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4)
- 2023(8135)
- 2022(6661)
- 2021(6021)
- 2020(5051)
- 2019(11407)
- 2018(10730)
- 2017(21587)
- 2016(11513)
- 2015(12377)
- 2014(12270)
- 2013(12388)
- 2012(11706)
- 2011(10560)
- 2010(10361)
- 2009(9358)
- 2008(9209)
- 2007(8181)
- 2006(6899)
- 2005(6298)
- 学科
- 济(59098)
- 经济(59047)
- 管理(31454)
- 业(29561)
- 方法(24186)
- 企(22009)
- 企业(22009)
- 数学(21735)
- 数学方法(21590)
- 地方(15889)
- 农(13837)
- 财(13242)
- 中国(12922)
- 融(10544)
- 金融(10543)
- 农业(10012)
- 业经(9962)
- 学(9820)
- 贸(9313)
- 贸易(9312)
- 地方经济(9103)
- 易(9025)
- 制(8602)
- 银(8382)
- 银行(8374)
- 行(8072)
- 环境(7901)
- 务(7883)
- 财务(7877)
- 财务管理(7864)
- 机构
- 大学(165049)
- 学院(164375)
- 济(73767)
- 经济(72412)
- 管理(62418)
- 研究(57767)
- 理学(54517)
- 理学院(53856)
- 管理学(52992)
- 管理学院(52671)
- 中国(43187)
- 科学(34964)
- 财(33913)
- 京(32897)
- 所(29023)
- 农(28788)
- 财经(27759)
- 中心(26921)
- 研究所(26739)
- 经(25509)
- 业大(24713)
- 经济学(24704)
- 江(24146)
- 农业(22694)
- 经济学院(22673)
- 范(21433)
- 师范(21232)
- 财经大学(21072)
- 院(20804)
- 北京(19758)
- 基金
- 项目(117243)
- 科学(94133)
- 基金(87972)
- 研究(82989)
- 家(77348)
- 国家(76754)
- 科学基金(66254)
- 社会(56499)
- 社会科(53876)
- 社会科学(53864)
- 省(47110)
- 基金项目(46853)
- 自然(42456)
- 自然科(41545)
- 自然科学(41531)
- 自然科学基金(40792)
- 划(38484)
- 教育(37454)
- 资助(35830)
- 编号(30907)
- 部(26662)
- 重点(26605)
- 发(25952)
- 国家社会(24432)
- 创(24258)
- 成果(24089)
- 教育部(22917)
- 创新(22823)
- 人文(22597)
- 科研(22576)
共检索到23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岚婷 叶阿忠 杨建辉
文章以我国30个省份为样本,采用半参数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我国国际资本与省域房价空间影响效应和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省域异质性会影响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作用路径,利率、汇率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传导路径具有空间异质性,利率变动对中西部房价调控效用有限,汇率升值虽能带动东部地区房价,但对中西部地区房价呈反向作用;房价变动具有区域溢出效应,但随着地理距离作用效应逐渐减弱;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影响是非线性且非均衡的,会因省域差异而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永红 陈奡楠 张彬
文章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城市房价上涨及区域性房价差异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房价具有"门槛"效应,城市房价的上涨促进了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集聚而阻碍了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呈高技能偏向型特点;同时,房价上涨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房价具有"门槛"效应,但中部地区房价上涨引致了劳动力"极化"——即低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聚集,劳动力质量向两端偏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娇 向为民
选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1994年~2010年消费、投资、储蓄等方面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房价波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效应的显现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切但非绝对关联的关系。在需求刚性的条件下,房价波动带来的投资效应最为显著,因购房储蓄增加对其他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次之,财富效应则几乎没有显现。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区域经济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悦 李善燊
本文在分析多重套利环境下国际资本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冲击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实证研究了2000-2010年间国际资本对我国异质性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效果。结果发现:FDI的流入对我国各类住宅和商业房地产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冲击效应;热钱的流入对高档住宅价格和商业用房价格的正向冲击效果十分明显,要强于FDI产生的冲击;总体来看,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用地价格、高档住宅用地价格、商业房产价格以及高档住宅价格冲击效果依次增强,对普通住宅及其用地价格冲击效果不强。分析认为,房地产调控要注意防范外源资本的结构性冲击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忠 张华荣
本文围绕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难题"的有效化解进行了理论假设,并将贸易开放因素引入经典的EKC检验模型中,基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度两个维度,借鉴门限回归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进行分组研究,而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中国及各区域的EKC曲线特征及空间效应,以此来化解EKC检验中的异质性难题。研究发现:EKC曲线检验虽然在中国得到了支持,但在不同区域的曲线形状及转折点存在着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拐点值明显高于落后地区,且已然接近甚至超过全国拐点值。同时,国际贸易会导致碳排放转移,但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系数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在结合检验结论基础上,针对中国各省域的要素禀赋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华义 黄燕芬
本文首先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中国不同城市间房价溢出效应、收入对房价的跨区影响,以及利率调整对不同城市房价的区域异质性影响。本文利用GVAR模型对该框架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其他城市具有较大的溢出性,而中西部城市的房价溢出性则不明显。一线城市和东部城市的房价波动不仅受本城市人均收入变动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他城市收入变动的影响,而中西部城市的房价则主要受本城市收入变动的影响。利率变动对一线城市和东部城市的房价影响则较大,而对中西部城市的房价影响有限。本文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比如政府应通过稳定一线城市房价以达到稳定全国房价的目的,促进公共产品均等化,实行地区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的波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先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层面分析,并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现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hausman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我国35个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房价痛苦指数、挤出效应及人口流入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居民消费 影响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叙
