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935)
- 2022(2374)
- 2021(2304)
- 2019(4653)
- 2018(4312)
- 2017(9278)
- 2016(4841)
- 2015(5549)
- 2014(5465)
- 2013(5794)
- 2012(5434)
- 2011(5008)
- 2010(5091)
- 2009(4904)
- 2008(4967)
- 2007(4578)
- 2006(4009)
- 2005(4002)
- 2004(3730)
- 2003(3467)
- 学科
- 济(24365)
- 经济(24343)
- 业(13388)
- 方法(12891)
- 管理(12596)
- 数学(11594)
- 数学方法(11561)
- 企(11012)
- 企业(11012)
- 融(7866)
- 金融(7866)
- 中国(6633)
- 银(6614)
- 银行(6614)
- 财(6561)
- 贸(6470)
- 贸易(6463)
- 行(6381)
- 易(6318)
- 制(5493)
- 农(4437)
- 务(4398)
- 财务(4397)
- 财务管理(4394)
- 市场(4318)
- 企业财务(4252)
- 理论(4216)
- 业经(3783)
- 国际(3773)
- 世界(3475)
- 机构
- 大学(76220)
- 学院(72959)
- 济(40175)
- 经济(39489)
- 管理(28322)
- 研究(25898)
- 中国(25675)
- 理学(23193)
- 理学院(22975)
- 管理学(22816)
- 管理学院(22666)
- 财(20116)
- 财经(16022)
- 京(15661)
- 经(14765)
- 经济学(14462)
- 融(13728)
- 金融(13582)
- 经济学院(13157)
- 中心(12705)
- 所(12482)
- 财经大学(12395)
- 银(11584)
- 银行(11189)
- 研究所(10867)
- 科学(10510)
- 人民(10462)
- 北京(10453)
- 行(10242)
- 江(9946)
- 基金
- 项目(41027)
- 科学(33191)
- 基金(32596)
- 研究(31222)
- 家(27221)
- 国家(27054)
- 科学基金(23660)
- 社会(22090)
- 社会科(21121)
- 社会科学(21115)
- 基金项目(16381)
- 资助(15012)
- 教育(14641)
- 自然(14060)
- 自然科(13778)
- 自然科学(13776)
- 自然科学基金(13574)
- 省(12625)
- 划(11626)
- 编号(11536)
- 部(10913)
- 成果(10265)
- 教育部(10190)
- 国家社会(9803)
- 人文(9512)
- 性(9084)
- 中国(9009)
- 社科(8932)
- 重点(8926)
- 大学(8906)
共检索到12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孟楠 闫帅
文章构建了基于外部均衡的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干预与汇率分析框架,理论模型表明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取决于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经济当局对资本流动进行积极的冲销干预有利于稳定汇率。对中国的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干预和人民币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资本流入而言,资本流出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对资本类型进行细分发现,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证券投资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为强烈,因此经济当局对证券投资资本的冲销比例也高于其他资本。同时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因资本类型而异。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外汇市场干预 人民币汇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一、人民币汇率(一)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是各国货币之间相互交换时换算的比率,即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汇率的表达方式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1或1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用一定量的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又称为应收标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吴建涛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程度是考察汇率形成机制是否灵活与合理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近似熵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汇改使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下降,而人民币对美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在增加。同时,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强度越大,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就越低。经验表明,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的实施是提高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外汇干预 人民币汇率 近似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晓峰 陈萍 叶文娱
本文采用Weymark指数法估计了1994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和央行外汇干预指数,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压力,样本期间中央银行平均干预指数为0.97,说明我国央行实行的是强势干预政策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利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对我国潜在货币危机的研究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过度了,存在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外汇干预 货币危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政 王鑫雨 卜林
选取2006—2020年全球25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采用基于QVAR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正常状态与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溢出效应的差异,并且构建相对溢入溢出指数量化差异程度,探讨极端状态下的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第一,基于条件均值与条件中位数的溢出指数可以很好地捕捉正常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溢出效应,而对极端状态下的溢出效应产生误判。第二,相比正常状态,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总溢出水平显著上升,两两货币间的溢出效应大多被低估,并且极端贬值状态下的溢出效应更强。第三,极端状态下,绝大多数货币的溢入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新兴经济体货币上升幅度更大;溢出水平的变化则存在差异,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为大幅上升而多数发达经济体货币则为小幅下降。第四,在两种极端状态下,人民币的方向性溢出水平大幅上升,且溢出水平上升幅度更大,人民币由正常状态下的净接收者转变为极端状态下的净输出者,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淑庚
