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3)
2023(8655)
2022(7027)
2021(6643)
2020(5638)
2019(13330)
2018(13054)
2017(25309)
2016(13354)
2015(15328)
2014(15230)
2013(14861)
2012(13583)
2011(12315)
2010(13011)
2009(12361)
2008(11208)
2007(10066)
2006(8938)
2005(8361)
作者
(39221)
(32025)
(31819)
(30326)
(20555)
(15480)
(14633)
(12484)
(12373)
(11592)
(11063)
(10848)
(10346)
(10282)
(10183)
(10078)
(9557)
(9550)
(9223)
(9165)
(8007)
(7981)
(7883)
(7704)
(7338)
(7281)
(7198)
(7117)
(6710)
(6384)
学科
(53097)
经济(53033)
(34605)
管理(33962)
(29419)
企业(29419)
(27569)
金融(27568)
方法(25575)
(24097)
银行(24069)
(23400)
数学(22696)
数学方法(22140)
中国(21530)
(14220)
(13220)
(12772)
业经(11882)
地方(11667)
(11550)
贸易(11538)
(11277)
理论(11183)
中国金融(11151)
(10638)
(9159)
财务(9117)
财务管理(9098)
农业(8768)
机构
大学(186931)
学院(185561)
(76523)
经济(74689)
管理(68116)
研究(65234)
理学(57966)
理学院(57332)
中国(56984)
管理学(56001)
管理学院(55693)
(39711)
科学(39235)
(36115)
(33619)
(32177)
中心(32020)
研究所(30486)
财经(28311)
(27477)
业大(27240)
(25754)
农业(25611)
北京(25451)
经济学(24193)
(23482)
(23457)
师范(23106)
(22988)
经济学院(21706)
基金
项目(121446)
科学(94312)
基金(87574)
研究(86468)
(77429)
国家(76840)
科学基金(64853)
社会(53334)
社会科(50755)
社会科学(50738)
(46810)
基金项目(44543)
自然(42923)
自然科(41994)
自然科学(41981)
自然科学基金(41215)
教育(40786)
(40594)
资助(38699)
编号(34783)
成果(29196)
重点(28116)
(26535)
(26431)
(25874)
课题(25151)
创新(24222)
科研(23528)
大学(22785)
计划(22779)
期刊
(81172)
经济(81172)
研究(57463)
中国(39831)
(34838)
金融(34838)
学报(30208)
(29415)
科学(27090)
管理(27061)
(27040)
大学(23249)
教育(22077)
学学(21866)
农业(19508)
技术(16962)
经济研究(14134)
财经(14063)
(12066)
国际(11637)
业经(11593)
(11231)
统计(10285)
问题(10228)
(10221)
世界(9443)
理论(9361)
(9083)
技术经济(8627)
实践(8416)
共检索到29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孙桂芳  程丽萍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和国家建设模式(或政府主导型),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并通过重点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得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光友  罗素梅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G20峰会,G20伦敦峰会对全球金融监管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G20伦敦峰会达成的最新国际金融监管共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先行先试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应成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全球性交易支付主平台和定价中心、应实现金融产品业务创新与调控监管的同步创新、应同步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应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设、应重视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话语权、应强化征信建设和信用评级体系监管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褚伟  
从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的比较分析来看,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国际支付清算中心。当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集中呈现出“国际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银行化”五大趋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必须站在与国际接轨以及有效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的高度来整体规划,为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以及我国投资者进入境外金融市场提供支付清算通道,使上海真正成为紧密联系境内各金融市场和连通境内境外金融市场的纽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传辉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中心产生的国家建设模式和自然形成模式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过度干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对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和发展策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再斌  黄运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彦明  何丽  田田  
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其中对发展模式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于政府、市场这两类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各种发展模式相应地体现出政府、市场各异的协同方式。本文探讨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演化的机理,从金融中心能级、主导驱动力两个维度,对各金融中心模式的特点、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伦敦金融城"业界自治"管理模式的举措与经验,提出了我国各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杰   王传辉  
一、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股浪潮绵延至今,其间虽有波折,但至今仍是各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大趋势。 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于1973年提出后迅速成为指导各国金融改革的主导理论,麦金农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较大数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活动常与较高水平的储蓄、投资和生产相联系,即金融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因素,即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的各种措施,使金融制度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据此,无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王建华  
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和步骤措施景学成,王建华一、理论与政策设计思路1.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是作为在全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与国际经济相连接的一项战略措施。中央把经济、金融、贸易一体地提出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彪如  连平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虽然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优势不同,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这些条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世界性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刘都生  许秋起  
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上海乃至全国在继续推动对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都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而考察国外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历史及特征,发掘出其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对更好地建设上海"两个中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巍  陈宇桦  李明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都致力于金融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由金融中心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特性所决定的,各种决定要素的交集度越高,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将加入这些新特征要素对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万灵  唐曦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亚敏  王浩  
本文选取英国伦敦金融城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翔实有效的数据和事实,验视伦敦金融城发挥金融集聚效应,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程,进而从构建金融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出发,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判,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