文章运用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对房地产发展中房价和地价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阐明了长期中房价对地价的影响更加显著的机制。并且针对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对以上观点加以检验,得出短期内房价与地价互相影响而长期中房价影响地价的结论。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关系 上海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程宏 朱沈钦钰 潘文捷
基于1997-2019年中国省际数据,采用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不同区域下人口流动与房价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人口增速与房价增速在不同区域均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因人口流动增速水平和房价增速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房价增速和人口流动增速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出现在高房价和高人口流动的情况下;在中部地区,当人口流动增速处于中等和低缓水平时,房价增速对人口流动增速产生影响,当房价增速处于较高水平时,人口流动增速对房价增速产生影响;而在西部地区,无论人口流动增速或房价增速处于低缓、中等还是较高水平时,人口流动增速与房价增速都存在双向因果。本文为研究商品住房价格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国流动人口的户籍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继
选取2006~2012年全国3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区域对银行信贷决策、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水平、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信贷水平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影响也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都不强,但三大区域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调整对货币政策调整却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信贷 风险 货币政策 传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邵军 孙巍
如何治理房价过度上涨,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和优化地区间要素配置已经成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房价变动、要素扭曲之间的内在机制。数值模拟发现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带来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高以及其对资本的引致效应是造成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房价上涨抵消了异质性劳动之间的引致集聚规模效应,并诱发了要素间的替代,形成了技能集聚地区的房价上涨,劳动力技能结构提升和资本深化的内生反馈机制。实证检验发现技能型劳动力集聚会造成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和资本价格的正向扭曲,最终使得要素的整体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产生负向扭曲。而房价会造成劳动价格的正向扭曲和资本价格的负向扭曲,最终使得要素整体价格和要素相对价格产生正向扭曲。文章的研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 房价变动 要素价格扭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华义 黄燕芬
本文详细探讨了现有文献较少涉及的货币政策效果区域异质性、城市间房价的溢出效应以及房价对通货膨胀的跨区影响。利用最新发展出的全局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本文验证了中国35个城市的房价和CPI受单个城市房价冲击和货币供应量冲击后的异质性反应。结果显示:1)货币供应量冲击对一线城市和东部城市房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但对中西部城市房价影响较弱。货币供应量冲击对各城市CPI的影响均很微弱。2)房价冲击对自身和其它城市房价均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并且一线城市和东部城市的房价冲击带来的影响更大。3)房价冲击对CPI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小。本文亦对导致这些实证研究结果的理论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证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吉雪强 王野 张跃松
本文基于理论探讨,结合中国247个地级市数据,综合多种方法,实证分析并严格检验数字经济对房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数字经济对房价抑制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房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对于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城市或小城市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人口流入量、提高居民收入而实现对房价的正向影响;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房价抑制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存在负向调节效应,这一负向调节效应在房价较高的东部城市或大中城市更为显著。本研究为破解房价与全要素生产率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为数字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房价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海燕 耿成轩
文章按照发生碳排放合意产出的迭代次数,以及发生碳排放非合意产出设定值时的迭代次数差,进行碳排放产出水平测度差异的整合,并结合固定效应测度了我国各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其收敛特性。结果证实:我国东部区域碳排放变动趋势相对平稳,而中西两大区域的碳排放总体控制并不理想。但在收敛性上,东部、西部区域的碳排放俱乐部收敛特征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各个区域自身在碳排放控制与治理上的基本措施,进而获得不同的碳排放控制效应的俱乐部收效。
关键词:
碳排放 随机前沿 固定效应 时空检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龙威 刘金全
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区域性市场,各区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较大,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信贷规模对各区域的房价调控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存款准备金率对高度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房价调控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调控时应审慎考虑其带来的负面效果,在发达地区可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配合主要政策工具使用。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基本不会对高度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房价产生影响,但利率的上升会抑制欠发达地区的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风险较大。因此在调控高度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房价时可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配合使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价格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