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加了汇率波动弹性,而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干预意在稳定汇率。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法定指数(De jure),并基于SV-TVP-VAR模型探究了汇率市场化改革、外汇市场干预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汇率市场化改革明显放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而且效应逐渐增强。第二,2010年汇改重启之前,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干预会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之后,外汇干预稳定汇率的有效性逐渐增强。第三,从方差分解和动态溢出指数来看,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的不断增强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外汇市场干预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逐渐增强。第四,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的日趋增强并未影响货币当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基于此,建议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有效地进行外汇干预,注意防范近期国际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汪贤星
2022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显著,整体上呈现先贬后升趋势。外汇市场韧性经受住考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零售市场外汇供求总体均衡、市场“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市场化成效彰显。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更加健全开放、有竞争力、多层次的外汇市场体系,可研究编制区域性人民币汇率指数、中小企业进出口指数,优化外汇管理实需原则,继续推动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变动 外汇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夏园园 宋晓玲
本文以境内外汇市场即期汇率、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研究对象,研究境内外汇市场的货币定价权问题。研究表明,境内外汇市场具有一定的人民币定价权,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相互影响,境内人民币日间波动幅度的扩大强化了境内人民币定价权;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定价权不完全由管制赋予;境内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需及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具有显著的外生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境内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境内人民币定价权巩固的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梅 肖庆宪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利率等,而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的变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决定人民币升值2%,并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利用干预分析模型研究这一举措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并利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般均衡模型 外汇市场压力 广义矩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刚 卢凯隆 王少林
本文通过TVP-VAR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期间,境外主体增加了人民币股票资产,债券资产规模则先增后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影响了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决策。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供多样的人民币资产,并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监测与应对,以稳定外汇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天新
在2001—2004期间,亚洲货币的外汇交易量增长比全球市场更加迅速,其中人民币外汇交易增长特别强劲。对人民币未来预期因素似乎正在加入到美元日元即期汇率形成机制中并对亚洲外汇市场施加着重要影响。总体看来,具有更加弹性汇率的亚洲货币将以有效汇率为导向进行交易,美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人民币影响日益增强。尽管存在种种约束,随着人民币外汇市场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未来潜力巨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田勇 兰盈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的国际需求和跨境资金流动均出现新的变化,给人民币币值稳定带来压力。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出发,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速度与外汇市场压力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从短期看,"8. 11"汇改是改变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市场压力之间关系的结构突变点:在"8. 11"汇改之前人民币国际化速度不会对外汇压力产生影响;汇改后,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逆转的影响下,人民币国际化出现贬值效应,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从中长期来看,"8. 11"汇改对长期关系的影响有限,人民币国际化的升值效应将占主导,逐渐缓解贬值压力,最终促使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研究表明,突发的大规模贬值预期虽然会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短期贬值效应,但对长期效应的影响有限,在此进程初期,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顺势而为,央行也应释放一部分的贬值压力,加速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扩大汇率幅度区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建涛
文章对2001年1月2日~2009年2月20日的每日数据进行了Johansen协整分析,考察了我国汇率改革前后与欧盟、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地区)间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同时,利用国内人民币1月期远期汇率和对应的未来即期汇率数据检验了人民币国内外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汇改前人民币与上述国家(地区)货币间存在协整关系,拒绝外汇市场有效的假设;汇改后,人民币国际外汇市场的有效性明显改善,中国大陆与香港、日本之间的外汇市场是有效的,但与其他国家间的市场仍拒绝有效性假设。在人民币国内外汇市场中,远期和未来即期汇率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市场是非有效的。最后提出由内而外地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
关键词:
有效市场 外汇市场 协整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尤华 金晓斌
外汇体制改革后的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变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庞继英先生访谈录特约记者何尤华本刊记者金晓斌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的并轨;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在结售汇的基础上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