梅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金融中心的分析来讨论香港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评价内地金融业开放对香港金融业的影响,并借鉴香港经验为内地金融业进一步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香港金融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最后对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为借鉴香港经验,推动中国内地金融业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想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巍  陈宇桦  李明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都致力于金融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由金融中心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特性所决定的,各种决定要素的交集度越高,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将加入这些新特征要素对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淮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本报告认为布局和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意义突出表现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于中国大国战略的实现,并促进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报告强调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风险,如操之过急的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动荡、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危害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向国内蔓延更为迅速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报告提出了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原则,即遵循金融改革开放风险可控的首要前提、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的基本底线和把握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尽可能趋利避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应以国际金融多中心为战略选择,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  
首先对现有的各种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观点与政策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通过建设离岸金融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种流行观点的缺陷及其理论根源。提出了在考虑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时,必须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出发,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增长首先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上海建设国际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杰   王传辉  
一、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股浪潮绵延至今,其间虽有波折,但至今仍是各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大趋势。 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于1973年提出后迅速成为指导各国金融改革的主导理论,麦金农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较大数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活动常与较高水平的储蓄、投资和生产相联系,即金融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因素,即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的各种措施,使金融制度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据此,无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一、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调配作用。物资统一分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信贷资金按计划保证供应。在这种体制下,金融业得不到发展,银行起作用的范围极其狭小,当然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俊华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从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从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理应发挥着主导作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视角,结合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从政策制定、机构建设市场发展和产品创新等多层面,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抓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契机,不断提升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竞争力,加快金融市场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豫  
一、背景国务院2009年3月25日原则通过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意见。温家宝总理2008年视察上海时也明确指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要在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领导体制和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提升发展的软环境、培养和吸引人才等六方面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