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6)
- 2023(5077)
- 2022(4202)
- 2021(3933)
- 2020(3355)
- 2019(7665)
- 2018(7462)
- 2017(14656)
- 2016(7946)
- 2015(9269)
- 2014(9533)
- 2013(9099)
- 2012(8592)
- 2011(7753)
- 2010(7780)
- 2009(7348)
- 2008(7471)
- 2007(6874)
- 2006(6113)
- 2005(5819)
- 学科
- 济(26499)
- 经济(26451)
- 管理(19623)
- 银(18164)
- 业(18144)
- 银行(18019)
- 行(16796)
- 制(15697)
- 企(14950)
- 企业(14950)
- 融(12343)
- 金融(12336)
- 方法(11215)
- 度(9996)
- 制度(9994)
- 中国(9883)
- 业务(9594)
- 数学(9286)
- 财(9258)
- 数学方法(9203)
- 银行制(8231)
- 体(7977)
- 农(7049)
- 理论(6552)
- 学(6470)
- 贸(6044)
- 贸易(6038)
- 易(5910)
- 务(5657)
- 财务(5637)
- 机构
- 大学(109209)
- 学院(107460)
- 济(44926)
- 经济(43781)
- 研究(40745)
- 中国(39764)
- 管理(37551)
- 理学(30524)
- 理学院(30157)
- 管理学(29671)
- 管理学院(29453)
- 财(24583)
- 京(24323)
- 科学(22798)
- 农(21466)
- 银(21441)
- 所(21114)
- 银行(20581)
- 中心(19586)
- 行(19122)
- 研究所(19027)
- 财经(18457)
- 江(17821)
- 农业(17051)
- 经(16792)
- 北京(15660)
- 业大(14997)
- 院(14816)
- 州(14726)
- 经济学(14410)
- 基金
- 项目(66253)
- 科学(51016)
- 研究(49046)
- 基金(47568)
- 家(41852)
- 国家(41504)
- 科学基金(34398)
- 社会(30162)
- 社会科(28521)
- 社会科学(28516)
- 省(24995)
- 基金项目(24225)
- 教育(22992)
- 划(21623)
- 自然(21477)
- 自然科(20989)
- 自然科学(20975)
- 自然科学基金(20592)
- 资助(20588)
- 编号(19813)
- 成果(17786)
- 重点(15151)
- 部(14967)
- 课题(14756)
- 发(13787)
- 性(13523)
- 创(13429)
- 教育部(12843)
- 国家社会(12691)
- 大学(12592)
共检索到18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淼
伴随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资金开始流入我国,致使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并且近年来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失衡局面。为避免人民币大幅升值,我国已采取了多种方法。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荣峰
随着各国经济的日趋开放,妨碍资本流动的制度及技术性因素的逐步消除,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资本流动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资产价格泡沫、货币替代、资本外逃、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风险效应,从而对一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冲击。本文揭示这些风险效应与银行稳定之间的内在机理,并给予实证检验。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风险效应 银行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耿亚莹 苟琴
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本文探究如何在金融开放进程中防范金融风险,具体研究金融开放条件下跨境资本流动剧烈波动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基于53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7年的企业数据,本文测度了银行在企业间的信贷配置风险,并探究其在跨境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涌入改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通过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银行信贷配置风险,降低了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别于FDI资本涌入,股权资本涌入和债务资本涌入是产生国际风险承担效应、增大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能缓解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本文加深了对跨境资本涌入、金融中介风险承担行为和银行稳定三者关系的认识,为跨境资本涌入如何影响银行稳定提供了微观证据,对我国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都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长新 张桂霞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稳定宏观经济发展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入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长新 张桂霞
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加强宏观经济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着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方方 方霄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综合指数,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目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并未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云松 冯毅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对接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总量的迅速扩张,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信用创造和金融的稳定运行。文章从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了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两面性,通过准确把握其发展的根源和潜在风险,就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森 彭伟 汪蓓琪
本文探讨征税对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的定量影响,按照属性将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所得税和营业税对2004~2012年这3类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银行征税会增加银行服务的价格,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银行都会将所得税和营业税转移到利润和损失准备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效果;从长期看,所得税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利润影响更加显著,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营业税不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同业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会相互影响。即使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倒闭概率上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笔者使用KMV模型测度了每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倒闭概率并将其作为刻画银行体系稳定程度的指标,进而研究同业流动性风险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存在相互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同质性较高,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战略;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负向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自动稳定机制。整体来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同业影响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同业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会相互影响。即使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倒闭概率上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笔者使用KMV模型测度了每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倒闭概率并将其作为刻画银行体系稳定程度的指标,进而研究同业流动性风险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存在相互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同质性较高,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战略;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负向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自动稳定机制。整体来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间的同业影响更多体现在资产流动性风险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同业的整体流动性风险状况自动调整经营策略来降低倒闭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同业间影响对银行倒闭概率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同业影响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蔡则祥
银行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乃至宏观经济发展与稳定。运用Logit模型与跨国银行危机事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金融体系因素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宏观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银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条件下,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可降低银行危机的概率,而处在转轨体系下的银行易受外部冲击而发生危机。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银行稳定 Logit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淼
一、金融市场准入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市场准入是指一国的监管当局对拟设立的金融机构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是各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资格要求和其他限制,是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第一道屏障。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都有控制,只是控制程度不同。大多数发达国家及一些自由贸易区和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明华 黎志成
区域性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是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一种,它是通过考察区域内宏观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在把相关数据汇总的基础上,进行审慎分析后得出的关于风险提示及其变动趋势的信息分析系统。本文以我国湖北省为例,从建立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目标要求、指标体系构成、分析方法以及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建立区域性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